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提质工作中如何提高水质监测质量的研究

2021-11-28 09:29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监测数据监测点提质

王 煜

(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广东 深圳 518049)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把水污染治理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为了做好治水提质的技术支撑,国家每年都在环境监测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各种监测指标和数据的获取,为水质提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但就当下的水质监测来看,整个监测工作的质量不足,未来应加大水质监测的质量管理。本文详细探析治水提质工作中如何提高水质监测质量,为改善水质、提升治水提质效果提供参考。

1 水质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监测布点

监测点的布设是水质监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后续的监测数据获得需在监测点布设的前提下进行。因此,监测点布设是否合理,会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专业人员应根据水环境周边的具体情况,保障各个监测点布设的合理性,注意各个监测点距离的控制。如果现场的监测点布设与预期设计存在巨大的差异,将会导致最终所采集的数据代表性和准确性不足[1]。

1.2 样品采集

采集的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不仅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更会对后期的水环境治理、水质改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样品采集涉及的样品容器材质、采集时间、储存方法均会对后续监测结果精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如果要对相同水体溶解氧含量加以测定,在不同的水样采集深度条件下,所得到的含量指标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根据实际的水质监测经验,水样采集的深度越大,所对应的溶解量含量越小。此外,如果监测的是水体中石油类物质含量,一般不可以选用塑料容器进行样品储存,这是由于塑料容器存在一定的吸附作用,导致所获得的监测数据结果低于正常值。

1.3 测试系统

为获得完整准确的监测数据,必须要保障测试系统的完善性和规范性。事实上,测试系统内包含了很多的要素,如:监测仪器和设备、监测流程等。如果出现水质环境监测分析处理方法不正确,监测仪器设备没有检定、校准、人员操作失误等测试系统问题,会严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系统误差在很多时候是随机发生的,这类误差无法彻底消除,只能通过把控监测细节减小误差[2]。在监测方法方面,专业监测人员要对现场的环境等加以全面把控,保障监测方法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完全对应性。

2 水质监测质量的提升策略

2.1 创新水质监测技术

为全面提升水质监测质量,必须要进行水质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首先,应加大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得专业的监测机构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先进监测技术的引进和创新,逐步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其次,水质监测部门要根据监测任务要求,将监测权限加以科学分配,建立责任制度并细分每个岗位上的监测责任,提高各个岗位人员的监测责任意识,使得专业的监测人员可以在自身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专业优势。最后要科学合理分配资源,不能一味的重复检测和加密监测,要确保每一次监测有实际的意义。

2.2 提高水污染样品采集质量

水污染样品采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样品采集是否规范,是否具有代表性,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监测结果。因此,为提升水质监测质量,同样要注意样品采集过程的管理,严格遵循相应的采样流程。水样采集时,尤其要加强采样数量的把控,保障全部样品的有效性。在统一区域的样品采集,应重复多次采样,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不同区域的样品采集,应结合现场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监测点,使得样品更具典型性;采集工作开始之前,准备好取样容器,并准备好全部的工具,保障采样时的温度计、流速仪、计量器等均符合相应的监测标准。

2.3 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水质监测工作涉及多个的监测流程和内容,监测工作进行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因此数据的分析也极为重要。只有全面做好监测数据的分析,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专业人员在开展数据处理时,必须对全部的数据加以全面审核,并保障每个流程的规范化开展,严禁随意更改数据。其次,结合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监测报告,结合水环境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水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最后要善于建立模型分析,目前国内数据分析还维持在低层次,仅仅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统计汇总,今后要尝试在小范围水体(保证各种分析因素可控条件下)建立模式分析,真正实现预警预报功能,提供科学决策水平。

2.4 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完善的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可以给实际的监测工作以制度约束和指导,因为水质监测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其监测流程繁多,为全面提升监测工作的效率,水环境监测部门应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水污染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规定水质监测的流程、技术要点和责任体系,经由责任的细分,来给予监测人员以制度指导,使得水质监测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实施,不同部门可以严格按照制度体系中的规定来开展规范化的监测作业。

2.5 确保水质监测质量的简单流程

笔者根据多年来开展具体工作的实践,总结了一套简单流程以便确保水质监测的质量。

(1)监测前要对机构资质、人员资质和仪器设备清单进行初步核查,确保监测工作开展的基础符合工作需要,其中仪器设备清单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型号、采购年限、校准日期、检测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等信息。(2)按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03-2011)的规定开展现场踏勘、监测方案制定工作。(3)规范原始记录填写和现场监测指标的认定,原始记录一般包括采样断面或采样点、采样时间、天气、断面周边环境描述、断面水质表观描述等信息,现场监测指标包括水深、流速、河宽、流量、水温、透明度、盐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目前随着经济发展,此过程往往同步安排现场拍照或者摄像。四是最后在实验室进行控制,主要包括对环境设施、标准方法、样品管理、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质控记录(包括空白测定、平行样测定、标样测定、加标回收率测定、留样复测、质控图等质控措施)、质控报表、参加实验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情况、异常数据鉴别判断与处理、档案管理和整改报告等内容进行核查。

3 结论

水质监测质量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得监测所获得的数据能够指导实际的治水提质工作,水环境监测部门在监测工作开展时,应从影响监测质量的因素着手,全面提升监测的整体水平,控制污水排放总量,减小污水对环境的危害。

猜你喜欢
监测数据监测点提质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为城市提质而歌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浅谈环境监测垂直管理的优势
环保验收监测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