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美术设计类专业的美术基础课改革

2021-11-28 08:19:01赵熠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
品牌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基础课手绘素描

文/赵熠(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

美术基础课,是不同阶段学生都会学习到的课程。我们通常说的美术基础课从幼儿园到初中都会学习到,一般内容有素描、色彩,对于幼儿园儿童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基础课是以拓展学生知识、提升学生审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对于中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经过了美术基础相关知识的学习,但大多数学生对于结构、构图、色调、配色、构成形式的理解与认识几乎为零,也不能理解美术基础课如何运用到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所以,在学生进入艺术设计类专业后,首先依然要学习美术基础,这时,就存在一些争议了。有部分老师认为,应当让学生从最基础的素描开始学起,比如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像、人头像、色彩静物、人物速写,这是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也是考取美术类大学前需要系统学习的,能够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有少部分老师认为,学生学习美术基础应当尽可能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后就要将绘画向专业方向拓展,没必要深入学习。

这一争议也曾困扰着我,当我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在中职院校任教的几年内,一直在探究和思考,中职院校的学生到底如何学习美术基础。在任教过程中,我探究美术基础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调研以不同学法教法学习美术基础课的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的表现。我发现,传统方式的美术基础教学是无法适应职校学生的,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我们研究一下美术基础课的学时。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制为三到四年,除去一年的企业实习阶段,只有两三年时间来学习技术,为了在这几年之内培养学生学好专业技术,从学校出来后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成为一名有技术能干活的蓝领人才,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多。以三年制的平面设计专业为例,两年的在校时间,能学习美术基础的时间只有一年,这一年中还要学习计算机基础和几门必修的文化课,美术基础每周就只有六课时的学习时间。众所周知,想要系统地掌握美术基础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即便是艺考学生想要通过美术联考,也要高强度训练至少一年,一个中职学生一年每周六课时的学习时间,想要系统掌握美术基础几乎是不可能的,想要理解美术基础中的结构、构图、色调、配色、构成形式等知识并合理应用更是天方夜谭。可见,中职学生想要系统地掌握美术基础在学时方面是很难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学情,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没有考上高中,或者因为家庭原因、身体原因等等无法上高中的十四五岁的青年人。他们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经历蜕变的时刻,对事物和世界的理解力还有所欠缺,却盲目自信或自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不喜欢钻研,专注力差,有部分学生已经厌学。这样的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的时候,往往不喜欢传统与古板,对传统绘画的新鲜感很难持续,几节课之后就有放弃的想法。老师希望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基础,但学生却不买账。如何吸引中职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任务中逐步掌握美术基础,我认为追求传统绘画的教法和内容很难实现。

最后,我们探究一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美术基础对专业课的帮助体现在哪。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毋庸置疑。但具体作用在哪呢?仅仅是提升审美能力吗?其实,就算是美术院校本科毕业的学生,往往在学习这些美术基础课的时候也很难理解对未来工作会有什么影响,甚至也有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由于成绩优异毕业后就留校任教,拿着国外的艺术性很强的海报在讲构成美与形式美,对于促销气氛浓烈的海报嗤之以鼻,但因其理论性和艺术性太强,脱离真实市场需求,学生往往无法理解和应用,听得昏昏欲睡,没有任何收获,而这种传统绘画的教学方法以职校学生的理解能力就更难以理解美术基础对平面设计深层次的作用了。

显然,传统的美术基础课很难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多方面考量下,中职学生学习美术基础要求时间短、衔接性强,要让学生更理性的理解美术基础,了解设计和美术基础的关系,学习如何运用美术基础解决平面设计问题,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做好铺垫。那么,我们就需要在常规的美术基础课上做一些改进,经过实验,下面的改进有一定成效:

