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创新策略分析

2021-11-28 06:56陈青连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政府债务管理中心
品牌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背景财务会计

文/陈青连(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政府债务管理中心)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介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点。结合当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最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创新的发展策略作了探索。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发现,创新构建一个与时俱进的农村集体经济体系,创造良好的农村集体经济信用环境,加强农村金融信用管理、完善财务会计的配套机制,有利于维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期稳定发展,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改革。

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这一战略不仅继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更在新时代“三农”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范围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在整体中依旧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要想我国的经济更快地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解决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颁布,就是要解决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问题,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1]。

2020年是实现乡村振兴短期目标的第一年,这一年的任务是要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和相应的框架体系,为今后的振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振兴战略中,计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到2050年,彻底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具体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农业发展质量、农村发展动能、乡村绿色发展、提高农村民生生活水平等方面都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其作用是全面促进和带动农村的发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地改善整个农村的生活生产和经济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概述

农村集体经济就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我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的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一种组织方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农村集体中的生产资料、劳动任务和劳动果实都是农民共同拥有的。

在农村集体经济出现之前,农村的经济和活动如同一盘散沙,大多数农民和家庭的劳动都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途径,要想实现家庭收入的增长、改善生活环境十分困难。在农村经济迫切需要发展的情况下,要改变农村的环境,靠一家一户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组织的力量来组织和带动农民劳动。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10000个水平较高的农村集体经济,涵盖的范围从南至北、由东到西。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出台了许多的农村集体经济惠民政策,为农村的集体发展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受益,奔向小康。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困难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强化农业物质基础、美化农村环境和创造农民财富的重要作用。

物质基础是扩大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在集体经济的组织发展下,农村的土地、自然资源都能更大限度地得到挖掘和利用,农村的地理条件也得以显现,农民可以借助天然优势,发展具有地区鲜明特色的产业。

在集中力量合理分工的部署下,扩大产业规模,加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村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2]。例如在湖北恩施,一些地方的交通闭塞,地区偏远,交通运输十分不便。该地区除了一些得到开发的旅游景点之外,其他地方的人员稀少,能够发展的产业十分有限。但同时,它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区特色,恩施的腊肉、土猪肉、茶叶等都十分有名,借助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物流产业链和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销售的形式,将农户生产的腊肉或种植的茶叶打包出售,将生产任务和销售任务分配到各家各户或个人,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为全村创造财富。

将短期内增加的收入再应用到产品的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扩大产量和销售量,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加强农村的发展潜力、提高生产力,形成一套独有的农业产业链。有了充足的资金,农户扩大了茶叶的种植面积,通过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获得了更多的销售额和销售渠道。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的收入,村委会规划部分资金收入用来治理农村环境,增加路灯、休闲娱乐器材、公共设施服务等的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优化了农民的居住环境,美化了生活环境。在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推动下,湖北恩施的农业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在资源、人力和资金的互换中得以盘活,农业物质基础得到了加强,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农民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建设美丽家园、奔向幸福小康生活的目标。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财务会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财务会计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组织建设不健全、财务会计不规范等几个主要问题。

自从乡村振兴战略发布以来,党和国家都积极宣传和普及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势和概念,但依然有一部分人认为集体经济是落后的、不可取的。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人就会不配合财务会计的工作,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一些财务会计人员的流动性大,对工作范畴和内容认识不充分,造成思想和行动上的懈怠,成为财务会计人员队伍中的累赘,严重影响了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3]。有些农村地区的集体组织建设不完善,一方面可能是村级领导干部没有在经济转变过程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村委会没有组成一个具有牵头、监督、执行功能的领导班子和相对完善的组织体系,改革发展没有方向。

财务会计的审核制度无法得到完善,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没有相对科学规范的标准。种种原因不仅造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无法实现创新,在原本就落后的情况下与社会经济市场脱轨,使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也使财务会计工作难以展开,在尚且不稳定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创新更是难上加难。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创新发展策略

(一)创新构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体系

健全的农村集体经济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条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的经济发展逐渐走向多元化,农民对金融经济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复杂。财务会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服务于民生,就要依托一套健全完整的农村集体经济体系来展开工作。

在创新构建经济体系时,可以扩大农户的贷款担保范围,将土地、林地的使用权纳入抵押范围内,从资金上支持农户的发展需要;在评估农户的贷款申请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构建相对完整的价值评估体系,根据创业形式和规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贷款产品,而不是为了减少工作量一蹴而就;建立健全的保险机制,降低农户的贷款风险,在致力于“扶贫”的目标下,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

(二)创造良好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环境更为复杂,财务会计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也有所增加。为了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化,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改革,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的结构和环境[4]。

在相关的财务会计工作中,明确农村担保物的种类,构建健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级制度,加强对土地经营承包权和物权的保护力度,设立第三方担保单位,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农村集体经济信用环境,降低财务会计工作风险和难度,规范财务会计工作行为。

(三)加强农村金融管理,完善财务会计配套机制

当前是一个“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我国的城市还是农村都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和信息共享。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增加必备的经济组织服务设施、扩大金融服务渠道,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首要基础。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部署投放助农POS机和ATM机,增加移动端、自动端的服务渠道。积极开发和拓展第三方合作服务渠道,为财务会计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通过互联网终端的增设、金融网点覆盖率的扩大和电子化信息的发展,构建配套的财务会计机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的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意识的匮乏、人员组织架构不稳定、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都影响了农村集体组织经济财务会计的发展。只有从体系、环境、配置多方面入手,加快理念、制度和模式的创新,才能够实现财务会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背景财务会计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