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玲
为了进一步落实体育新课标,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缩小农村与城市体育课堂教学的差距,着力提升农村小学生体育教学的质量对我国整个体育教育工作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但是,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體育场地教学器材资源的匮乏,专业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足,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互动方式缺乏创新等各种问题都影响着新课改的推广进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制定合理的措施。
体育科学教育能增强学生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思维水平,学生在运动中能够培养体育精神,实现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的师资力量、设备场地、资金器材以及教育观念的问题也制约着农村体育课堂的发展。
1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观念有待更新,教学方式单一
素质教育视域下,学校应该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视体育教育工作。但是,不少农村家长和师生没有全面认识到体育学习对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体育是次要学科,被其他学科占用的情况屡有发生,体育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知识、技术的教学,认为学生的体育成绩好就代表体育教学效果好,这种错误的观念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成果。体育教师重视训练结果,而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忽略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学方式缺乏创意,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打击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这都影响着农村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农村体育教师身兼数职,一个人组织几个班同时进行体育活动,分散了自身的精力和时间,让部分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体育指导。
1.2 体育课堂基础设置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体育运动场地不够大,体育运动器材不足,体育经费紧张等各种问题,农村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基础设施硬件达不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紧张造成的。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体育设施无法得到定期的维护和更新,很多体育器材破损严重仍然在使用,这就增加了体育活动的风险。由于教育器材的匮乏,新课改中要求的体操锻炼,国家民族体育训练,各种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就不能如期开展,再加上体育教师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创造性的开发特色体育课程,挖掘农村教育资源自制体育器材,也就无法完成相应的体育教育目标。
2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优化措施
2.1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体育教学重视度
各教育部门要结合各地农村小学体育课堂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加大对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农村体育教学宣传工作,从学生、教师、家长观念上进行转变,提升终身锻炼的运动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运动氛围,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硬件水平,提升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另外,农村小学要强化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管理力度,保证学校的体育工作有序正常的开展,保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考核力度,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各种有效的体育教育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
2.2 趣味教学,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农村小学生们有着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体育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实际学情,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多元化教学,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体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教学优势,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结合音乐学科、舞蹈学科、历史学科等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配上美妙的旋律让学生进行放松运动,给学生讲述体育运动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创编趣味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充满创意性的体育活动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热爱游戏、比赛、表演等活动,渴望的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鼓励,体育教师依据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娱乐性的体育比赛活动,创新性的引入民间游戏活动,让学生们尝试过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运动氛围。体育教师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种体育器材还能发展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体育运动器材。
3 结语
农村体育教学中,学校要结合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自制各种体育器材弥补体育器材的不足。体育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开展各种趣味体育活动,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开展分层教学的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态,让健康第一的观念深植内心。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