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社区社企关系探索研究*—以C市J区S街道H社区为例

2021-11-28 06:56刘伊峰严琰高微露刘卓凡张月玲成都大学
品牌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社区企业

文/刘伊峰 严琰 高微露 刘卓凡 张月玲(成都大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社会建设模式大致经历了统治-管理-治理三个阶段,而治理区别于前两者的特点之一就是参与主体多元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国各地在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往往提出“多元共治”的目标,但在推动社会协同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组织或自我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对于企业这个主体的关注更多强调的是区域共建,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1]而企业对于社区发展与治理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盘活社区内企业资源,可以增加社区动力资本及资源资本,以点带面,进而满足以企业为核心,以员工家庭为辐射范围的需求。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一)样点选择及调查过程

由于C市J区S街道区划调整,H社区组建时间较短,对辖区内的企业需求有待进一步的了解,来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为企业了解社区和参与社区治理开辟新路径。经初步调研,H社区以居民院落较少、写字楼宇及企业较多为显著特征,即社区参与主体以企业为主要单位,使其在社区治理的复杂性上更为突出。因此,该研究以H社区为样点,便于开展产业社区社企关系的探索研究,一定程度上也为H社区的社区治理研究提供一定借鉴。该研究以“C市J区S街道H社区社企关系现状调研”为问卷主题,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3份,有效问卷80份,问卷有效率96.4%。问卷发放对象为入驻T写字楼内的企业和商户。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及访谈调查法对H社企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究阻碍社企发展的因素。

在调查内容上:一是摸清企业对社区有哪些需求;二是排查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和能提供的优势资源;三是基于调研,寻找一批有社会责任感并愿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的企业。

三、社企关系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区营造的深入开展,社企关系现状逐步明确,但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矛盾。在社企关系现状中,从企业角度看来,企业需求多样、对待社区的态度存在变数、企业对自身在社区中的角色定位不明和企业社区参与的方式多元化。从社企关系的问题看,社企双方内部皆有不足,社区在社企关系的构建中,表现出了自身定位不准、党建脉络不够清晰的问题;另外,在企业内部也存在与社区联结较弱、定位不清、利益主导的难题。

(一)社企关系现状

社企关系现状主要以企业角度入手,企业作为社企关系的一方,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更是服务提供者,在这种复杂的社企关系中,企业需求的明确、企业对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以及对社企关系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

1.企业需求的多样化

在企业对社区服务的需求类型统计中,最需要社区满足的是基础设施类需求,占比31%,其次为人才引进类需求,占比22%,希望社区能链接相关领域人才。对于基础设施,在访谈中了解到主要是T与W两栋楼宇内的电梯和停车问题亟待整改。另外,期望开展社区活动的需求占比18%,管理培训类需求占比15%,其他需求占比14%。在希望社区提供的“其他服务”中,企业主要是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政策解读和福利宣导类的服务,以减轻企业负担。

2.社区提供的服务满足部分企业需求

受调查的企业中有81%的企业认为社区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他们目前的需求,但仍有19%的企业认为社区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社区目前针对企业能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五大类:工程类、法律类、经济工作类、房屋租赁类和金融类,让辖区内的企业能够有更好的入驻体验。

3.企业对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影响认知不同

84%的企业认为自身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能够提升社区治理效果,该部分企业看到了自身作为治理主体之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社区进一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重要力量。但少部分企业认为自身能够产生的作用不大,这也与企业自身的性质有关。

4.企业社区参与的多样化

在企业愿意为社区公共事务提供何种协助的问题中,选择“宣传”和“策划”类协助的企业皆占比31%,有24%的企业愿意提供人员协助,另有9%的企业愿意提供场地协助,5%的企业愿意提供物资协助,没有企业愿意提供资金协助。

策划、宣传、人员等是企业较为愿意提供的几类协助,更进一步的还需要视具体的活动情况而定。

总的来看,H社区T楼宇内的企业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大部分认为自身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能够提升社区治理效果,也愿意在能力范围内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多样化帮助,这些都为社企关系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社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社企关系中的问题并非由一方造成,任何一方的错误都会影响社企关系的整体发展,但在目前社企关系中,双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1.社区层面

