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亚辰
要想让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获得较好的竞技能力,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就一定要对他们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在这一个过程中,还应该注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只要具备天赋,且各方面条件都适合从事举重的运动员,他们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文章基于此点,对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科学的选材与科学的训练是提高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技能素养的关键。运动员技能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严格刻苦的训练才能够实现。所以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必须长期坚持,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举重的兴趣,促使各方面的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突破极限,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因素
1.1 运动员自身条件因素
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其本质的目的是要选择最适合从事这一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换言之,天赋是很重要的,而天赋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所以遗传是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因素。此外,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身高、臂长、体重、年龄等自身条件都能够影响选材结果。
1.2 运动员身体指标因素
由于举重运动项目的比赛是根据不同级别来进行的,所以它对运动员的身体指标具有较高的要求。针对一些轻量级别的举重项目,就必须选择一些身高较矮、体重较轻的运动员。而针对一些大级别的举重项目,就需要一些身高高、体重重的运动员。所以说,运动员的身体指标对选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材过程中,不仅要对青少年自身的身材比例进行考虑,还会观察运动员父母的身材比例及身体状况。综合以上因素,才能够综合地考虑运动员是否能够从事举重项目。
1.3 运动员身体素质因素
举重项目是一个力量型的项目,首先在选材的时候,会综合考量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会结合他们肌肉发展的状况来分析他们是否适合这种项目的训练;其次,在选材的时候,还会综合考量举重运动员的爆发力以及运动速度。在举重过程中,需要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爆发出自身肌肉的最大潜能。在将杠铃举起的一瞬间,以最快的速度完善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比赛效果;最后,它对举重运动员关节的柔韧性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运动员在瞬间爆发自身肌肉潜力举起杠铃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够相协调发展,避免受到损伤。
1.4 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
如果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技能水平是持平的,那么确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就在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关乎一些国家级的比赛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在比赛过程中,紧张是难免的,但是在紧张的同时也应该具备清晰的判断力,能够根据比赛形式进行分析,合理地调节自身技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和爆发力,最终才能够获得比赛的胜利。
2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科学培养的对策
2.1 科学制定训练体系,分阶段展开举重训练
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他们开始训练的年龄基本上是处于10到12岁之间。所以,在这一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就一定要注重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要让他们的良好身体素质支撑他们展开多元化的举重运动活动,促使自身的能力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训练员也应该让举重运动员掌握一些举重技巧,负荷训练要采取平稳上升的模式,逐渐积累他们的负荷量。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训练遵循青少年运动员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13岁到17岁之间,训练员就应该加强他们的负荷强度,要增加他们的训练量。这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稳步发展的专项力量。要用一些有节奏的、较快的速度,推动他们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18岁之后,青少年运动员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在这一个阶段,训练员就应该不断引导运动员冲击自身的生理极限,最大程度地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不断地加强训练的强度和密度,促使运动员能够不断突破自己,实现最后的成功。
2.2 全面身体训练和竞技专门化训练要并重而行
在实际锻炼的过程中,训练员一定要注重对运动员的全面身体训练和竞技专门化训练,这一训练过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不强大的话,那么他们是没办法展开高强度训练的。所以在对青少年运动员展开训练的时候,训练员不仅要注重对他们举重运动技能的培训和强化,还应该注重他们全面身体素质的提高。在10-12岁期间,训练员对运动员身体的训练和举重技能的训练应该以8:2的比例进行展开;在13-17岁之间,二者之间的比例应该为5:5,在18岁以后,训练员就應该开始强调技能,不断调整运动员的负荷水平,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掌握较高的运动技能,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坦然面对一切运动比赛。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中,越来越多人爱上了体育竞技类项目。举重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坚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训练员应该制定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案,要结合选材因素,不断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养,提高运动效能,让他们有更加精彩的运动人生!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平阴县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