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局”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大方略(二)

2021-11-27 22:18丁声俊
粮食问题研究 2021年5期

丁声俊

摘要:本文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大变局切入,着眼相互交织、融合交汇的“两个大局”,全面深入地阐述了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深远战略意义,强调在新發展观引领下,我国必须统筹谋划保障粮食安全新方略。论文着重阐明,在坚持我国制度体系及弘扬其优势的保障下,必须采取九大方略:加强道路自信,牢牢掌握粮食主动权;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建立国内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体系,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打牢基础;善于把“两手”结合并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培育和扩大国内消费的战略基点,强化农业粮食发展新引擎;发展现代大流通,增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的活力;守住管好“天下粮仓”,进一步加强“定海神针”;建立健全粮食物流系统,畅通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大动脉;以科技为武器,筑牢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防线。

关键词:“两个大局”  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发展新方略

(接上期)

四、建立国内粮食产需平衡体系,确保国内循环为主体

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其主体在于国内大循环,同时努力做到国内循环与国外循环相配合。这与上节所述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这一新战略就是要求把农业粮食产业发展的立足基点放在国内粮食产需稳定平衡上,特别是作为口粮的稻谷、小麦,必须完全做到国内产需平衡。其精髓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立足点放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点上。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之举。为此,必须全面、客观、清晰认识我国国内区域粮食产需平衡的现实状况:既包括粮食品种结构,又包括粮食区域布局结构,还包括民众的食物消费结构。

我国创造了农业粮食“十七连丰”的奇迹,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在农业粮食连年丰收的基础上,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市场供应丰满,价格基本稳定,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然而,越是形势大好,越要居安思危、清醒全面认准粮食产销形势,尤其是要正视存在的短板,决不可盲目乐观。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发生巨大变化的环境下,建立健全国内粮食产需稳定平衡体系,至关重要。它既包括粮食产销区域间,又包括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稳定平衡体系。这两种平衡互相支持,相辅相成。实施这一举措,必将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打下牢固基础。

(一)夯实国内区域粮食产需稳定平衡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粮食产需大体存在“三块版图”,这一概括大体可以表示出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粮食产需的现状。第一版图是余粮调出省、区。目前有余粮调出的省、区,调出的数量趋于减少,目前只剩有6个,它们一直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柱石和基础;第二版图是缺粮调入省、市,目前有7个。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需求商品粮数量较多的地区,输入粮食的数量趋于增加,因而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地区;第三版图是其余的10多个省、区,属于粮食基本平衡区域,近年来粮食自给水平趋于降低,具有较大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

1. 粮食产销的“三块版图”的短板明显

研究考察、综合分析我国粮食产业的“三块版图”,可清楚认识到各自的粮食短板。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刚性增长,市场供求呈紧平衡态势,且结构性矛盾突出,这是农业粮食产业的一大短板。从粮食品种结构看:(1)玉米产需基本平衡,尚需适量进口。2020年以来,玉米市场价格明显上涨,主因之一就是饲料消耗的玉米量大增。(2)大豆产不足需,缺口量较大。我国大豆产业年总产量大体为1500-1600万吨,进口量高达八九千万吨,主要用于榨油。(3)稻谷和小麦产需稳定平衡。这两个大品种谷物主要用作口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品种。近年来小麦和稻谷的总产量都稍大于需求量,但优质专用品种不足,总体上优质粮食产不足需。

从粮食区域分布结构看,粮食生产越来越向北方集中。众所周知,农业粮食资源配置,理应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和符合气候、土壤条件。然而,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出现了与生态环境要求相悖的转变。例如,南方一些农区雨水丰沛,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历史悠久,具有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但是大片耕地却被“非农化”“非粮化”,甚至出现耕地大片撂荒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若不尽快补足农业粮食领域这些的短板,不仅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2. 切实补足粮食领域存在的共性短板

当下,对我国三种不同粮食类型地区需要精准施策。但首先必须采取具有共性的现代治理措施。主要包括:(1)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改革,既确立农民收益的财产权,又解决好农村大量闲置的土地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节约出更多的优质土地。(2)培育造就一批现代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造就一批热爱农业农村农民、立志献身于“三农”事业、精通生产、熟悉市场、善于经营的现代农民,解决“无人种田”问题。(3)坚持“双严格”方针,即严格节约耕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和永久粮田的“红线”不可逾越,解决好“天下粮田”问题。(4)通过发展以新型农业合作制和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扩大适度规模经营,打好农业现代化与小农的桥梁,解决好小农分散问题。(5)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考核制,党政领导共抓粮食,解决好粮食监管主体问题。(6)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解决好粮食高质量发展问题。(7)深化以农业粮食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满足需求侧升级的两端发力的改革,解决好供给与需求相适应问题。

(二)对三类粮食区域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对上述三类农情和粮情各有特点、各不相同的区域,必须在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促使各个地区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建立健全国内粮食产需稳定平衡体系。

1. 对于余粮调出区

加大扶持力度,扩大供给能力。多少年来,这些省份奉献担当,为国家粮食安全立了大功。但至今仍是比较贫穷的地区。鉴于此,国家应该采取的对策是:加大扶持力度,扩大供给能力。其要义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多种有力度的扶持措施,并以多种形式有效激励“两个积极性”,稳定持续扩大粮食优质产能、提高粮食供给调出能力。