(1)角色定位不准确

第一,社企关系是基于互惠的,但目前社企关系中,部分企业将社区定义为政府的“强制暴力机关”,是对企业起到统领和指导作用的机构。在此认知下,会造成“企业不敢提需求,社区需要企业配合的,企业尽力做好,平日企业不会主动与社区沟通,社区也不要来找企业麻烦”的畸形社企关系。

第二,社企关系的互惠性,在社区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或是企业无需求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企业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并激发其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动性便成了一大难题,在部分情况下,社区可能会通过一些正式手段来与企业交流,而非运用非正式沟通手段,而正式关系所带来的是一种不平等的社企关系,双方都极易陷入这种桎梏之中。

(2)党建脉络不完善

党建引领作为在沿海发达城市的功能型社区已经成功实践的案例,是值得正在创建示范性社企关系的社区借鉴的,但是以上海为例,社区内以大型企业和拥有大量厂房与工人的资源导向型企业为主,大场地、多员工、多岗位、职责明确是其显著特征,党建工作在这类大型企业中生根发芽具有必然性。而在H社区,企业多而杂、小而简,多数企业不仅党员缺失,员工也较少,在党建工作的开展上具有障碍。

2.企业内部

(1)职位设置分工不清、职位不详

在部分企业中,职位设置存在分工不清、职位不详的情况,尤其是在小微企业中尤为明显,行政人员与人事管理职位有合并办公的可能性,并且可能部分员工兼有行政管理职位,在具体的负责事项和工作内容上并没有明确的职务划分。企业中的分工不清与职位不详,使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成为常态,会造成参与社区建设的负责人不确定、参与员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社企关系疏远。

H社区写字楼内以中小企业为主,特别是小微企业居多,企业内部权责划分不明显,同一事务的承办人可能时常更换或多人共同处理同一事务。在小微企业中,企业内部人员流动较大且常驻人数较少,较高的流动性带来企业结构和职位设置的不稳定,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部分小型企业关系亲疏较明显,人本性是其显著特征,即企业可能存在结构模糊、职位或责任混淆的情况,甚至会导致企业内部“称兄道弟”和“结党营私”,使得企业对外交流受阻,外部力量介入企业内部也将存在巨大壁垒。

(2)企业对社区的功能界定不明确

H社区内T及W写字楼内企业只有极少部分在社区党群中心办理过政务服务,少部分在街道等办理过社保等相关服务,总体说来,绝大部分企业并不明确社区的具体服务事项,也不能很好地划分开社区与物业的职责,特别是在W楼宇内的企业,是以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管家”为主要沟通渠道,相关事务可能会通过“管家”与社区进行间接联系。因此企业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存在隔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企关系。另一方面,以T写字楼的企业为例,由于房屋场地及停车场问题与政务服务机构及物业管理公司已经存在显著矛盾,使其与社区的沟通更为困难,沟通的意愿也更低。所以,在企业对社区的功能界定上,不仅是企业不了解H社区所能提供的服务究竟涵盖哪些方面,更在于企业由于不了解,会将一些社区本就无法提供的服务,认为是社区可以提供但不愿意提供,或是社区工作人员“踢皮球”的消极怠工行为,更加导致社区与企业间的矛盾,也为社企沟通增添了新壁垒。

综上,不论企业需求如何,如果企业无法对社区的功能作出明确界定,企业是不愿意向社区倾诉自身需求的,更不愿意参与到社区的良性互动中。

(3)企业参与意愿由利益主导

数据显示,企业参与意愿大多由利益主导,即如果社区所提供或倡导的,对企业并无实质性帮助,其参与意愿会降低甚至消失。该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较弱,在趋利向导下,将主动减少参与社区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企关系。

