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与发展探究

2021-11-27 03:11:01高维程
当代体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拳法螳螂传统武术

高维程

螳螂拳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时期,是一种长短兼备、勇猛快速的象形拳术,不仅是国家体育总局纳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而且还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将螳螂拳纳入体育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 螳螂拳的文化特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其最初虽然是一种斗争的方式,但是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受本土文化的熏陶,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1.1刚健有为的精神

螳螂拳的创始人是王朗,他在习武的过程中观察到螳螂虽然是一种弱小的昆虫,但是在与鸟、蛇等动物搏斗的时候却丝毫不退缩,通过快速有力的双臂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斗争的胜利,在长期研究螳螂的习性之后编出此拳法。螳螂勇于同强大的对手抗衡,这种博弈精神是螳螂拳学习者所推崇的,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刚健精神的一部分。

1.2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是個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练习螳螂拳的时候,练习者将自己想象成螳螂在与敌人进行斗争,并通过身体行为将拳法展现出来,不断探索人与螳螂、螳螂与拳法、拳法与人合一的状态。螳螂拳是在探讨人与螳螂之道相通之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1.3直觉体悟的思维

直觉体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容之一,螳螂拳是由螳螂创编而来的一种拳种,形象与内容都与螳螂密切相关。通过直观感知,就可以掌握螳螂拳的形,但若想要掌握精髓,就必须对螳螂拳的“意”加以反复钻研。

2 螳螂拳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2.1教学内容的偏差

中国武术拳种的种类繁多,由于编写者的不同,体育教材在内容上会出现较大的偏差,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之对螳螂拳的宣传不到位,学生很难领略到这一拳种的魅力所在,螳螂拳在体育教学中的前景并不乐观。基于此,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要增强系统性,对内容进行筛选,注重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确保螳螂拳能够被学生真正认可并自觉的加以传承。

2.2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的水平是影响螳螂拳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专业的武术教练一般都集中在体育院校以及专业的武术队,普通的体育教师很难开展螳螂拳的教学。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邀请那些专业的人员来学校进行代课,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螳螂拳,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体育院校以及武术馆参观,让学生切实感受螳螂拳的魅力,在练习螳螂拳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国武术勇敢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

2.3课程设置有待更新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都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压缩体育课的课时,有些学校虽然保障了体育课的开设,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却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在身体素质提高、技能培养上的作用,学校应当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进行革新,将螳螂拳这类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能够成为中国武术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3 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发展螳螂拳的具体举措

3.1注重体育课堂,通过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形式发展螳螂拳

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如果想要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发展螳螂拳,就必须注重体育课堂的开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一方面,学校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对螳螂拳的内容进行筛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在充分掌握螳螂拳的基础上,对授课方式进行革新,从而使螳螂拳能够真正在学生中传承下去。课间操、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的组成部分,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在其中融入螳螂拳文化,不仅能强健学生的体魄,而且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3.2因地制宜,开发校本教材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层面的竞争呈现日益激烈的趋势,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如果想要在这种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就必须不断挖掘本国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就体育教学来说,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要从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发展出发,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相比于国家统编教材,校本教材是在充分结合地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编写的,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弥补了国家教材的不足。螳螂拳发源于山东省烟台市,作为一种特色拳种,将其作为一种校本教材,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使体育教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为螳螂拳这一传统拳种提供生存的空间,避免其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3.3优化课程设置,健全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拳法,螳螂拳对于学生协调能力、反应能力的提高而言大有裨益,应当在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但是,由于“分数决定一切”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排斥参与体育活动,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还要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多设置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除此以外,还要对现有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在评价学生学习螳螂拳的效果时,应从多个维度进行考核,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为重要目的。

学校在进行螳螂拳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为螳螂拳提供发展的深厚土壤。螳螂拳是一种传统武术,其传承与发展依赖于学生对武术能否产生兴趣,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螳螂拳的学习,不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以良好的身体素质面对生活与学习种的种种困难,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从中认识到传功传统武术的魅力,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单位;崂山区晓望小学)

猜你喜欢
拳法螳螂传统武术
第十四届全运会空手道资格赛(第一站)男子组手
——67公斤级拳法技术趋势分析
传统武术怎么了?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2:10
螳螂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狗拳非遗难寻传
螳螂
螳螂
猜拳
少年文摘(2016年4期)2016-08-13 17:34:22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