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银霞
在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在不断推陈出新。新时期电视编辑记者职业化发展和专业化提升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只有个人具备市场和行业所需要的长项,才能为新闻行业的发展作出相应贡献。当前格局下,电视新闻工作者面临着诸多挑战,这是全新的时代,也是个人的时代,编辑记者应从自身做起,提升业务水平,转变思想意识,有效促进传统电视媒体稳步发展。
1.难辨真假新闻。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交互的普遍性和开放性,个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编辑难度降低,互联网时代充斥着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断章取义、标题党、偷换概念、没有事实证据等情况不断出现,电视编辑记者要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必须具备辨别真实新闻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
2.难以保证独家访谈。自媒体和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使得很多人通过互联网平台挖掘和传播新闻,传统媒体行业中独家新闻竞争力较大。当下独家访谈工作难度较大。编辑记者要进行有效采访,争取最快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率先发布。
3.新闻选题容易重复。作为官方性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其行业标准与个人、小团队运营的新媒体不同,要顾及新闻本身、舆论影响、节目效果以及观众需求,选题必须与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相符,这就使得很多电视编辑记者的选题出现重复。
1.强化精神文化输出,重视思想价值对观众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平台创设了全新的社交模式,各式各样的文化和精神输出使得人们受到多种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内容创作很容易被多方解读,很多节目仅仅是表现形式或选题就会引起大众争议。所以编辑记者在创作节目时要为结果负责,在标题、内容结构、图文结合处理、排版方式、思想引导手段上,要多考虑受众实际所需。要在制作节目的时候,就考虑到内容在不同渠道传播中的需求。自身要肩负起新媒体平台的编辑传播责任,做好排版设计,多学习其他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排版特点与优势。把握新闻节目特点,强化对观众的正向文化精神输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2.多方面提升新媒体编辑技能。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不断转变,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信息化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下电视节目专业、高效、可视化的重要手段,要想扩大受众群体,编辑记者要确保综合素质过硬,利用文章切割、新闻要素提炼、图表、图片等表现手法呈现,并在分析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做相关新闻链接,提高关联性。举例来说,楼市、菜价、肉价等民生新闻,题材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受受众关注,但新闻本身数据量比较大,对那些对于数据不敏感的人来说,可能读完全文后也一头雾水,所以可以通过制图的形式,将其转化为清晰直观的信息,这就考察编辑记者的分析能力、数据整合功力。新时代的编辑记者不仅要具备编导意识,还要有策划意识和创新意识。
3.注重受众的潜在需求。电视编辑记者要重视新闻信息接收者的观看感受,重视其需求。每个人获取新闻信息的感受是有差异的,有的是由于内心层面的焦虑不安,因此需要观看节目来安抚焦躁的情绪;有的是热爱生活,有丰富的娱乐爱好;有的是闲暇时间随意打开电视。编辑记者要注重观众的潜在需求。当下很多传统媒体转型创新,与新媒体融合,在编辑中就要考虑到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比如开发新闻软件APP。
1.学会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上网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的新闻。这就要求新闻报道更加新颖、真实。互联网中丰富的互联网信息,是新闻工作者最大的信息资源库。新闻记者需要熟练使用互联网,借助大数据这一强大功能,快速搜索到所需的某一方面新闻背景和新闻资源,用音频、视频、图文的方式使新闻报道更丰富,以吸引更多受众。
2.利用互联网,做好采访准备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真假新闻更加难以辨别。这要求在新闻采访、报道之前,要对事件有详细的了解并进行相应调查。从网络上查找采访地区的环境情况和风土人情,在实地采访前,建立相应的知识储备,便于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3.利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互联网采访。如今,可以利用先进的视频音频技术,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当事人和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利用互联网的通信工具,及时对当事人进行采访,不仅能提高报道的速度,更能使受众身临其境,有现场感。
4.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互联网时代,视频、音频、图文要全具备。而这不是运用越多媒体手段越好,关键是能否做到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这就要求记者学会现场观察,运用手中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手机等及时对现场进行记录。
总而言之,电视编辑记者作为新闻媒体人,其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技能息息相关。但是时代在发展,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融入,使得电视编辑记者在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适应工作模式和内容的转变,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学习掌握新技能,推动传统电视媒体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