一方面,企业需求以“提供客户和介绍业务”为主,基础设施、人才招聘、社区活动等需求都不及半数,所以若能切实满足企业需求,对调动企业在社区内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在不受企业需求干扰的情况下,仍需考虑的,一是企业管理层经过一系列权衡所作的决定是否会允许员工或管理层参与社区治理;二是企业的发展状况与时间分配问题,在企业发展状况上,其并非一个绝对性问题,在发展良好的企业,可能员工和管理层都较为放松,公司环境也较为和谐轻松,但不排除有的企业绩效良好,内部仍然高度紧张并且事务繁忙,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层的人格因素和企业文化,都属于不可控因素。

四、问题分析

随着社区功能逐步完善与企业的扎根,社企关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与此同时,社企关系也出现了沟通不畅、机构运行滞缓、内部矛盾冲突、典型需求回应不足等问题。

(一)沟通机制欠缺,社会互动受阻

社企关系中沟通机制的残缺不单纯是社企之间的互动受阻,企业与企业间的联结不足同样会影响社区整体关系构建。

1.社区与企业

目前企业与社区之间并没有完善的沟通机制。在沟通手段上,一是微信公众号,但公众号推广较难、信息及时性不高,并且其功能也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难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到全面具体的服务流程,微信公众号也难以成为社企间的即时联系工具;二是面对面交流,如果企业每件事务都需亲往社区及党群服务中心沟通,再返回准备资料,会增大办事成本。

2.企业与企业

企业之间联系少,大部分企业都有在周边寻求业务的需求,周边企业距离较近、沟通较易,并且便于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合作。同周边企业进行业务联系大有裨益,不仅能降低企业风险,促进商业合作,还能使社区内企业共同进步。同时,部分金融类、会计类、法律类企业也提出,期望社区能介绍相关业务。

目前企业之间基本无交流,只有极少企业之间有业务联系以及部分企业的负责人之间存在非正式关系,此种关系难以形成良性循环的人际网络,也难以成为企业之间交流沟通平台搭建的基石。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因防疫需要,企业之间也缺乏互动。此外,企业缺乏及时与社区沟通的渠道,社区发布活动,企业员工也无法及时知晓,这也导致社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受阻。

(二)机构运行滞缓,业务办理效率低

T楼宇内有部分新入驻企业,由于地址变更,需要办理相应手续。在访谈中有企业提到,办理业务需出具相关证明,但是证明的开具单位并不明确,严重影响企业办理效率,而物业公司、派出所也存在推诿情况。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业委会是社区基础力量,但三者实际尚未形成有效的统一体,一是职责不明,二是意见分歧难以及时沟通协调,影响社区治理。

(三)企业存在内部矛盾,影响社区参与

企业内部职责和决策设置存在矛盾,与社区、政府进行沟通合作通常为公司行政岗位人员,但是公司决策,即是否与社区、政府等沟通合作的最终方案和方向是由公司高层决定,两者之间存在信息沟壑和信任鸿沟。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行政人员与社区、政府人员进行沟通接触,但当触及深层次问题及后续切实合作的问题时,企业普通行政人员难以作出明确答复,需要向企业高层或老板请示,涉及企业整体的问题都需要由老板定夺,但老板并非亲力亲为,与社区、政府等外部机构接触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以保持复杂的关系网络,公司最高管理层在短时间内是很难作出准确决策的。尤其某些企业文化带有利己主义,由此导致该类企业参与社区治理时,有意识地选择性参与。

(四)典型企业需求有待回应

K公司为知名文化传播公司,但受疫情冲击,发展受阻。该企业目前已有两个方案与社区进行合作,一是“蜀江有戏进社区”,但因为疫情而无法开展,其主要是以儿童剧和环保剧的形式来宣传垃圾分类,契合当地垃圾分类政策;二是同社区联动进行街区打造,意图提升文化氛围,带动K公司剧场观众的二次消费。该公司于2021年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沉浸式的dinner show和comedy show,但目前缺乏流量,难以形成夜间消费规模,故希望社区能为其引流,吸引周边居民。在与社区的合作方面,其以双方的需求为主,但也需控制成本。故社区在针对文化传播类企业方面应加强宣传,拉动潜在消费者,为企业疫后恢复助力。

五、对策及建议

基于以上对社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本文认为,应当贯彻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社企融通机制的理念,逐步畅通沟通渠道、明晰党建引领脉络、回应典型需求,以构建更为完善的社企关系,满足基层治理需求。

