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新时代民族院校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

2021-11-28 03:36李俊杰罗如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民族

李俊杰,罗如芳

(1.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并科学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巨大优势,擘画了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恢宏画卷,提出了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遵循。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民族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牢记宗旨,习近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指引民族院校发展

(一)“九个坚持”为民族院校改革发展提供科学指南

70 年的成就值得自豪,70 年的经验尤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全面回顾并科学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从民族工作根本依据、民族工作主要内容、民族工作根本保证三个维度明确提出了“九个坚持”。“九个坚持”是在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八个坚持”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精辟总结,必须始终铭记、学深悟透、躬身践行。“九个坚持”为民族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自身发展定位、牢记办学宗旨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二)“四个共同”为民族院校服务育人提供明确方向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度,引经据典,深刻指出“四个共同”——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精辟概括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是对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灿烂历史和辉煌文明的深情礼赞和热情讴歌。“四个共同”细化到民族院校层面,即教育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服务育人方向,贯彻到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全环节、全环境之中。增进师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实现各族师生大团结、大进步。

(三)“五个要点”为民族院校团结进步创建提供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1](93),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总书记从党的领导、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点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对民族院校而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办学实践不可或缺的核心主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把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升各族师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民族团结精神纽带;坚持交流互鉴,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构建团结和谐校园。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已成为各级各部门各地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民族院校,新时代如何办好民族院校、发展好民族高等教育,事关民族地区高级人才培养,事关民族地区同步现代化进程,事关各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事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局。

二、坚守初心,服务人民和民族地区,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

1941年,延安民族学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第一所民族院校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缘于国家建设和实现民族政策的需要,根据1950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提出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安排和要求,在北京和西北、西南、中南等地办了十所民族学院,基本奠定了我国民族院校格局[2](828~829)。民族院校缘起于抗日战争时期,兴办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3]。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独特组织形式,民族院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办学方针和目标任务都在适时调整,但“服务人民和民族地区,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这一宗旨始终没有改变。

(一)做好“两个服务”,坚持党的领导,履行主体责任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4]民族院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民族院校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党的民族政策统一起来,始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改变,确保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宗旨不动摇。民族院校加强党的领导,履行主体责任,必须着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从严治党,全面推动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始终围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围绕“服务人民和民族地区,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办学初心,把党对高校的领导融入把好办学方向上、落实到全面综合改革中、贯彻到推进依法治校内、深化到促进内涵发展里。二是要强化思想引领,切实担好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民族院校作为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外来思想文化渗透严重、交流交融交锋不断,面临的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复杂、挑战严峻。因此,更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在大是大非、政治原则问题上,敢管敢抓,敢于亮剑。三是要完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领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我们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既要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又要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二)做好“两个服务”,巩固民族团结,传播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252~25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民族团结进步是民族院校和谐稳定发展的根基。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民族院校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民族院校要成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一是发挥优势,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要依托学校各民族师生占比多、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多、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等优势,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多维度、立体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总结70年来研究、介绍、宣传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去粗取精,推陈出新。二是全员参与,全程贯穿,激发内生动力。要激发各族师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打造嵌入式共居格局、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依托交流共学平台、实施能力提升工程等,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坚持润物细无声,充分挖掘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等环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贯穿“人人讲团结、事事讲团结、处处讲团结”的思想。三是找准载体,突出品牌,发挥辐射效应。民族院校要行之有效地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形式,积极探索活动新思路、新举措、新载体,创造一批“特色项目”“品牌项目”,积极拓展校企、校政、校地合作,以及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实践形式,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将活动效应从校内辐射到校外,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勇担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

民族院校诞生之时,“普遍而大量培养民族干部”这一独特的职能定位和特殊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学科构建等方面的独特性。目前,已成功转型为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至今,民族院校始终围绕党和国家民族工作需要,培养了数百万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传承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5]。

(一)做到“两个坚持”,保证一个学生都不能偏、不能少、不能散

“一个学生都不能偏”,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标准,不断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保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从而指导各族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和建设民族地区。“一个学生都不能少”,要坚持课业、学业、毕业统一的质量标准。无论课业、学业还是毕业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但这不等于简单粗暴一刀切,而是以统一标准为前提,在教育过程中事先预警、分类引导、跟踪帮扶、精准发力,助力各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成功。“一个学生都不能散”,坚持“四个互嵌”的共同文化遵循。一是坚持学习互嵌。实行混合编班,合理分散各族学生于各学科专业,培养各族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体验。二是坚持生活互嵌。实行分散居住,按照同民族同地域分散的原则分配宿舍。三是坚持师生互嵌。开展师生午餐会、教师工作坊、师生下午茶、创新创业咖啡吧等活动,设立校领导接待日,定期举办开学、期中学生代表座谈会。四是坚持文化互嵌。通过“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画展、民族文化墙校园景观等形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师生心灵深处永驻[6]。

