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良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留侯张良(?—前186) 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历史人物,因善为画策而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据《史记·留侯世家》等记载,他的人生是富有传奇性的一生,其智者形象亦令后人仰慕不已。本文就此作以简论。
张良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谋人物,但令一般人始料不及的是,他是以一个血气方刚的豪侠人物登场的,这就是有名的“行刺博浪沙”。据《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出身于一个“五世相韩”的韩姓贵族之家,但他年少时还没来得及“宦事韩”,就碰上“秦灭韩”之事,因而对强秦充满了仇恨。于是,“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他“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趁秦始皇东游之机,“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境内) 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州)”[1]2033-2034。这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送秦一椎”,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对秦始皇很有震慑力,更使青年张良一举成为震动天下的著名侠士。
亡匿下邳期间,发生了一件对张良一生有决定性影响的事,这就是“圯上遇老人”。一天,张良闲游圯上,有个老头走到他跟前,故意把鞋弄得掉到桥下,吆喝张良下去捡鞋,捡上来后又让给他穿到脚上。张良本是个年轻任侠的贵族子弟,哪受过这样的屈辱?开始很惊愕,想揍这老头,实在是念其老,才强忍再忍,忍气吞声,并服务到底。老头认为“孺子可教”,约张良五日后在此相会。前两次张良都因迟到受到怒责,后一次“良夜未半往”,老人很高兴,授给他《太公兵法》一书,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1]2035。老人即黄石公,他这一系列“折辱”张良的做法,其良苦用心正如苏轼《留侯论》所说:“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2]。经过黄石公一番颇有“折辱”意味的人生教诲,加之学习其所授之书,使张良完成了由外在之勇向内在之智的精神转型,其性格亦由急躁任气、简单轻率变得深沉稳健、精明睿智。
十年后的秦二世元年(前209),陈涉等人起义,张良“亦聚少年百余人”起兵反秦。他本想率众依附楚假王(临时代理之王)景驹,然“道遇沛公”,遂归属刘邦。原因是他“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为他人言,皆不省”。在得到项梁帮助复立韩国后,张良以韩申徒(司徒)的身份“引兵从沛公”击秦,从此除短暂归韩一段外,他几乎一直追随刘邦建功立业。下韩地,夺宛城,入武关,取峣关,战蓝田,入咸阳,又还军灞上,鸿门会项;之后又烧栈道,荐三雄,谏分封,调兵遣将,围攻灭项,以至定都长安,封赏功臣,所有这些,刘邦都主要靠张良出谋划策,采用其智谋或建议。尤其是每到关键时刻或紧急关头,都是依靠张良巧妙运筹,使局势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从而占据主动并取得胜利。他处处表现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高超谋略,充分发挥了智能的威力和作用,终于协助刘邦完成了亡秦灭项、建立汉朝的伟大历史功业。也就是说,张良协助刘邦干了一番扭转乾坤、回旋天地的历史伟业,虽然因体弱未能担任军职,“未尝有战斗功”,但按照刘邦的说法,仍当是汉朝第一功臣[1]2036-2042。正因此,张良也成为千古称誉的谋士典型。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高盖世的谋臣张良,在开国皇上刘邦封赏功臣时,却毅然辞去“自择齐三万户”的封赏,认为他最早与皇上是在留(今江苏沛县东南)相会,自请封为留侯:“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随从高祖“西都关中”入关后,又借体弱多病,“即道引不食谷,闭门不出岁余”。在设计召请“商山四皓”保住太子位及“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之后,张良又总结其一生公开宣称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1]2042-2048。于是学习辟谷,导引轻身,八年后卒。他在人生最辉煌、最风光、最得意的时候,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活道路:功成不居,急流勇退,弃官学道,隐居养生,并以此为归宿。这样的选择,真可谓不慕富贵,不贪荣禄,全身远祸,善始善终,给了后人深刻的人生启示。
纵观张良的一生,他原本为侠士,由侠士到谋士,最后成为隐士。侠士重勇武、申正义,谋士讲智谋、求功业,隐士尚无为、重养生,三者的精神特质差异甚大,可见其前后角色的变化是传奇性的;而且他一生所做的事,往往惊天动地,叱咤风云,或关系到中国历史发展,或出人意料影响极大。因此,张良的一生的确是富于传奇性的。同时,《留侯世家》在叙述中也生动地再现了张良富有传奇性的一生,传文在写实中夹杂了诸多传奇性的描写,如张良“东见仓海君,得力士”,遇圯上老人授书留言,十三年后过济北“果见谷城山(在今山东东阿东北)下黄石,取而葆祠(供奉祭祀)之”,“欲从赤松子游”等等,扑朔迷离,真幻难辨,这样的描写无形中增加了传主的传奇色彩。
