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鲲
(北方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世纪伟业,也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全要素的铸魂工程。“意识”的铸牢不同于物理形态的建构,也不同于纯粹精神的思考,而是主体意识的实践生成。“意识”是时间向度上的人对事物的一种主观化体验,“共同体”是空间向度上的人们客观化行为的存在状态,“中华民族共同体”规定了共同体意识的“意向性”,其指向是“中华民族”,“铸牢”说到底是人的实践活动。质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遵循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充分发挥执政党的主体功能,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凝聚并牢牢熔铸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集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把握其中的科学性、学理性和实践性,并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引领和力量源泉。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共同体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结成的共同关系的集合,马克思将共同体划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本源共同体”,一种是以国家为典型代表的“虚假共同体”,一种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利益”为基础的“真正共同体”。马克思提出以生产关系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他认为“虚假的共同体”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真正共同体”则是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他说:“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1](199)。马克思认为,“真正共同体”的立足点是整个人类社会,是对市民社会物质利益共同体的扬弃,“在这个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1](202)。共同体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人之有限性与无限性的通达可以转化为个体向其他个体、群体和历史的延续。而且,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2](163),这样一来,共同体的建构与人的主体性就统一起来,人之存在的意义感在共同体延续的指向中能够通达起来。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所指的共同体既不是“理念共同体”,也不是“宗教共同体”,更不是“资本共同体”,而是基于现实的人的“生活共同体”,共同的生活培育了情感和共识。恩格斯认为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运动发展的总体图景,“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3](538)。交往实践促成了各族人民群众的共性,共性的集聚形成了对民族国家的共同想象和愿景。“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4]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的价值共识不断增进,对共同的疆域、历史、文化、精神的认同不断加深。依此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在中华民族绵延生息的历史进程中被建构起来,并能够为共同体成员所集体认同。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人类社会运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历史主体的活动,是能动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人正是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全人类无产阶级对理想社会的价值追求,它同一切人类实践活动一样,要遵循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规律是通过历史主体的活动开辟道路的。人类只有把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统一起来,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找到自身的发展道路,而统一起来的关键在于谁来认识真理、谁来掌握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发展道路的选择不能脱离政治条件和文化传统,也不能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表明,中国各民族共同谱写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5](26)。实质上,人类社会运动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与意识深层基础的“统整性”是内在一致的。人之生活的共同世界的内在特征在于,每一个共同世界中的“你”只有在他相应于类型性的“你们”厘定之后,才能从综合之中转化为“你们”当中的一个。正如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意识和身份,是在共同的实践和记忆中建构起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印记,每个成员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
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实践是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的活动,马克思把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看作是生命存在和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从而赋予“现实的人”的实践以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地位。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现实生活过程决定着人的意识和活动,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问题都能在实践及其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中国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会稳定,经济就会获得发展;什么时候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中国人民在漫长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又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结论。中国人民历经的屈辱、磨难和辉煌使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1](72)在共同体中,人们的生活环境是共有的,包含着“我”对一般的社会世界和对一般的他人意识体验的经验。从认识活动看,人们总是带着知识储备在经验着对方,无论是一般性的知识或是针对特定他人的知识储备,由于在对象性活动中主体“我”的诠释基模能够与对象的“你”的表达基模达到一致,人们对共同体的一致性判断就容易形成。充实的意识或信仰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执态,信仰的显明是通过对象物的存在方式展示的。对象也不仅仅是被直观,而是以验证的方式展示为被给予的现实性,“每一个对象之物都具有它的现实性,由它的意义事先给它规定的现实性”[6](359),被表象的对象是现实的,在具有相同意义的特殊感知显示为现实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优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和幸福所在。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要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继承者解释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观点。善于从政治上提出和解决问题,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只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才能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政治现象,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如此强大动员力和执行力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成效充分证明,我们党能够驾驭各种复杂局面,能够凝聚起各族儿女的磅礴力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奋斗目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目标、理想是一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自身形成、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世界上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都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创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的先进和落后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从族群到国族再到社会,是现代转型中社会化的人类或人类社会的实现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研究和处理民族问题,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深化对中国多民族国情和中华民族的认识,很好地解决了中国的民族问题。
