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研究

2021-11-28 09:25刘有升林婷婷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省域工作者科技

刘有升 林婷婷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1],“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3],深刻折射出我们党对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视。抓住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通过要素间的流动,促进资源整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开放式共享平台支撑。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作为强大的战略科技力量占据独特优势,省域科技工作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地位特殊,作用显著。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4],加强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更利于我们识变、应变、求变,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近些年来,学者们基于科技工作者的风险评估、环境影响、政治参与、平台建设等维度展开探讨,获得了一些有益成果,但对于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的研究还较为欠缺,且鲜少以生态化视角为切入点。“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是发挥我国科技工作者数量和研发投入规模优势的关键,将生态理论融进科技工作者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探究[5]。本研究立足生态化视角,尝试从政策与对策两个角度探索如何优化省域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以期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助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速创新型国家及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1 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以实践为基础,用辩证统一的思维看待人与自然关系,以整体、和谐的理念,为推进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是生态化视角下省域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的理论遵循。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6],人与自然构成生命有机整体,在相互联系、作用和依赖中推动双方共同发展。一方面,人与自然具有同一性,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对自然界有极大的依赖性,需要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通过汲取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过程不仅形成人对自然的生产力,也产生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两者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具有对立性,人的自主、自觉与自然的自在、自发形成鲜明观照。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创造了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人类具有社会属性,受限于自然。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依托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才能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持续地自我完善,人类开始与自然作斗争,妄图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企图征服自然,就此产生人与自然间的矛盾。人类应存敬畏之心,谋求人与自然长远发展,在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呵护自然,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一端是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的供给方,另一端是接受资源的需求方,在双方互动过程中还衍生出场景、渠道、方式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平台这一有机整体,具有系统性。省域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是针对省域科技工作者形成的有机整体,最终推动省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它的建设既要党政机关及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供给方)引导推动,也需省域科技工作者(需求方)强化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要多元化的载体和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支撑。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彰显系统思维,依据该理论,可将省域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的供给方、需求方、载体和氛围等分别与生态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相对应。围绕这四个生态化向度,增进要素的耦合协同,强化相互作用、形成强大合力、保持性能稳定,进而深化省域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

2 政策要求

整体考察省域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情况可知,仍有些主观或客观因素影响平台发展,降低建设效益。对此,紧扣四个生态化向度进行归纳分析,能为省域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和方向指引,助力平台建设更加鲜明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7]。

2.1 凸显多元化生态主体协同管理

首先,体现党和政府的战略布局。党和政府应切实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全球视野谋划、推动创新,立足中国实际、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超前规划布局,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推进改革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同经济、民生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落地落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并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扶持。其次,显现企业的主体特性。企业应明确自身主体地位,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创新”品质,敢于承担风险。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最后,展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勇挑重担,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基础研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提高科技产出效率。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破“卡脖子”等技术难关,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打造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实现内涵式发展。

2.2 强化主体化生态客体主动意识

第一,衷于创新。省域科技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和敢为天下先的志向。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科技为先,激发创新活力,引领科技航向,有效占领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强化使命担当,坚定创新信心和决心,懂得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大力弘扬并传承科学家精神和优良传统,担负好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使命,尽情展示才华和能量,尽数奉献知识和技能,让科技成果为广大人民共享。第二,善于创新。省域科技工作者应响应号召,用好用活政策,审时度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专注自己的科研事业,努力推出更多高水平原创成果,为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贡献。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实现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掌握创新和发展主动权,牵住“牛鼻子”,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于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第三,敢于创新。省域科技工作者应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用好国际、国内科技资源,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挖掘创新潜能,让创新能力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担当重要科技领域的领跑者、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开拓者。

2.3 重视开放性生态介体中介作用

其一,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四个自信”,培育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激发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人才把智慧及力量奉献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其二,优化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聚集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一些合理的、差别化的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他们创新创造,促使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强化省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革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全面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三,深化网络融合。抓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善用互联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创新驱动的组织整合,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让一切创新源泉不断涌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注重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筑造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推动形成若干个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全方位地夯实产学研创新实体。

2.4 营造浸润式生态环体良好氛围

一是巩固政策优势。积极创设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安排,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统筹科技资源,清除科研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彻底改变“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窘况,使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日渐成熟。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汇聚推动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打造协同创新格局。二是塑造社会风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尚风尚,让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蔚然成风,有效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弘扬优良学风,构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成风气,为科技人才发展创设良好环境。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深化改革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主动参与全球创新网络,聚四海之气、接八方之力,形成国内自主创新、国际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自主创新,在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作出应有贡献。

3 对策探析

围绕四个生态化向度,紧扣省域发展实际,致力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而使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成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3.1 激发生态主体责任意识

一是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各级党组织应增强对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的领导作用,谋划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科技部门应立足于国家发展需求,结合省情实际发展情况和规律,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重大科技任务布局规划,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为抢占科技发展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加大企业的投入力度。各企业应凸显自身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坚持“我要创新”,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聚集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做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打通科技和经济间的堵点,增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不断培育企业家精神,从精神层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滋养。三是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优势。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展现学术引领和科技领军作用,推进各类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加大科学研究工作,强化“国家队”的源头创新能力,进而持续产生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3.2 增强生态客体主体意识

第一,优化认识。省域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又要有浓厚的工匠精神和团结精神,要对科研工作抱有热情和敬意,端正态度,谨防功利主义。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发挥科技领军作用,自觉投入国家现代化伟大事业中。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及实践者,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谋划、推动、落实创新。第二,培养能力。省域科技工作者应不断夯实自身学科基础,借鉴他人先进成果和经验,增进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眼界和视野,重视原创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加快预先研究和探索,善于抓住机遇、夺占先机,正确处理创新和增长之间的联系。着眼“高精尖”,找准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和重要方向,实现科技成果“三级跳”,努力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得出更多原创发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第三,磨炼意志。“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8]省域科技工作者应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脚踏实地、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地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

3.3 提高生态介体传递效能

其一,坚持物质介体和精神介体相联合。从“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双向切入,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决策咨询、评价、分配和问责等制度,改进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竞争等机制。其二,注重直接介体与间接介体相结合。加大对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召开科学家座谈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科技工作会议等,增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创新干劲和获得感。强化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和制度等“软件”保障,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优先重点领域先行试点,继而带动其他领域平台建设。其三,重视传统介体与现代介体相融合。紧抓基础前沿研究等重大基础工程,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部署,厚实科学基础,提高原始创新水平。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界限,敏锐捕捉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让创新要素更具开放性、流动性,实现绿色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转变。

3.4 加强生态环体熏陶功能

首先,形成高效自由的创新氛围。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人才,尊重科技人才的创新自主权,不给科技人才贴“永久牌”便签,以宽松的政策、开放的市场,促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格局。让科技工作者挣脱繁文缛节的束缚,从而更加放心、大胆探索,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的时代潮流,在各领域发挥所长并作出贡献。其次,打造积极共建的社会氛围。借助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对科技创新的正效应[9],强化科技金融输血功能,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激发并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建立创新联合体。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宽容之心对待创新、以诚敬之心对待人才,厚培创新土壤,培育“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效推进科技设施联通、创新平台互通、人才资源流通,从而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最后,营造开放共享的国际氛围。应推进人才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用好人才政策对人才居留意愿具有的显著正向影响优势[11],深入实施省域人才孵化、引进、培育工程。引导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广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补齐省域科技创新短板,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平台和渠道。

猜你喜欢
省域工作者科技
关爱工作者之歌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