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训练在蛙泳教学训练中的作用探究

2021-11-27 02:59:49王锦解晓政
当代体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蛙泳表象实验班

王锦 解晓政

表象训练在蛙泳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表现训练可帮助学生形成动作概念,提高蛙泳学习效率、改善动作要领、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同时对表象训练应用在蛙泳教学中的理论性进行探究,以期为蛙泳教学提供优化和针对性的方法依据。

游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生存技能。如今,游泳已发展成为一项以健身、理疗、竞技为一体的时尚热潮运动,所以游泳教学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在高校游泳教学中,它不仅是一项运动技能,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是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不二之选。然而,当前高校的体育游泳教学未能就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需求形成系统有效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学生的整体游泳技能尚且较低,制约了游泳这项体育运动的全面推广。

表象训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也被称作为“想象训练”,它是心理训练的一种方法。通过借助关键词、暗示语或是录音、视频等指导方法,以唤起训练者的运动表象,从而指导训练者通过运动表象进行动作回顾和重复修正,促进其运动技能的形成。表象训练更为强调以心理层面出发支配中枢神经系统开展活动,强化图示操作,促使训练者的运动动作更为成熟,形成潜意识自动生成的动作效果。这一训练法有效发挥出人的心理对身体运动的调节支配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普受推广,并在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的教学中取得了进展成果,然而在游泳教学中针对表象训练法的应用研究还较为欠缺。与其他体育项目对比而言,高校游泳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鉴于运动场地、器材的因素影响,游泳教学通常都还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表象训练法的应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就表象训练在蛙泳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作用开展研究,希望可提升高校游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校游泳课的75名学生,他们均为蛙泳初学者,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个游泳学习班,实验班和对照班各一个,其中实验班38人,对照班37人。

1.2 研究方法

利用教学实验法与统计分析法对比法,将实验教学所收集数据录入电脑应用SPSS统计处理软件予以对比研究分析。实验为期5周,教学课时为20课时,教学主要内容为蛙泳运动技能,两个班的教学进度、考核指标、教学场地和环境等都统一。实验班应用运动表象训练法实施蛙泳教学,而对照班则全程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

2 教学设计过程

2.1 表象训练在蛙泳教学训练中的具体应用

借助表象训练法开展蛙泳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觉的、通过行为动机而激发的运动系统,在反复训练下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生成,使之成为蛙泳技能动作。运动表象所促成的训练环节是训练者针对动作开展有意识的、系统性思维和分析。比如,让学生用大脑去想象如何去完成一组完整的蛙泳动作:先蹬腿一次、再划臂一次、接着换气一次,手臂和腿交替配合推动身体向前游动。当学生能将具体动作想象达到生动表象之后,身体中参与想象活动的肌肉神经则会产生微小的行为冲动,这就是表象训练的一个重要反映效果。由此可知,表象训练就是通过对身体要完成的动作进行思维想象,这种体验获得感来源于自身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促使自身将动作在实施过程中得以巩固熟练,以此形成蛙泳运动技能。

2.2 表象训练在蛙泳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通过实验研究可知,表象训练的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运动表象的形成。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强化蛙泳动作的概念,在教师讲授、演练示范、视频录像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有价值的运动表象。首先,教师可让学生观看蛙泳示范动作的微视频,或者教师亲自进行水中示范,在示范的同时教师要以通俗易理解的语言对动作加以阐述,促使学生可对蛙泳动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在学生大脑潜意识中能够形成对蛙泳动作的视觉表象。接着,教师再来指导学生进行水上实践,逐一分解蛙泳动作,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反复的动作练习一边记忆动作口诀,帮助学生从记忆中挖掘视觉表象,在边做边想的过程中领悟蛙泳动作的要领,掌握正确的蛙泳概念,最终形成蛙泳动作的动觉表象。待学生将蛙泳概念、视觉与动觉表象都吸收之后,教师再来引导学生以口诀来记忆动作步骤,回忆示范动作,促使正确的动作表象从脑海中得以重复的出现;然后再来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将“想到的”与“要做的”关联起来,将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相互结合,从而形成蛙泳动作表象。在学生反复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旁进行监督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相互帮助、交流学习,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每个动作要领,提高蛙泳技能。

3 结果及分析

在实验开始前,两个学习班都是蛙泳初学者并无明显差异,在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评价考核。从蛙泳技能与时速两方面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实验班的蛙泳技能掌握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班。(表一和表二:实验班与对照班蛙泳评价考核对比)

从上表数据中可知:不管是技能还是速度层面的考核,实验班的总体成绩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班(技能评分:T=7.8,P<0.001;计时评分:T=6.8,P<0.001);同时,实验班成绩标准差SD均比对照班的值小,这表明实验班比对照班的个体差异要小一些,证明实验班在接受系统化表象训练之后,学生的蛙泳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且学员之间的差距不大;然而对照班学生通过传统游泳教学之后,其蛙泳动作技能的提升程度并不高,且学员之间的差距明显。通过研究证明:在蛙泳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法,实验班的蛙泳技能和成绩要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班。

4 结论及建议

由于实验实践较为紧促,教学实践操作還存在不足,但从实验成绩对比,我们得出表象训练在蛙泳教学中的应用作用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学生在蛙泳训练中快速形成动作记忆,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蛙泳动作要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针对语言理解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好的学生,表象训练不但能帮助他们促进蛙泳技能的快速生成,还有利于他们提升智力的发展,提高他们对运动知识的认知结构。

(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度。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并制约学生产生良好的运动兴趣和热情,这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环境场地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能、学习能力、心理素养等直观因素。通过在蛙泳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学生可积极回顾记忆动作,修正大脑储存的运动表象,主动发挥对动作的认知意识来对身体动作进行调节支配,让学生在训练中获得良好的运动技巧,以此体验到运动过程的乐趣。

(3)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借助表象训练教学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蛙泳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并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而并非是被动化为学生灌输知识。在表象训练教学中,学生必须要先掌握正确的动作形象,以便在脑海中形成视觉表象之后,再来以实践训练将其所学转化为动作表象,在此过程中能够最大化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研究表明,表象训练有效利用了心理训练这一手法,它更适合在年龄和智力成熟的大龄学员中应用,不但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运动知识和技能,达到良好的蛙泳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减少焦虑顾忌、建立学习自信,与传统运动教学方法相比,它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运动思维,帮助他们提高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掌握运动技能和诀窍,从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

猜你喜欢
蛙泳表象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11-27 08:05:59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08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