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语桥”赛事构造的“全员全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初探*——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1-28 03:40袁维坤刘承承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全员管理体系育人

文/袁维坤 刘承承(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一、“全员全程全方位”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联合设计与过程控制设计

(一)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是学院发展的宗旨及方向,是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驱动力。我院在学生深度参与“汉语桥”赛事项目的前提下制定学院的质量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深刻对接行业,为国家和传媒事业培育具有文化自信、全球视野的国际化文化传媒类高素质应用人才,实现专业教育与文化对外传播的“双赢”。

(二)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的制定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并符合学院实际及教学特点,力求数据化,便于内容进行分解与落实。

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能力及坚毅的职业品质,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有适应岗位需要的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

(1)用人单位对学生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毕业生合格率超过95%。

(3)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4)毕业生德育评估优秀率达85%。

(三)基于“赛项结合”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联合设计

在以“汉语桥”赛项结合的校企深度合作生态下,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是提升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理念,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需求的重要策略。

全员参与,协同管理①电视台领导、学院领导、教研主任三级联合。针对我院“前台后院”的办学模式,院台领导班子等做好顶层设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向精心布局,厘清双方育人责任、任务等细节,加速实现育人的双主体化。做好教育前端工作,为教育教学充分、有效的实施提供道路保证。②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四方联动。利用育人多个主体、育人多重功能、育人多种资源、育人多个空间,进行相互配合、协同运转。实现教育的组合优化和效果集成。③学校教师、企业导师、辅导员三位一体。推动校内教师、辅导员与电视台项目导师协调配合,使校内、校外教学各有侧重,消除传统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割裂,达到由个体向团队转变,加强校内外两支教育队伍的功能性互动。依托校台共育的协同机制,动员多种教育力量,在职责相通、目的相同的前提下开展全员育人。

全过程实施,分层管理。教学质量工作的优劣是基于学生在校期间乃至毕业后较长一段时间的行为持续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截取某一时间节点。在创新的校企合作机制下,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特点、知识需求、技能掌握程度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案,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至每个阶段。尤其是要追踪学生进入赛事项目后,捕捉行为表现对于教学质量的反馈,对个体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加以控制和改进。对招录、培养、毕业等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方位培育,精准管理。教学方式全方位管理。对课程教学、校内实操实训、校外项目实训等涉及学生参与的一切教学方式进行管理。针对各种教学或实训方式制定管理制度,委派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抽样,对影响教师上课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管理,例如:教前准备、上课的组织等。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交叉督查,对教学质量负责。教育内容全方位管理。对培养学生传媒文化、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实践能力等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借助线上网络平台、校内App平台、微课慕课等信息网络,全方位为大学生教育内容提供管理服务。

(四)基于“以赛融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设计

在“前台后院”的办学模式下,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识别和梳理,得出涉及我校及电视台双主体的四个核心过程,共同建立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及共同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及改进。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作为体系的中枢系统,为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指明方向。在“汉语桥”赛项融合的基础上,我院为实现深度校企融合,与电视台开展人才共建模式。

依据校台双方对于国家的发展方略、人才的发展需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方向、电视台的育人优势等框架的理解共同设立人才共育之前的教学质量目标。

为了更好地让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序地进行,必须成立覆盖双方职能的联合机构或部门,确保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方式,利于信息等上传下达。明确规定各方的职责、权限,以保证各司其职。

(2)教学资源管理。是支持性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对于在教学实施中所需要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统筹的过程。我院与电视台人才共育的过程必须保证人力资源、实训设施设备、教学环境三个主要方面。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电视台导师,都要对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岗位要求,例如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思想评定及心理测试等。针对上课或实训前进行岗位培训,根据能力做出专业评定,实行持证上岗。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打通学校教师和电视台导师的合作空间,在沟通与培训中共同成长。将传媒资源与教育资源整合,共同探索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首先要通过采购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其次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测、维护、管理与报废。确保日常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实训教学的预期符合。教学环境包括教室与实训场地的整洁度、温度、明亮度、安全性等。

(3)教学实施过程。是整个体系的关键性过程。在“汉语桥”赛事项目实践教学中,学院与广电成立联合机构,建立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承担实训指导任务的机制,通过参与日常教学及具体的赛事项目,在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养成。

(4)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及改进。是对前三个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管理,以达到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过程。

在“前台后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学院开展了校内自审、校外外审、校内校外共同监控的监测方式,对前三个过程进行监测。定期对体系各要素、各过程及培养结果进行检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于不合格情况及时整改,以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设计起到对于整个体系规划与安排的作用,它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等服务于教学;也通过策划、协调、管理、监督、检查等来指挥教学,实现服务教学与指挥教学的双重功能。