张良一生经历了由侠士到谋士再到隐士的身份转换和精神转型,但其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善为智谋,总体上是一个智者的形象。自从遇圯上老人“折辱”教诲,授以《太公兵法》,实现由勇向智的转型后,张良就凭借他学得的奇谋异智,在反秦立汉的激烈斗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智囊”作用。也可以说,是张良以学习《太公兵法》所得到的智慧谋略为指导,成功地导演了一幕幕历史活剧,辅佐刘邦成就了亡秦兴汉的伟大功业。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在张良“引兵从沛公”联合作战,“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后,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带着张良向南行,准备经南阳进武关入秦。但南阳郡守吕齮被打败后退守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坚守不出,刘邦攻打不下,便想绕道西行。张良觉得这样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于是劝说沛公,并随机建议:乘对方知道咱们已绕道西行而麻痹大意之机杀他个回马枪,拿下宛城,解除后顾之忧。刘邦依计而行,果然一举夺得宛城。张良又建议刘邦善待降将,安抚百姓,所以接下来刘邦军队所到之处,秦军纷纷投降,未经多大战斗便顺利进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指向峣关(今陕西蓝田东南)。当时秦子婴杀了赵高,急派五万兵马据守峣关,沛公打算以二万兵力攻打秦峣关守军,张良劝阻沛公,并献上一计:设置疑兵,贿赂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张良又说:“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乘胜追击到蓝田,彻底打败了秦军。接着子婴投降,刘邦就这样顺利地先于其他诸侯军进入了咸阳[1]2037。但回头试想,假如没有张良一路为之出谋划策,刘邦很可能被阻挡在武关或峣关之外,未必能先于项羽入咸阳。所以,我们认为张良是刘邦先入咸阳的成功导演者。而且入咸阳后,张良劝导刘邦听从樊哙之言,搬出秦宫,还军灞上,安民告示,约法三章,这又为日后刘项相争赢得了主动。
鸿门宴的故事众所皆知,无庸复述。我们在这里想说明的是,这是事关刘邦集团命运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假如不出意外,第二天项羽的40万大军打过去,刘邦的10万人马必然被打败,玉石俱焚,刘邦不死即擒;假如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或者项庄得手杀了刘邦,那就不会有汉,何论魏晋?偏偏在这节骨眼上,楚左尹项伯因“素善”张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是张良稳住项伯,“具告沛公”,并为大惊无措的沛公提出了“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的计策,这才使得沛公迅速收买项伯为之游说,使危机暂缓;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危急时刻,又是张良出招樊哙,樊哙闯宴,怒冲冲地说了一番事先统一了口径的话,使险象暂消;而沛公乘如厕之机逃走,又令张良留谢[3]。如果没有张良的智谋周旋,这出戏就没法演,刘邦就很难逃脱险境,历史也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我们说,张良是鸿门宴智斗中刘邦一方获胜的导演者。也可以说,是张良在这一危急关头救了刘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刘邦“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一段谎话起了很大作用,多亏事先张良成功劝说刘邦封闭宫室,还军灞上,否则,此时连这谎言都没法编,下场必定是凶多吉少。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张良一直送到褒中(今陕西汉中北),劝说汉王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他东归后又以此迷惑项王,使项王无西顾之忧,为刘邦还定三秦提供了机会。韩王被项王杀后,张良又逃归汉王,辅汉击楚。他先后向刘邦推荐韩信、黥布、彭越这三雄,及时阻止了刘邦差点分封诸侯的错误做法,为刘邦出计谋征调韩信、彭越的军队,劝刘邦乘楚汉订立和约而楚兵疲粮绝之机发起进攻,终于将项羽合围垓下,又穷追不舍,消灭了项羽,取得了楚汉相争的彻底胜利[1]2038-2042。在这一过程中,显而易见,张良的智谋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说,楚汉相争刘邦取胜这场大戏,是张良精心策划、成功导演的。如果没有张良,孰胜孰负,其后果真还难以设想。
此后,张良还是定都长安的极力促成者,还为了汉政权的稳固设计保太子,这都显示了其着眼于汉帝国长治久安的远见深识。他跟随刘邦十余年,为之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刘邦也对他言听计从,十分尊重,遂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帝王师”。而更重要的,张良晚年的功成身退,也是其高超智慧的表现。这固然与他长期体弱多病有关,更与他精通《太公兵法》、深谙黄老智谋有关,或许还受到“商山四皓”的影响。他学习《太公兵法》,本来就懂得进退有度,识机知变;他也深知称帝后的刘邦性好猜忌,难共安乐,为其立下大功的文臣武将如萧何、韩信、彭越等,都未能免于疑忌,所以他审时度势,适时选择退隐养生,清心寡欲,善自韬晦,显然是自我保护的明智之举,也终于全身远祸。张良以其智慧辅汉,获得巨大成功;以其智慧避祸,也是游刃有余。他最后这该收摊时就收摊、悄然无声的“为汉一隐”,为其智者形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张良超乎群伦的足智多谋,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智者典型而名垂千古。而太史公所谓“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也显示出张良深谙黄老智谋而形之于外貌的精神特质[4]。
张良的传奇人生和智者形象,赢得了后人的敬佩和仰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去世后,不少地方为纪念他而修建祠庙,仅陕西境内就有洛南县北书堂山的“张子房读书处”,旬阳县北的“子房观”,城固县、洋县交界处白云山牛蹄岭的“子房祠址”,城固县大东关的“留侯祠”等,尤其是留坝县紫柏山下的“留侯祠”,亦称“张良庙”,相传是张良晚年“辟谷”之地,即绝食五谷、养气修身的地方[5],自东汉末年始建庙宇以来前往拜谒参观者络绎不绝。历代文人题咏、赞颂张良的诗词曲赋及楹联、文章等更是难以计数。在今天,张良的故事仍令人们津津乐道并广为传诵,其传奇人生和智者形象仍值得人们悉心品味并高度赞赏,其高超的政治、军事谋略和人生智慧更值得人们学习借鉴并发展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