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全民健身,旨在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在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初中体育项目中,短跑可以锻炼学生的顽强意志和运动爆发力,一直受到体育教师的青睐。在短跑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短跑技能训练,保障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教师要采取正确的训练策略。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都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身体机能逐渐提升,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等都在不断成熟。
1 重视短跑规范讲解,全面认识短跑项目
短跑是一种重要的田径竞赛项目,其历史悠久,已经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上的重要比赛项目。短跑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还要有较好的身体爆发力,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学生实施短跑训练,可以让学生提升体育综合素养,促进肌肉力量形成,完善学生骨骼、关节发育。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短跑训练,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实施短跑体能练习,不断促进学生短跑水平提升。体育课上,教师在开展短跑训练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短跑项目的有关规范、比赛规则等,让学生对短跑运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奠定学生学习短跑的理论基础,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开展体育训练。
例如,在体育课上,由于一些学生跑步能力较差,平常又缺乏体育运动,在面对短跑运动时,很容易产生消极态度。为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看待短跑运动,就要在正是授课之前向学生讲解短跑的起源、短跑运动的国际化过程、短跑比赛的国际化规则、短跑的技巧等,让学生从心理上克服对跑步的恐惧,利用正确的态度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短跑的分类。“同学们,在进行短跑训练过程中,大家要先了解短跑的基本情況。我们常说的短跑有50米、60米、100米、200米等,短跑运动是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在田径赛道上完成规定的距离的过程。这个运动可以充分的发挥我们身体的极限速度,可以训练我们自身的意志力和爆发力,提高我们的体育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普及国际规范化的比赛规则,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为短跑训练奠定基础。
2 加强学生力量速度训练,提高学生爆发力
短跑运动项目对于学生的身体力量和速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平常的短跑训练中要加强学生肢体力量、爆发力训练,让学生快速提升短跑能力。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状态的基础下制定训练计划,防止训练过程中出现意外,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实际的训练中,注重学生的训练的规范性,监督指导学生的体能训练过程,提高课堂的训练效率。
例如,为了训练学生的肢体力量和速度,教师可以开展分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的加大训练强度,让学生的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首先,第一组的训练项目是双腿离地跳。在开始之前,为了防止学生受伤,教师可以先带学生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活动手腕、脚踝,拉伸胳膊和双腿等。在正式训练开始后,教师发布号令“开始”后,学生原地双腿离地跳高,尽可能让身体纵向升高,落地后,间隔一两秒,教师再次发布“跳”的口令,学生再次进行纵向跳。这样重复几次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后再进行第二组训练。第二组的训练主要训练项目是深蹲,让学生感受大腿和臀部肌肉的力量,逐步提升学生的肌肉力量。通过合理的规划,让学生按组进行训练,可以让训练过程更加多样化。
3 注重学生训练后放松,促进学生身心恢复
短跑项目是一项无氧运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小腿会产生乳酸,因此很多学生在训练完后会感觉小腿酸痛,身体劳累,导致精神状态比较疲惫。这些虽然都是短跑运动后的正常现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初中学生的身心发育都还不成熟,教师要关注学生训练后的身心状态,对学生的进行有效的身体放松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快速恢复身体。
例如,在短跑训练完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呼吸放松运动和拉伸运动。在运动后,让学生间隔一定的距离站好,教师可以用音响播放放松身心的音乐,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身体,在音乐的熏陶下放松紧绷的情绪。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拉伸小腿肌肉,缓解小腿肌肉酸胀的情况。通过身体舒展运动和肌肉拉伸运动,可以让学生快速的缓解疲劳状态,放松身心,快速的恢复身体状态,以饱满的精神进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
4 总结
总的来说,短跑运动可以训练学生的身体运动速度、爆发力和肌肉力量,对于学生的体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状态来安排训练过程,因材施教,让课堂训练发挥最大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