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君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231)
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价值如下:其一,疏通先进教育资源涌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渠道,为家庭力量、社会力量、政策力量转化为思政教育动能给予支持;其二,在协同育人的基础上营造大思政环境,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延展性及渗透性,使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做到无盲区、无短板、无遗漏,织就严密的思政教育之网,网络之于思政教改有益的资源;其三,通过协同育人为学生检验思政知识学习成果提供良机,使高校思政教育能助力学生解放手脚,在社会实践中健全品格、优化人格、拔高能力,继而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育人目标。基于此,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稳健发展探索协同育人背景下的教育创新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校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队伍协同”属于关键,主要源于教师是制定、推行、改进教育计划的主体,只有教师明晰协同育人的意义才能在思政教育创新中增强协同效应。高校教师要在思政协同教育中肩负责任,聚合校内外力量打造优质教育队伍。例如,高校教师在引领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时,可邀请民间的手艺人来校讲解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传统技艺,如扎染、苗绣、藏银制作工艺等,在学生了解这些文化的同时创造“双师型”课堂,在民间手艺人帮助下调动学生实操积极性,学习传统技艺,运用这些技艺加强创新,使学生能在传承、保护、研究传统文化的同时从中获取养分,助其行为习惯、价值追求、思想观念等方面和谐发展,达到思政教育目的。其中,民间手工艺人与教师共创“双师型”课堂的过程,就是基于队伍协同增强思政教育师资力量的过程。虽然校外力量不可或缺,但高校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则属于“主力军”,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肩负主要责任,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队伍既要理论扎实又要有实践经验,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心态等方面的动态,擅长将思政渗入学生职业规划、社团活动、校园生活、顶岗实训、“双创”等各个环节,确保思政教育坚持理实一体。高校教师在协同育人中还要向下传达思政教育改革政策理念,对校外参与思政教育的主体带来积极影响,确保各方理念先进、战线统一、目标清晰,为在思政教育创新中贡献一份力量奠定基础。除向下传递教育政策理念外,高校教师还需搜集校外教育建议,在企业、家庭、社区及其他主体的监督与支持下探索思政教育之路,一方面保障思政教育队伍团结一心,另一方面发挥校内外教育队伍合并优势互补的积极作用,达到教育队伍协同的高校思政教改目的[1]。
课程协同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中属于核心,可优化课程思政的功能作用,为高校思政“金课”替代“水课”给予支持,通过加强课程协同解决各方思政教育无缝衔接及积极配合的问题。从性质上讲,高校要创建专业课、通识课、思政课并轨的课程体系,在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下将思政渗入高校教育各个环节,依托思政教育共同体增强课程的协同性。从内容上讲,高校要创建融合课程、交叉课程、专题课程并轨的课程体系,强调大思政的引领性及综合性。其中,专题课程着重解决某个或某类思政教育问题,把课程与专题关联在一起,为学生运用思政知识解决专项问题给予支持;交叉课程满足高校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引领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利用信息技术、历史人文、自然科学、专业技术等学科知识予以解决,保障思政课程具有发散性,跨学科打造大思政课程体系;通识课可打破学科壁垒,以学生道德修养、专业素养、个性品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为着力点打造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具生本性、融合性、全面性,继而创造大思政课程体系。从形式上讲,高校要创建活动课程、讲坛课程、学科课程并轨的课程体系,使大思政教育活动更为多元,以免思政课程形式僵化,还可增强相关课程的参与性、实践性及多样性,达到“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相互转化的课程体系创建目的。从对象上讲,高校要创建学历课程、年级课程、共同课程并轨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的纵向衔接及横向贯通,既要保障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又要考虑社会对优质人才提出的各类要求,如敬业、爱国、诚信、守法等,使学生能在该课程体系中持续健全人格、不断增强能力、深入优化“三观”,保障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学生成长保持同步,继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质量[2]。
因为协同育人打破高校思政教育疆界,所以在引入校外力量支持思政教改时会有步调不统一、想法有矛盾、认知不一致的风险,这将阻滞高校思政教育协同与创新,这就需要在累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经验的前提下注重制度协同,为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提供前提条件,在各方参与思政教改之前理顺思路、制定计划、明确目的,使高校思政教育协同与创新实践能事半功倍。为避免基于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制度存在空泛及形式化严重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提升顶层设计水平:一是将立德树人摆在制度协同统领地位,凸显立德树人在思政教育创新中的重要性,保障立德树人能贯穿思政协同教育创新全局,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行动指南,为配套制度的建设奠定基调,使教育制度更具规范化及可行性;二是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集成与革新,突出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地位,为各制度协同提供支点,在教学管理协同的前提下增强思政教育协同效应。