党的民族工作成功经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法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来,民族工作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有三项非常突出。一是筑牢民族团结生命线,凝聚人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安稳了人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我们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动摇不得、折腾不起”[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颁布施行促进了民族工作的法治化,“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八个坚持”“九个必须”的提出与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二是着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重视民生。发展经济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条件。通过采取财政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对口援助、脱贫攻坚等多项举措,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9]。三是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社会理想。党对民族地区始终如一的大力支持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成就,使各族儿女坚定了理想信念,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了信心。就此来看,中国梦实实在在地成了千家万户的梦,凝聚中国梦的精神纽带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资源。文化是影响个体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最为普遍和持久的因素,是人类获得的知识、经验、态度、意义和世界观、价值观等认知的积淀,是个体内隐的价值基底。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想根基。科学世界观能够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世界观决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凝聚社会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当代社会实践的人民大众的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中国各民族文化同宗同源,其主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各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5](145)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最厚重的认同,也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交流的基本文化符号,也是促进文化认同的桥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高度融合的国家,国家的历史是不同族群融合的历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不论是“大一统”的政治传统,还是近代以来抵御外侮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都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凝结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理论思考。2014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 年9 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9月,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就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理论得以创立起来并逐步完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为后人留下了继续探索的空间,如何在实践领域从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迈向共产主义“真正共同体”,如何完善现存的共同体,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者是基于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现行社会制度和价值实践方式等因素构成的共同体,后者是基于资本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交往和实践而提出的多元并存的共同体,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国56 个民族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具有共同性的多个主体的联合体,各个国家是独立的并发生着联系的主体,这种联系的纽带是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在新旧交替的历史阶段,新的共同体必然包含着“破”与“立”的辩证关系,需要在差异中凝聚共识。新时代中华各民族的共识就是“中国梦”,“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其目标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换言之,当每一个中华儿女能够在“中国梦”的实现之中看到自己的贡献时,他“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他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10](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新拓展。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如何培养人”的内在机制始终是难解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教育诚然重要,但效果不明显;生活化教育虽然贴近大众,却难以真正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第一次明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有机衔接起来,从而为教育工作打开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新空间。这种教育理念借鉴儒家道德化育思想的智慧,又融入新时代的新内容和新要求,超越了以往以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为主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民族教育实践来看,不仅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科研和日常事务中,还要将其作为统摄所有工作的“魂”,甚至内化为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意识”。意识活动和社会以及其他一切有生命的整体都是不能截然分割的,意识和意志的萌芽能够在最低级的生命的最简单的反应中被辨认或推测出来。人类大脑中相对简单的意识是由对更简单的元素的选择和综合形成的意识流的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动是对旧有材料的创造性综合和组织。正如库利所言:“每一种社会现象只是我们在个人意识中发现的集体意识。”[11](9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解决西方现代性侵蚀的良方。现代性是制度组织、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等层面的颠覆性运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变过程,既是制度、环境、艺术等的转化,也是人的欲念、心灵、精神中的内在结构本身的样式转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人的独立性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人还没有最终脱离动物的属性,“虚幻共同体”的本质特征还会时常暴露出来。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禀性、资本与资本的“他者”之间的对立,以及资本永不遏止追求扩张的本能,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完全改变。无产阶级固然铲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却被异化劳动的不幸感受所困扰。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时代,在这个“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的历史时代,两个阶级、两种生产方式和两种社会制度仍然并存竞争。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抵御西方现代性的侵蚀,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在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人类社会解决现代性精神危机提供中国智慧。列斐伏尔指出:“虚无主义深深地内植于现代性,终有一天,现代性会被证实为虚无主义的时代,那是个无人可预言‘某种东西’从中涌出的时代。”[12](224)现代社会中个体心性结构的重建、生命意义的确证和实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和机理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解决具有世界意义。
共同体既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共同体,又是共同体成员共有的心灵港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交往实践的共有家园,也是共同奔向美好生活的精神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发展中国家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浩大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破解时代问题的主动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