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策略

2021-11-28 06:56赵映灵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内审财务人员财务

文/赵映灵(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目前,我国正处于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调整,尤其是加强财务管理,落实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强化财务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更好地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基于此,本文将从三部分内容展开分析论述,以期对事业单位落实财务内部控制有所借鉴和参考。

一、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稳定开展,需要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在落实内部控制时,借助于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中产生的各项信息数据,充分了解各部门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并持续完善内控管理体系[1]。

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顺利落实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难度加大,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多,必须加强财务核算,从而向管理层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真实的核算信息。借助内部控制体系打破和改善以往单一运用各部门数据信息而弱化财务管理监管职能的现象,提高核算结果的可比性及全面性,进而提升财务管理实施水平。

二、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控意识淡薄

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意识是事业单位基于内控视角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意识基础,但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对财务内控的认识不足,财务岗位职数不足、岗位职责模糊不清、具有专业水准的人员不够、不相容职务分离制落实不到位等,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与出纳工作因人员不足有时会混淆在一起,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自身应有权限的了解程度不足,只是盲目按照财务主管人员的指令进行相关工作。部分事业单位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权责划分机制缺位,管理随意性凸显。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财务内控制度,但滞后性凸显,根本无法满足单位现代化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公众对事业单位管理低成本、高效率的期盼。举个例子,某事业单位虽已制定了一套财务内控制度与流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流程较繁杂,相互制约的岗位人手配备不齐,导致财务内控制度无法有效实施,单位亟须配备具有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

(二)财务监督控制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务部门的核心管理作用,削弱了财务监管职能。部分事业单位的内审部门由于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从而出现监督不严问题,且在监督过程中缺少有力的规章制度予以支持,导致其在履行监管各项财务工作开展中无法有效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监督管理水平低下,难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并及时予以解决,制约着单位提升财务管理质量[2]。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基于内控视角落实财务管理工作,这无疑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因人手少、任务重、待遇低、晋升空间小等诸多原因,缺少主动学习的认知与理念,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不到位,如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仍旧沿用以往的工作思维,按部就班地开展相关工作。再加上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革新,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拓宽专业理论知识储备量,还需要掌握较强的信息化操作能力,否则会对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

(四)财务风险防控不到位,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内控管理时,更侧重于流程的控制,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不足。部分事业单位甚至认为只要按照相关规定有序开展工作,就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但是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环境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都处于持续变化状态,一味地按部就班根本无法有效抵御各类发展运行风险。以某事业单位为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该事业单位深受事业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单位管理层缺少在市场化条件下的运作经验,导致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无法准确识别和判断单位发展面临的风险类型,从而在决策过程中主观性凸显,致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大。

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如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升、预算管理精细化程度不足、预算执行刚性不足以及预算绩效管理落实不到位等,单位整体预算管理水平低下,制约着单位提升财务内控管理成效。

三、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理念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学习,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理念与认知,是事业单位保证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基于内控视角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并在加大财务内部控制的宣讲力度,积极引导全体职工树立并不断强化财务内控理念,细化内控权限,在单位内部为财务工作的有序推进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落实岗位权责制衡机制,并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例如,分离财务业务办理和稽查工作,分离会计信息录入职务和检查职务,专岗专人,有效杜绝单位在以往管理中存在的一人身兼多职现象[3]。此外,事业单位管理层应给予财务人员更多的物质鼓励及精神奖励,为财务人员创造更多的晋升空间,让更多优秀人才愿意投身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

(二)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审计

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审计,有利于事业单位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与隐藏风险,是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所以,事业单位需要持续引进并有效应用先进的内审模式和手段,以便于内审充分履行对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在内部财务监督审计工作开展中,有效落实风险导向机制,并严格管控相关风险因素,极易出现财务管理问题的环节应针对性地配置相应的审计监督资源,以便于持续提高财务审计监督水平和成效。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确保内审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同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内审与外部专家联合协作机制,借助于外部专家丰富的理论储备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实现“借脑审计”,提升单位审计质量,助力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三)打造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在内控视角下的财务管理实施成效,事业单位必须注重财务人员的学习提升,打造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单位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夯实人才基石。首先,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以内部控制或财务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并在每次培训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考核,以拓宽财务人员理论储备。其次,事业单位还应加大国家法规政策的学习力度,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引导财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和技能,以便于满足单位实际发展需求。再次,事业单位应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确保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事业单位应提高招聘的透明度与公开性,从外部选拔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以优化单位现有人才结构。

(四)加强风险防范,落实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应基于自身现有业务内容和特点,针对性地优化和完善现行风险管控机制,有效开展查漏补缺工作,以便于单位增强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助力单位实现财务内控目标。财务部门应立足于单位风险管理的需求,深入分析现行风险管理制度,梳理和完善单位各业务流程,明确各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合理评估风险可能对单位造成的损失,从而提升单位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建立健全并落实责任追究制,针对单位财务内控风险防控不当现象,应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从而确保风险管理措施有效落实。此外,单位还应提升职工的风险防控理念,定期在内部组织全体职工和管理层分批次参与风险防控主题的培训活动,提高全体人员风险防控能力。

事业单位应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以制度为依据,严格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扩大预算管理范围,将所有关于财政收支的事项统一纳入预算管理范畴,逐步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目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确保单位充分发挥预算的优势作用,有效检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规范使用财政资金、资金使用后是否取得预期目标、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超支现象、是否存在预算规划外支出等内容,全面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尽可能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单位必须引入并应用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以实现健康发展。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中的有效落实,对单位发展而言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工作开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财务内控意识淡薄、内审监督力度不足以及财务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等。针对上述问题,事业单位应正确认识财务内控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加强财务内部监督审计,并通过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引进专业化的人才相结合的模式打造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单位稳健发展筑牢基石。

猜你喜欢
内审财务人员财务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