二、实施“赛事——项目——教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一)建立质量管理监控机制

教学质量的预期控制。属于以预防为主的预警控制机制,主要强调在教学开始前的规划性和预见性,在大量的预期控制实践中表明此机制的开展不仅能确保教学顺利展开,更能间接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以目标的标准化、规范化、结构化为策略,在“赛事——项目——教学”相串联的驱动式教学下,我院先后建立健全了教学计划编制、实践教育教学、教学检查、教学评估、教学督导、考试考评、毕业设计(论文)等多方面的相关制度。所有的制度都是在结合我院教学实质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到了项目的牵引因素;另一方面,以全面开展教师与导师的能力提升为策略,加强校内外两支教育队伍的育人能力、业务水平、教学质量等,加强功能性互动达到由个体向团队转变。

教学质量的中期控制。针对教学关键环节的过程监控,重点强调教学计划的开展与管理、教学进入情况等。建立层级化的质量监控制度,开展以校内专业为主线,校外项目教学为辅助的交叉听课方式,并不断完善学生作为教育体验者的过程评价,调整评价指标体系、检测要点基础等,从教学各方面对教师进行量化赋分。

教学质量的后期控制。是对教学开展后的反馈机制。建立考试、考察制度。将学生在校的专业课程考试和在项目组的技能考察相结合,针对学生教学结果表现及项目参与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和总结。用结果指标来促进教学质量。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通过对用人单位、社会的认可度调研,来审视和反思学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立质量管理诊改机制

诊改工作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中占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更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进一步良性发展。教学质量体系是一个系统,人们在系统中所做的工作都是持续的过程,这些过程的质量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以理念先行宣传诊改。明确学校诊改的目标和任务,强化诊改意识,强调自我诊改。将诊改工作融入日常绩效考核。学校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将诊改工作融入部门的绩效目标考核,完善学校的考核办法,强化各责任人的主体责任。以创新精神探索诊改模式。诊改工作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程,在推进诊改工作时,必须要立足学院实际情况、发展特点、组织模式、发展基础等内容来制定实施方案及推进工作,切实加快以诊断与改进为关键环节和主要特征的自身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多方合作共同诊改。加大赛事项目的教育参与度,不断地加强与电视台的合作,一起设置教学大纲,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将对应的实践环节精准安排到项目中,落实相应的培训方案。

三、基于“汉语桥”赛事构造“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反思及建议

(一)反思

近年我院在与“汉语桥”赛事项目不断合作中,逐步梳理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然而在经历了一个探索、尝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全员参与度不够,重视度不高。在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中,全员参与是基础。但是在实际推动中,并没有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存在部分教师不重视、部分教职工意识淡薄、部分项目导师应接不暇的问题,导致联动管理链断裂,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项目对于学生素质的期待与学生能力实质不均等。学生在校培养一年后有机会进入赛事项目对接,但在真正参与到具体工作时,多数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具体工作经验少、无较多实操能力或实操不熟练,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参与到项目中,不仅影响到前期项目的进度,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情绪。

(3)学生在对接完成“汉语桥”项目相关工作后没有直接的评价结果,无法对学生在项目组工作期间给予表现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组的参与度,使得评价主体较为单一。

(4)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不断有问题暴露出来,但是在接下来的运行中不能及时改进,更不能根据社会、行业等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及时改进。

(二)建议

(1)重视宣传、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影响因素较多,但其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在质量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全员参与。无论是学校的领导、教师、教职工还是电视台的领导、项目导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都将对人才的质量培养产生影响。

首先要多加普及和培训,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其次制定相关的权责规范性文件,明确自身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所承担的相应责任,并使之内化为自觉行动。将人才培养的参与度引入激励机制,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将人才培养作为年度考核中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要加强电视台的参与度。编制完善的校企合作方案,创设长效的工作制度,打破传统的工作局限,构建完善的教学工作体系,凸显电视台的主体地位,同时共同研究有针对性的教材内容,将企业文化融入教育范围,从根本上提升电视台的参与度。

(2)将质量目标与岗位目标、校级考核与项目考核相结合。学院与项目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在建立质量目标及目标分解时要结合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将质量目标和岗位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对岗位进行考核,同时将院级考核与项目考核结合,对学业完成情况、人才培养情况、部门工作完成情况、履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审,通过分析,找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不足,修正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改进方向。

在入职前期,要求学生提前进入项目边学边参与,更早地适应项目,在正式参与之前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促使知识顺利转化为技术技能,为进入项目做好前期准备。

(3)建立一个共育共商的多主体评价模式。打破原有的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充分加强“汉语桥”项目组对于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使教师与项目导师共同商议学生的知识考核与技能评价,达到全面的、深层次的交叉评价模式。

(4)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持续更新的体系,要不断地收集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表露出来的问题,以便在下一周期体系的更新中有新的依据和原则。

四、结语

在我院与广电“汉语桥”赛事项目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管理监控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提升本校在高职院校中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水平及服务意识,构建更加优化、更加适配、更加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全员管理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全员核酸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