(一)畅通沟通机制

社企间的沟通机制畅通,不仅在于让企业明白社区事事有回应,更在于社区能够主动邀请企业参与社区生活,树立企业自身的主体地位。

1.服务的宣传

简言之,社区要将自己可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广而告之,纸质服务手册难以长久保存,企业文件多而杂,易被企业员工或管理者遗失和丢弃,投递电子档邮箱和搭建常态化的平台将更易于企业接受。显然,邮箱的收集也是较为困难的,社区可以酌情展开。另外,社企平台的搭建和推广也存在问题,在企业对社区缺乏信任的情况下,平台难以推广。社区作为一个基层单位,非排他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议对社区前期摸排中愿意参与的企业负责人推送该平台;另外,与物业进行沟通,在写字楼放置易拉宝,易拉宝要言简意赅且二维码要足够醒目,使得企业管理者或员工认识到该微信公众号或该平台的重要性;再者,如H楼宇这类具有高度模块化的写字楼,可以与他们的经理、“管家”进行沟通,通过他们向企业传递信号,因为社企服务平台的搭建,不仅有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物业工作效率。

2.活动的宣传

大部分企业并不抗拒公益和志愿活动,此类活动易激发“慈善心理”,企业更希望社区能够提前告知这类社区活动的开展情况,由企业管理层来定夺是否参与或者企业是否需为社区提供协助,所以,针对社区居民的活动可以扩展开来,基本的宣传工作不应缺位。

但是,社区居民通常拥有业主微信群等,而企业数量多且类型杂,缺乏统一的大规模沟通手段,对于此,在前期,一是通过易拉宝进行宣传;二是通过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宣传,物业管理公司的联系群中通常涵盖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可以由他们向企业进行传达,并由管理层向企业内部传达,虽然效率存疑,但是可以尝试;三是社区自行建立企业负责人的沟通群,在其中进行宣传,但是群的管理需要社区自行探索。

(二)促进良性互动

促进社企间良性互动,增强社会联结。从社会工作视角来看,建立联结、加强信任关系必不可少,并以此为基础搭建社企平台和企业互通平台,真正做到“互通有无”。

1.加强信任关系

若社区仅将服务停留于纸面,是无法促使企业主动与社区沟通的,故解决企业需求与促进社企关系良性互动的关键不仅在于让企业知道社区能做什么,更在于建立社企间的信任关系。信任关系的建立,一是要解决现有问题,企业已经提出并能够解决的,要迅速解决,解决存疑的,要主动说明,不可转嫁或增加矛盾;二是要增强社区在企业中的曝光度,如在开展社区活动时,可与物业公司协商,在写字楼下设立易拉宝,宣传社区活动,初期并不需要有企业参与,而是增强其在社区的存在感,链接信任关系;三是要间接介入企业生活,如果长期频繁前往企业进行调查问询,易削弱社区好感,特别是第一印象对社区具有恶感的企业,长期频繁出现,反而易造成首因效应,加深对社区的厌恶感,社区应委托物业公司,定期收集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应帮尽帮。未受到帮助的企业,也并不会因此受到干扰,而受到帮助的企业,对社区的好感度大增,能主动帮助社区进行宣传,从而带动周围企业主动与社区沟通。

2.搭建社企平台

社区一是要为企业办理的常见事务列出需要准备的文件资料和前往的地点,最好给出事务负责人或社区的联系方式以对特殊情况提前进行了解,争取事务一站式办理、一次性解决;或是完善社区公众号,在其中进行集中公示和解答,可以借鉴“成都公安”公众号的政务服务及身份证办理版块的构成与组合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借鉴方式中,服务事项的笼统罗列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反而会引发企业的不悦。社区一旦决定为企业提供某种服务,就必须将这种服务的各方面内容完整公示,如所需要的资料、费用和办理的地点、时间,并提供咨询电话。在某些常见但社区无法进行办理的服务上,社区也应进行相关指引。这种资源的汇总平台需要耗费极大人力,特别是在企业业务方面,许多政务服务的办理具有一定专业性,社区应向街道、派出所、工商所等单位寻求协助。当然,除了专业性政务服务内容的呈现,在该平台,社区也可以将维修、法律咨询等业务涵盖其中,并向社区居民提供。

