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不断推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成了当下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才能够搞好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是当下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低年级计算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予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关联,通过不断的实践感知教学的真正意义。如今,计算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比明显,其旨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传统的计算教学通常非常枯燥,教师在授课时也将重心放在了算法方面,致使学生的计算水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呢?
二、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点,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识。
(一)通过问题设定,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挑战。教师首先可对学生做出引导,让学生将算法与生活相结合,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对算法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计算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在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减法时,教师可以引出问题:小王有30元,想在文具店买一支钢笔,售价是18元,请问根据这一情境可以提出哪些数学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以有多种,比如“小王在买完钢笔以后余额还有多少?”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教学情境与生活相关联,让学生很愿意去思考和探索。
(二)通过故事情境设定,让学生积极参与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新奇有趣的事情非常关注,教师在设定教学方案和内容时可以找到将其变成故事情节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动画片人物为例:喜洋洋买了一些苹果,准备给懒洋洋、美羊羊、沸羊羊每人3个,懒羊羊吃了1个、美羊羊吃了1个,沸羊羊一人就吃了2个,请猜想一下,这几位小羊分别还剩下几个苹果呢?通过这种设定故事情境的方式引出数学知识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不但能够对学生予以引导,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从故事情境中获取到信息。
(三)通过手脑并用形式,让学生学会计算
数学知识很抽象,低年级小學生学习和理解时会相对困难,教师在授课时可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不断地实践掌握计算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木棒等工具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算理。比如在学习30-8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3捆小木棒,每捆中含有10根,提问:如果想要拿走8根,应该怎么操作呢?有些学生则会拆开其中的1捆,从中拿出8根,这样就可以直观地发现剩余22根。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个位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在十位处退一,然后在个位处加十后减去,通过将抽象转换成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通过分析和比较,在多种形式中找到最优选项
当低年级学生对算法有了一些认知和了解以后,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首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算法着手,通过比较的形式找到各种算法的相同以及不同之处,找到学生共识且有意义的方式不断地加强训练,将算法不断地进行优化。例如在学习一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教师给出算式8+18,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找到以下算法:第一种,先把18凑成整数20,再计算20+6=26;第二种,先把8凑成整数10,再计算10+16=26;第三种,先计算出8+8=16,再计算16+10=26;第四种,从18之后依次数数直到8个,得到结果26。这种不断交流和总结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个算式有多种算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对学生给出的算法,教师要予以肯定和补充,通过不断优化和改变,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案和方法,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依据,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其能够对抽象思维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喜欢上计算,从而使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