(二)做到“两个坚持”,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

如何实现民族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认知到情感认同再到自觉践行,需要精耕细作。一是要统筹资源,形成合作育人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学生深度认同、自觉践行,仅仅停留于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和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过程,要通过融入社会的实习实践去体验、贯彻和落实。因此,要整合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和协同创新的育人格局,形成方方面面共同关心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二是要通过“课程思政”,开展“滴灌式”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民族院校专业课教育教学当中,通过大学精神、校园文化这些隐性教育平台,潜移默化地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在“精耕细作”中实现“润物无声”,让各民族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于众、固化于魂。三是要创新教育路径,构建多层次宣传传播矩阵。“90 后”“00 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善用网络媒介、喜爱新媒体,积极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创新价值观教育路径,利用新媒体平台、校园网红人物推送正能量宣传,是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途径。

四、找准差距,深挖与国内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深挖与自身初心使命的差距

当前民族院校已成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但是,相比国内国际一流大学,无论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还是科研水平及成果转化等,民族院校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找准“两个差距”,处理好全面与特色这两者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7]一是要尊重规律、全面发展,融入一流高教圈。民族院校首先是高等院校,其次才是民族院校。因此,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用大视野谋划,用世界眼光办学,从高等教育宏观政策、自身院校分类体系定位中寻找机遇、通盘考虑。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政策优势等促进特色学科建设、培养方式的转变[8],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二是要深挖特色、找准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认为,成功大学的特性之一,就是有明确的定位,能与其他大学区分开来[9]。服务民族地区特色,是民族院校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开拓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法宝。民族院校发展要围绕自身优势,全力打造特色和亮点,优化资源配置,努力追求卓越,力求“人优我强”,奋力向特色化纵深发展,将特色发展从一元走向多元。三是要不断探索,寻求突破,找到最佳平衡点。民族院校既要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又要凸显民族教育特色,努力探索和践行“两结合”办学方针,在教育规律、民族工作规律、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这是民族院校的立身之本、制胜之本。

(二)找准“两个差距”,解决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核心问题

当前民族院校的科学研究成果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还很突出,要解决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一是要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能力型人才,做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储备军。要破解民族院校人才培养与民族地区社会需求“两张皮”的现实困境,民族院校应瞄准实际需要,深入调研,做好契合度分析,转变教育观念,促进人才与市场衔接,使其在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巩固全面小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注重应用性研究、针对性研究、专利性研究,做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目前来看,民族院校基础研究成果多,应用研究成果少;一般性研究成果多,针对性研究成果少;非专利性研究成果多,专利性研究成果少,科学研究成果很难转化为民族地区现实生产力。民族院校要顺应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借助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为民族地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

五、狠抓落实,实现创新发展,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院校面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挑战空前。但也面临难得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民族院校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色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民族院校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民族院校全面提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人民和民族地区的能力提供了历史机遇。民族院校须把握形势,主动作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各项障碍,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达到“两个实现”,更新观念,调整布局,抓好“师”“生”两个主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作为办学特色鲜明、育人特色突出的民族院校,要以观念更新为先导,调整学科布局为手段,抓好教学质量为根基,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一是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树立以质图强理念。大学之大,不在校园之大;高校之高,不在楼宇之高,其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其高首先在于品位之高[10]。民族院校首先要更新观念,在思想上从“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二是以调整学科布局为手段,增强学校综合实力。要把学科建设作为民族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抓手和基石,通过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接行业产业需求,科学预测学科发展趋势,不断调整现有学科结构;在不断优化中,逐步形成“瞪羚”专业,“专精特新”学科,优势学科集群,从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固本强优拓新。三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抓好“师”“生”两个主体。以师资建设为抓手,构建学校发展平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能力和价值塑造,教学主体要转变为以学生为本,教学方法要转变为双向互动,培养模式要转变为个性定制,教学场所应更加开放。

(二)达到“两个实现”,刀刃向内,自我革新,抓好“制”“治”两个关键

不断强化管理是办好高水平民族大学、现代化民族大学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刀刃向内,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不断自我革新,推进高校综合治理。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探索,注重学校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相得益彰,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全方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要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民族院校必须要有集群化发展和开放式发展的思维和眼光,在不断吸收、学习、调适中创建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具体来说,遵循“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全方位梳理学校在教学、科研、人事管理以及学生事务、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方面制度规定,整合形成制度库,全过程开展“废、改、立”工作。要多方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制定的制度准确体现党的主张、精准反映师生意愿,立得住、行得通。二是以阳光治理为龙头,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加强阳光治理,推动制度落地见效,防止制度成为“橡皮筋”“稻草人”。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权责运行,做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当分离,完善考核、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新时代,民族院校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牢牢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积极搭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多样化平台,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找准差距,狠抓落实,注重发挥自身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通学科壁垒,对接地区服务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民族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