3.搭建企业互通平台

首先是平台的公开性和信息的准确性。由于企业需要同其他企业交流的平台,所以该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提供企业可公开的基本信息。但由于企业的特殊性,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瞒报、漏报、夸大其词、虚假宣传,成了信息的重中之重。在平台搭建上,首先建议采取常规的微信群方式,由企业负责人牵头,并将愿意加入企业的信息整理为文档,方便群员查看,企业各项诉求以及其他需要协助的内容,可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然后由社区定夺是否能够进行发布。在初期可邀请参与意愿较强烈的企业进行试点,然后再逐步扩大。这种平台的搭建耗资少、速度快,但是管理难度较高,需要社区随时关注,且专业性不强,易复制,功能存疑。

其次在保留微信群的基础上,将基本的企业信息留存到公众号或小程序内,其他企业和居民可在公众号或小程序的专栏进行了解,企业相关诉求也可通过微信群传达给社区进行调剂。这一方法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管理更为简便,但是要注意企业信息的甄别。最后,社区可通过开发专用APP搭建企业互通平台,企业信息的介绍可借鉴“企查查APP”和“天眼查APP”,沟通交流机制可借鉴即时通信软件。但是此种方法耗时耗力,需要较多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建议社区在前期开展,但也不要因噎废食,在后期有足够能力时,可以于社区内的互联网企业沟通,共同搭建平台。

不论何种搭建方式,都应充分发挥企业余热,一方面增强企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拓展了业务。再者,通过社区内企业协助搭建平台的方式,在资金费用上更为合算,平台的后期维护也更有保障。

(三)党建引领破除内部矛盾

首先,应帮助有意愿有需求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加强社区与企业之间党组织的联系,通过共建共存的方式,激发企业党建活力,鼓励企业发展党员,充分调动企业党建活力,增强企业党性、党规的学习。其次,将党员人数足够,但是员工无意愿成立党组织的企业整合起来,加强党员学习,定期开展高质量党课,杜绝无组织、不学习的错误思想,将未成立党支部企业中的党员集中起来,保证党课学习的数量与质量,使企业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党组织归属的重要性;再从公司管理层入手发展党员,采取联建方法,调动公司管理层建立党支部的积极性。最后,要将员工人数较多、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归入党建范围内,在开展爱国爱党教育活动和志愿公益活动时,不仅要让这类企业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也要让这类企业充分感受党的精神,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另外,由于大部分企业员工并不居住在H社区,所以对于在工作之余仍参与企业所在地的活动,具有天然的抗拒心理,党员的身份归属与对党的使命感能够较好地解决此问题。

总的说来,党建引领是归纳整合社区内企业资源和调动社区内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党建工作不能仅局限于政治属性,党建活动也不应该只带有政治属性,还要将教化属性充分运用起来。要认识到,党建工作在激发社区群体活力与强化社区功能上的强大作用,不仅能够使得社区内企业运行更加规范,还能在社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盘活资源,增强企业及其员工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四)满足企业典型需求

企业需求复杂多样,建议以党建工作为抓手,首先满足具有党支部建设的企业需求,在架构起相对完善的党建体系后再逐个击破。其次充分发挥物业公司和网格员的作用来协助社区满足企业的需求,也使企业在有需要向社区求助时有人可找。多数企业的需求归根结底就是希望社区为其引流,这一类企业首先自身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社区才有为其宣传的理由。在后期搭建起企业间交流的平台后,企业之间增进了解,行业间有业务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也可自行进行合作与协商,真正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区域共建的局面。

六、结语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倡的“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要发挥企业的作用。在发挥企业力量的路上,社企关系间存在阻碍因素,例如沟通机制残缺、社会互动受阻、社区的机制运行缓慢,不能及时满足企业需求,企业内部设置矛盾,不能与社区形成良性交流、企业典型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需要从沟通机制、良性互动、党建引领、典型需求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猜你喜欢
社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影像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