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咛,徐明举,利凯,田勇,张瑞华,徐彤*
(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2021年第二季度,河北省处于春、夏季节更替,气温变化相对较大,尤其今年沙尘天气相对较多,对河北省肉鸡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导致一些条件性疾病发生相对较多,但没有重大疫情发生。肉鸡疫病防控岗位专家团队为了掌握河北省肉鸡疫病流行规律,在承德、张家口、保定、唐山、秦皇岛、沧州以及邯郸等主要肉鸡饲养市县进行调查、病料取样、实验室诊断,基本了解有关肉鸡疾病的现状及规律。监测发现H9N2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管炎和腺病毒和大肠杆菌病为规模化鸡场常发疫病。现将2021年第二季度肉鸡疫病发病特点总结如下:
2021年4~6月份,禽流感H9发病率还处于较高态势,成为引起肉鸡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我们从省内不同规模10余家肉鸡养殖场采取呼吸道栓塞病料42份,经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主要是H9N2亚型病毒株引起。由于H9N2亚型流感在部分养殖场持续存在,导致免疫抑制甚至发生呼吸道栓塞,因此H9N2亚型病毒作为呼吸道栓塞的主要病原,依然是危害肉鸡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之一,因此需要重视H9N2流感病毒变异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合理进行免疫,同时,根据其发展规律制定适合本场的可操作的具体的生物安全措施十分必要。
2021年年初,国际和国内部分蛋肉鸡出现其他亚型流感发生,甚至出现H5亚型流感疫情,因此对于H5、H7亚型流感仍需要引起重视,尽管目前没有检测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但由于疫苗免疫压力以及禽流感病毒易于变异的特点仍需时刻关注流行毒株及疫苗的更新情况。需要提醒加强对H5、H7亚型流感的防控也十分必要
随着养殖场规模的加大,生物安全的缺失,不完全免疫状态将在各大规模化养殖场中存在,因此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抗体水平不高,甚至免疫失败占有一定比例。此外,商品肉鸡除新城疫外,其他疾病基本上在首日龄进行一次免疫,由于此时雏鸡免疫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加之抗体产生规律等原因,免疫后抗体水平相对较低,对于病毒感染产生保护作用相对较小。鉴于上述原因,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免疫计划、筛选疫苗和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成为必然选择。
2021年4~6份商品肉鸡中传染性支气管炎和腺病毒感染发生呈一定上升趋势;对于肉种鸡应多关注由传染性支气管炎、腺病毒、流感以及鸡白痢和白血病的防控。腺病毒引起商品肉鸡的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等导致的危害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选择有效的疫苗防控,建议肉鸡1日龄增加腺病毒免疫,采用新-流-法-腺四联疫苗免疫。
由于饲料禁抗和气候的影响,第二季度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感染处于高发状态,尤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此外随着耐药菌株的越来越多,细菌性疾病仍是这一阶段家禽因病致死或继发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在引起呼吸道栓塞病例检测过程中均分离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尤其在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发生较多,需进一步加强环境控制和生物安全措施。
本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受发病日龄、继发和并发感染、应激等多种因素影响,成鸡感染时,多呈隐性经过。针对商品肉鸡养殖场,做好环境控制的同时,可使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对于污染严重区域,可使用商品疫苗进行早期免疫,在野毒感染之前建立良好的免疫力,避免野毒在鸡群中进行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疾病既有单独感染发生,但多数为混合感染,也就是H9N2与传染性支气管炎、腺病毒以及大肠杆菌病等,这种趋势一直为商品肉鸡疫病发生的常态,需要引起广泛关注。另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及传染性喉气管炎也不容忽视。
2.1 禽流感仍将是威胁河北省肉鸡养殖的重要疫病,在做好高致病禽流感免疫防控的同时,商品肉鸡中尤其是H9N2感染会持续存在。由于目前商品肉鸡养殖处于效益不佳的相对低谷期,部分养殖场对于管理措施,尤其生物安全出现松懈,今后一段时间H9N2亚型为主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仍然是危害肉鸡健康养殖的重点疾病。
2.2 腺病毒感染也是潜在流行发生重点疾病之一,进入四月份以来,不同区域内腺病毒引起的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明显增多。此外,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一些肉鸡场还将呈偶发状态。
2.3 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等仍是影响肉鸡健康养殖的细菌性疾病。
2.4 鉴于气候变化、温差应激等因素影响H9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以及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导致的肉鸡支气管栓塞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有可能增加。
2.5 进入第三季度由于气候升高,霉菌性感染引起的腺肌胃炎、梭菌性肠炎及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将会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