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

2021-11-28 07:44:34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学

张 旭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应根据本校的教学需求和现状,制定适合本校的评价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和反馈机制,促进自我改进和提高。”[1]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对大学英语课程评价要求,在教学模式发生改变的同时,评价方式也必须进行进一步改革,以匹配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我国,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提出的。何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将传统学习方法的优点与网络学习的优点相结合。只有两者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通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从形式上:“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展开教学活动。2.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混合式”教学将任务型、探究型、合作型、项目型等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元素相结合,利用微课和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实现课堂翻转。3.从教学内容上:线上自主学习内容与线下课堂教学内容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统一体。首先,“线上”教学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点缀或补充,而是教学的必要环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语言点预习任务,收集、整理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背景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其次,“线下”教学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简单复制,而是建立在“线上”先期学习成果基础上的更深层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活动。教师利用网上优质教学资源改进和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4.教学主体上:“线上”教学的活动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输入知识。在“线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堂反馈、点评、答疑、组织讨论等等,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语言输出技能。

二、课程多元评价的理论基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校本评价与其他多样化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即依据本指南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对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展开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有效地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推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1]由此可见,只有建立科学、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多元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智能本位”的评价,主张在学校教育评价中采用多元的、个性化的评价方法。

三、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吉林外国语大学(下文简称“我校”)英语部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主体、采用多元评价内容、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等做法,建立、完善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给予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各个阶段评价主体以学生、教师、系统等组合展开。

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系统自动对学生效果进行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前测阶段,学生使用学习通软件完成预习内容检测。在课堂学习环节,个人或小组讨论、个人任务演示、情景模拟等活动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构成。在后测阶段,小组在线提交相关文字、音视频作品到学习通,成绩排名由教师、学生投票决定。课后,学生通过U校园平台完成相应教材练习题和四六级模拟题,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这种系统、教师、学生全员参与的教学评价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特点,使评价更加客观可信,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大学英语部课程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分别占总成绩的50%。形成性评价涉及的内容包括综合类实践、口语实践、线上学习、作业、测试(包括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组成。除了出勤实行扣分制,其他部分各占形成性评价总成绩的五分之一,很好平衡了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线上和线下学习成绩的比重。口语实践中U-talk视听实训平台课程和线上自主学习内容的学习和测试全部采用系统计分方式,平台成绩由在线时长、课程学习、测验等等构成,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学生过程性学习的学习效果。

终结性评价方式体现在线下期末考试上,考试内容兼顾对基本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考试题型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接度高;试卷批阅工作采用集体流水阅卷方式,以确保试卷评阅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也注重学生学习效果,能全方位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监督和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依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时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及线上自主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例如:目前大学英语随堂测验等环节普遍使用学习通软件进行评价,通过平台的即时评价,教师可以立刻了解到答题正确率,掌握全班学生答题情况,从而对学生掌握好的地方进行及时鼓励,使学生获得学习信心;对学生掌握不扎实的语言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加深印象。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的测试能够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因而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则更显著。

延时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单元任务的产出情况和学生线上写作及口语输出的情况。例如:我校大学英语期末口试中话题展示部分是对学生一学期Utalk试听实训平台自学内容学习效果的延时检测。这种延时评价能够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沉淀时间和自由思考空间,学生可以重新思考最初完成U-talk试听实训平台任务时的口语表达内容编排是否合理、切入点是否准确、用词是否得当、立意是否新颖等问题。在大学英语写作训练中,学生在线完成命题作文的写作任务后提交iWrite写作智能评阅系统。教师根据作文中的典型问题,选择范文来确定点评的重点,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评价范文优缺点并鼓励组员针对范文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3.常规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结合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评估强调考查学生更为广泛的能力。[2]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不仅应该对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还应该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核。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除了包含常规教学,还将实践教学纳入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考查范围,旨在尊重学生智能发展方面的多样性,尊重学生智能组合方面的差别和独特性。具体来说,实践教学部分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开展的形式,评价项目包括综合类实践和口语实践两项,各占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10%。实践教学评价主体为各个平台系统、指导教师和俱乐部相关负责人。其中,综合类实践评价内容涉及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地面赛和网络赛情况,《赴美学习手册》等材料对话展示效果,大学英语俱乐部活动表现等等。学生的表现、态度直接由相应系统、指导教师和俱乐部负责人给予评价,各部分得分汇总后即为学生一学期综合实践分。口语实践评价涉及U-talk视听实训平台在线课程学习和期末口语测试,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同等重要的地位。

通过将实践教学纳入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课内、课外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多维度、多角度的课程评价能够真实反映学生更广泛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内驱力。

(三)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为有效地开展评价与测试工作,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理论和实践能力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促学评价的理念,采用促学评价的方法,处理好测试与教学的关系,更有效地利用评价与测试改进教学……”[1]因此,为了建立科学、可行的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即掌握在评价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样至关重要。基于此,我校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价处和教师发展中心定期举办各种线上、线下培训和讲座,及时为教师提供机会了解课程评价方面的前沿信息,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语

本文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出发,对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方法、内容等进行研究,构建多元化、以评价促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在未来的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深入学习与课程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探究更为充实合理的研究路径,切实提升教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