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雨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无法把科学的原理呈现在课堂中。由于教师授课以板书讲授为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下多媒体技术发展完善,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借助声光电效果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受到科学的熏陶,加深学生对科学原理的认识。本文从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入手,说明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分析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达尔文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 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教育发展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有多种功能,能有力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演示实验过程,播放科学宣传片,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操作。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演示实验,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科学素养。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其抽象思维的发展。运用多媒体, 指导学生操作, 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多媒体教学的可视性,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学生兴趣更加浓厚,学生可以在细节上感受科学的变化,进而开发和发散自身的思维。
一、多媒体应用的问题和意义
科学是探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一门自然学科。现阶段,小学科学已经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但是从调查结果和教学效果这两个方面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校对科学课程并不重视;其次,教师对科学课不会投入太多精力;最后,由于教师知识面的狭窄,多媒体的应用多停留在浅层面上,无法深入展示科学的奥秘。而多媒体运用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黑板上无法展示的图片和视频,更直观地呈现出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就能集中课堂注意力,更快地归纳和理解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新颖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是学生知识的来源。课堂教学模式决定着学生吸收和接纳知识的效率。科学,以实验为主,在实验中常常会蕴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很难发现细节中的科学原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反复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运用多媒体,就能让学生更细微地观察,如慢放实验视频,放大实验细节等。
例如,在教学《植物的一生》这一课时,多媒体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增强课堂的趣味。首先,教师可以拿一些种子,让学生仔细观察种子的结构、形状、外观。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一起来种种子”的活动,制作或者搜索一个播种的动画展示给学生。教师把一些资料用课件和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可以了解到,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潮湿的地方,而且番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60~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播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教师根据课本的材料和问题,列出学生需要做的,引导学生去实践。教师可以把自己种植番茄、黄瓜、扁豆等植物的记录展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把记录中的细节和小问题找出来,互相学习,互动交流。教师还可以把各类种子解剖后制成标本,然后把种子、幼苗、植株的解剖图排列展示在课件中,让学生思考它们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将植物构造的各个部分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植物,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植物的。
(二)突出重点难点,提升课堂效率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程,都会有重点和难点,科学课也不例外。在科学课堂上,有很多的知识是学生很难理解的,这些重难点如何处理是教师头疼的问题。如教材中的一些星球运动、自然现象等,教师难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这些重点展现出来。多媒体的运用, 能让学生有视觉和听觉的巨大冲击,加深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资源》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把教学大纲展现出来。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在地图上标注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分布,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这一部分内容,虽然没有知识点,但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剩余的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可以把它作为课件资料引入,然后根据章节安排向学生介绍河流和湖泊、地下水以及海洋的相关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全球水资源的缺乏,呼吁学生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珍惜水资源的故事,思考自己身边的人是否做到了节约和珍惜水资源。小学生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我们要在教学中言传身教,一点一滴地影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珍惜水资源是课程收尾的部分,也是该章节的点睛之笔,这也是一个难点。知易行难是必然的,有的学生可能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开始学会珍惜水资源,但小学生是易变的,我们很难一下子改变学生的观念和习惯,只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我们应当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改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备课中突出课堂的重点内容。一节课有了需要把握的点,教师就会拿出大量的精力去抓重点,这样,课堂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三)抓住课堂时间,激励学生研究
小学科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是课本知识的把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敢于提问、敢于思考。刘默根先生曾说过:“科学不仅仅是一套套的知识, 还包括探究自然的程序和经历, 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思考, 大胆地提出假设, 并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想办法, 设计实验。”多媒体的运用, 能让学生从自身的感觉出发,真正理解一些他们未知的科学道理。
例如,当讲授到遗传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了一组图片,图片的内容为三到四张不同家庭的全家福。在学生观察这一组图片时,很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并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学生探究遗传问题的兴趣。然后,教师把动画打开,播放一些关于遗传的小动画,动画上方的动感文字“从小热爱科学, 长大探索人类生长之谜”, 为进行新的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把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和变异一些图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引入概念。最后,教师把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用动画展现出来,让学生观察细节。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可以把教材上的小故事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故事中有兴趣去研究科学。这样,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开发学生思维。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多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方式, 将它运用到小学教学中,可以辅助教师进行科学教育。多媒体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许多教学问题, 而且还能带給学生简单的科学启蒙,让学生知道最基本的科学知识。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以兴趣为点,以思维为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