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制度集成的过程中要剔除重复、过时、低效、无所指的内容,使高校思政教育制度更为凝练、健全、可行,解决思政教育分散化及碎片化的问题,规避制度互相影响的消极现象,继而为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助力;三是提高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制度的常态化及制度化,将协同育人上升到实践层面,一方面指导展开思政协同教育工作,另一方面累积基于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创新经验,反观制度缺陷并予以补全,疏通思政协同教育创新实践“最后一公里”,使协同育人得以具化于行,在制度指引下从“刚性”层面着手推动高校思政协同教育活动规范发展,加之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及管理等机制的联动,有效提升基于制度协同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水平[3]。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为谁育人”“如何育人”“培养怎样的人”等根本问题,助推高校肩负人才培育重担,在办学治校中传承教育文化并探索创新之路,在资源聚合、政策指导、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协同效应,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水平。理念协同是多方力量汇聚一起并共同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为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予以分析:一是洞悉育人趋势,紧抓时代脉搏,把握教改良机,高校党委需“以不变应万变”,坚定思政教育改革立场不动摇,在教育创新中突出思政教育“生命线”“传家宝”的重要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指引下推动教育活动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明确任务、分析问题、评估成果、判断形势,进一步增强党委领导,并做好统筹规划、任务分解、过程监督、以评促改等各项工作,使高校新时代思政教育理念能深入协同育人各个环节;二是在共同的教育追求指引下融合诸多元素增强思政理念的协同性,以“校企合作”为例,企业与高校签订协同育人合作条约,一方面提出育人意见,另一方面提供与人帮助,在此过程中依托企业文化、岗位制度、品牌形象、发展战略助力高校学生遵纪守法、肩负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优化道德修养,达到双方协同完成思政教育创新实践任务的目的,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元素与企业元素能融合在一起。除在教育活动中强调各类元素融合外,还要拓宽元素融合育人的领域,在美育、管理、心理、实践、科研、课程、资助等领域中的元素融合的基础上加强思政教育创新全局部署,进一步为协同育人提供体系支撑性保障条件,引领高校探索基于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创新出路,在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科研育人等活动中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三是整合内外资源,扩宽育人渠道,深入协同育人,使高校思政协同教育创新能融于日常、植入思想、加强实践,为校政、家校、校地及校企积极合作给予支持,为“双创”项目孵化及高级人才培育助力,同时在精准扶贫、乡村建设等国家政策支撑下引领高校学生在社会建设一线贡献一份力量,有效理解国家政策、方针、道路的科学性,继而增强其“四个自信”,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目标。
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是固有育人经验的固化及凝练,亦是先进育人思想及教育方法的宣传推荐、寻本溯源的倒逼机制,鞭策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勇往直前,不仅要将教育模式创新看作一种成果,还要将相关模式看作一种方法,助推高校思政教育渠道持续拓宽,为新理念、新内容、新制度的引入提供条件。例如,高校为引领学生厚植爱国情感,可在“十一”国庆节即将来临的大背景下组织开展“主题文化宣传周”活动,在“十一”国庆节到来之前的一周利用板报、校内广播、高校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宣传爱国思想,鼓励学生踊跃投稿,用诗词、散文、访谈等方式抒发爱国之情,还可在校内开展爱国主题电影展播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表演舞蹈、舞台剧、小品、诗朗诵等方式参与活动并表达爱国情怀,高校还可组织优秀文娱活动“走出去”,到敬老院、孤儿院慰问演出,同时可组织高校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底蕴浓厚的景区、文化馆、博物馆,继而将校外的思政教育力量引入校内,通过社会实践创新高校基于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形式,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协作能力、创造力、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继而使高校思政教育更有意义。在开展“主题文化宣传周”活动时,高校还可与学生的专业关联在一起,例如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可用民族服饰元素设计服装并进行走秀表演,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组织开展文旅宣传策划竞赛,将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关联在一起,使思政协同育人效果得以优化。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应具有科学性、生本性及教育性,不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变化与内容上的革新,要从本质上发挥德育作用并突出协同育人的价值[4]。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要坚持协同育人,为增强协同效应需打造优质的教育队伍,创建多维立体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在教育制度协同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参与思政教育的各方能理念协同,为共同完成教育目标奠定基础,高校还需做到创新协同,使思政教育渠道得以更宽,助力新内容、新制度、新理念协同育人,继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