一、理念的转变

素描和色彩是美术基础课的第一站,它要解决我们在未来平面设计、动画、音视频等课程中的构图、透视、结构、比例、色调、配色等基础问题。传统的教学就是依次从石膏几何体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静物色彩、人物素描等进行逐步训练,这些绘画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中并不会直接涉及,没有多年的积累学生根本理解不了内在含义,应用于平面设计时效果并不理想。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很多学生入学前学过绘画,而且画得很好,却不理解为什么画,画的是什么,在第一年的美术基础课成绩很好,但在后期的软件学习和版式学习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只有个别天赋较好的学生能够凭感觉做出不错的作品,大部分都无法灵活运用美术基础,甚至有些还不如美术基础较差的同学,这都是缺少正确的方法和引导造成的。所以,中职学生的美术基础教学应当转变理念,不能一味追求手绘能力。美术基础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的铺垫,要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手绘能力不能作为美术基础课的整体教学目标,应当是灵活的运用美术基础完成平面设计项目的能力。在学生掌握基本手绘方法后,教学就要向平面设计专业方向引导,逐步将美术基础中的知识转换为解决平面设计问题的方法技巧供学生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将美术基础与平面设计专业技能联系起来。

二、学习内容的转变

(一)素描

根据以上教学理念,我们需要设计对应的学习内容。刚入学的学生大部分美术基础薄弱,需要首先学习正确的构图方法、工具的使用方法等。一般情况下,我会在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静物组合的线稿绘制后,就要让学生开始接触平面设计项目了,从简单的手绘图标学起,学习内容也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比如手绘“抖音”图标就是很好的案例,既能让学生了解图标的基础知识和制作规范,也能在图标绘制中学习和训练正确的手绘方法。在绘制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画得不错的同学都颇有成就感。之后,我会加入几节基本的素描石膏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明暗关系表现立体感、如何运用亮灰暗使整体画面吸引眼球且层次丰富。学生基本掌握后,我会让学生学习训练手绘海报和手绘字体,并运用素描塑造空间、体积、对比关系的方法丰富画面,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和训练海报、字体的相关知识及设计技巧,也能逐步训练学生手绘能力。

(二)色彩

色彩是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将会学习的,学生在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后,不仅具备了基本的手绘能力,还可以独立完成手绘字体和手绘海报。本学期首先需要学生学习使用色彩工具和色彩知识,我会选择水粉工具供学生学习,最初的几节课,我将让学生学习色彩三要素、色环、调色,这些知识都将融入色环的绘制训练中去。学生学会工具使用后,让学生绘制一个彩色卡通画,以巩固和提升工具使用能力。接下来,我会让学生使用色彩工具绘制手绘海报,通常会分开不同色系分别供学生学习,比如学习红色系时,首先临摹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传统绘画,并让学生分析红色带他们的视觉感受,然后临摹红色为主色调的海报并分析红色的色彩意向及其与其他颜色的色彩关系,最后参考一些素材设计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手绘海报。在这些色系的学习和训练中,穿插水粉绘画技法的教学,比如湿画法、点画法、干画法,让学生能运用更多技法增强表现力。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步认识颜色、学会配色、学会什么颜色能表达什么情绪,还能在手绘海报的训练中,逐步提升版式设计、色彩设计、字体设计的能力,同时掌握水粉工具及其绘画技法,对于将要学习平面设计课程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内容显然要更加有用,效果更好。

(三)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与素描一起进行的美术基础课,平面构成是一门更加理论化的美术基础课,它是研究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或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式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对于我们的中职学生而言,比素描更难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对于画画的框框点点更是不知道怎么与以后的工作结合。所以在教学中我试着讲点线面以及平面构成形式的案例,融入实际的产品或者生活中,比如在点的案例中,可以通过服装的图案设计去理解点带给人的感受和气质,学生喜欢购买和看直播,对于波点风格说来头头是道,最终实现了理解点的概念和情感的目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讲服饰图案中的民俗图案重复分解;将运动会的标志进行基础形的设计;将电影里的镜头进行对比设计;等等。通过这些贴近实际生活和工作的案例,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了平面构成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奠定了设计的基础,产生了对设计的兴趣。

(四)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将色彩三要素的对比与统一,传统的色彩构成训练任务是色相、明度、纯度这三个元素的各种对比与协调的任务,对于颜色调和和比例的把握都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和后期的电脑制作无法很好地结合。我尝试进行了手绘和机绘相结合的方式,先进行手绘的简单操作,目的在于理解方法,比如明度九调的对比,就是在一个纯色里不断加白或者加黑,形成变化同阶的不同色块,进行图形填色形成的视觉效果。在色彩构成的手绘训练中,传统的卷面要求就是干净、整洁、填色均匀、水分始终,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只有少数能完成,大部分孩子因为缺少家务训练,对于自己的个人管理很差,这部分训练经常无法专注进行,训练效果一般,画过后很快就忘记了方法。同时,二三年的学生进行电脑软件设计的时候,往往出现的问题是在制作中色彩设置很随意,没有色彩设置的规范操作意识,在纯度和明度的对比上更是很混淆,一年级色彩构成进行机绘训练后,使用PS或者AI进行色彩的三要素调整,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电脑软件里的三要素的区别,比如,在明度设置中纯色的设置就是K为0的设置,明度就是加K的过程,进阶相等可以使用整数设置,帮助学生进行规范的电脑操作,也为以后的设计训练作业打下基础,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比较高,在同学期也开设了软件基础课,将两课融合后,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理论的同时,对于软件操作也有了规范的基础,一举两得。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我担任过艺考学生的美术教学,艺考学生往往会经历大量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手绘能力,老师会在学生训练前进行演示讲授,然后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和完成作品后进行指导,这是大多艺考学生都经历过的学习过程,也是最常见的手绘教学方法。很多老师在职校教授美术基础课程时都是这样的方法,多年前我也是这样做的,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教学会产生几个问题:(1)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画画,学生认为他们要学的是平面设计,不是画画。(2)学生不知道画画对平面设计有什么用处。(3)学生认为画画很枯燥,看到石膏和瓶瓶罐罐完全提不起兴趣。(4)虽然学生画出了老师要的效果,但他并不认为这样的绘画是美的,甚至觉得不好看。我想很多职校老师也会发现这些问题,究其根源就是因为职校学生和艺考学生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学习目的、文化知识、审美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很大差别,职校学生出现上述的四个问题,与传统绘画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我们在转变了学习内容后,能够解决上述部分问题,但让学生如何学好美术基础则需要转变教学方法。

在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让职校学生学好一样东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动起来。职校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几乎已经形成条件反射,教师只要开始讲课,不出两分钟很多学生就要睡着了,这是在学生刚入学时无法马上改变的。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就能有效缓解学生的这一问题。通常在教学时,我首先会针对知识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手机上网寻找答案,学生讨论并分别回答问题,之后我将分析问题并逐步揭晓答案,最后给学生评分。这一过程中,我只是起引导与点评的作用,真正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当然,只是这样的改变依然无法阻止部分同学进入梦乡,所以我会给学生分组,由小组长管理,教师负责监督,全组有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扣分,全组表现好的加分,每节课排名前三的小组在本节作业成绩的基础上加分。这样由小组内部自主管理,并且形成争先恐后的氛围,学生自然很少会睡觉,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学生学习参与度高,就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互相交流协作的良好习惯。

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作业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心得,经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在之后的专业课学习中能够下意识的应用到美术基础知识,能更好地解决平面设计问题。以上体会希望能对职校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基础课手绘素描
手绘风景照
初夏素描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武汉素描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素描
雨露风(2020年8期)2020-04-26 19:55:51
凡·高的早期素描
读者(2016年23期)2016-11-16 13:27:55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23
手绘
神州学人(2016年9期)2016-10-20 17:37:31
手绘二十四节气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