2. 对于缺粮调入区

提高农粮地位,产业协调发展。这些地区具有经济实力强、科技创新力高、财政比较宽裕的优势,但农业粮食的地位因为比较效益低而相对较低。这些地区要辩证处理好农业粮食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把农业粮食产业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统筹各行业协同发展;运用和发挥本区域的多种优势,致力科技兴农、科技兴粮,提高农业粮食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扩大本区域的粮食产能,减少粮食调入量,力争基本解决本区域内原籍人口的口粮需求

3. 对于粮食平衡区

开发丰富资源,提升自给水平。该区域宜农宜粮宜林宜发展多种经营的资源丰富,但是山区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积极发展,许多资源还在沉睡中。国家要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措施,补足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特别要大力加强农业粮食生产、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备市场流通体系、仓储物流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粮食核心产区,提高农业粮食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在注重提高大宗粮食产能的同时,还要发挥本地区杂粮、薯类、豆类,以及木本粮油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增产更多样、更丰富、更优质的农产品,不仅有效提升区域内粮食的自给水平,而且还可适量提供优质商品粮源。

如是,三类地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促进粮食产能再提高,民众消费再提升,物流系统再完备,建立起国内粮食产需局部稳定平衡体系,为国内粮食大循环打牢坚固基础。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促进各类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农业粮食优势区域的产能,并进一步发挥优势区域的作用,带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经济成长。这是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特别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条件。

(三)建立健全大宗粮食等农产品产需稳定平衡体系

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更是稳定粮食市场和价格的拳头商品。其中,特别要把建立国内三大谷物产需稳定平衡置于优先位置,把食用油和肉蛋奶产需基本平衡置于重点位置。目前,从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衡量,玉米、稻谷和小麦依次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稻谷小麦主要用作居民的主食口粮,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核心和重心,必须保持绝对安全,自给率要保持在目前100%上下的水平。玉米则主要用作畜牧业饲料和新工业原料,要保持其产需基本平衡,要保持在95%左右的水平。对居民日用生活品食用植物油,要通过广辟资源、包括增产大豆、油菜籽、花生、乃至木本油料,扩大食用油总产能和油源,提升食用油自给水平。这里特别强调,为开发利用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优质、营养、保健食物日益增长的需要,要着力开发茶籽油、橄榄油、核桃油、牡丹籽和文冠果油,以及板栗、大枣、柿子等丰富多彩的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品。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草原局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提出的规划,到2025年,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将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化、特色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规划新增或改造木本粮油经济林5000万亩,总面积保持在3亿亩以上,年初级产品量达到2500万吨,木本食用油年产量达到250万吨,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1万多亿元。到2030年,木本粮油和林下经”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体系将更上一层楼。

五、善用“两手”调控手段,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所谓要素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其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配置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使要素保值增值,获取最佳效益。

(一)“两手”结合并用,有效优化资源配置

一般说,农业粮食要素资源,既是农业粮食的环境要素,又是人类生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可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反之,不仅会造成要素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降低效率和效益。从生产力视角看,农业粮食要素构成主要包括:一是劳动力资源。劳动者本身及其保障条件,生产者被称为最活跃的因素;二是基础性资源。即土地、水利、种子及农业生产资料;三是生产工具。即农业机械和一般器具,现代农业粮食生产中,机械力越来越多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四是生产技术与方法。即良机良技良法;五是生态环境及管理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要素资源需求量的增长是无限的,而像耕地、淡水等多数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就中国而言,农业粮食要素资源除了一般特点外,还具有本国的特点:水土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后备资源薄弱,禀赋不高;重大要素资源存在明显短板,土地、水源污染相当严重普遍,劣化现象普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增长是无限的,而多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促使其得到有效充分开发利用,是包括农业粮食产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其特性和客观经济规律出发,我国必须善于运用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必须使政府有更好的有所作为。通过“两手”结合并用,推动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需求侧”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节约利用,把我國的农业粮食资源优势转变为农业粮食经济优势。

(二)狠抓关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

要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其重要关键在于深化要素市场化优化配置的改革。总体看,迄今我国商品市场发展较为充分,主要由市场决定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机制,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然而,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粮食要素市场的发育还不充分;市场决定要素资源配置的范围还不广;要素流动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市场规则的建设尚滞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成为当前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因此,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加快形成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机制,以促进农业粮食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充分释放要素资源的动能。

1. 关键在于要素配置主体的改革

必须清楚看到,农业粮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难点,不在于要素本身,而在于要素配置主体的改革。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竞争机制,打破行政性垄断,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同时,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通过市场手段平等获取要素,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粮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要继续深化农业粮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农业粮食企业;进一步加快建设和提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健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与有效需求,充分释放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积极探索和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2. 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实施这项重要改革的措施,就是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即依据市场法则、市场规律、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以及市场行情决定要素市场价格,并健全和创新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求政府有更好的作为,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要交给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进而调节供求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订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等。

3. 管好用好天下粮田,提高土地利用率

古今中外,土地是农业粮食的根本制度。在我国,“天下粮田”是中国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粮安天下”的基础性要素。然而,必须清醒认识我国土地的特点:一是人均耕地面积小。截至2018年全国人均耕地1.48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4%,有664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0.8亩的警界线;二是耕地分布不均匀。东南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季风区、集中了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三是耕地禀赋偏低。全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其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低产田也占1/3;四是后备耕地资源少。全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仅1.10亿亩(734.39万公顷),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所有这些现象,导致本来就稀缺的耕地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浪费和流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管好用好“天下粮田”。

当前,必须站在建立国内粮食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格局的高度,通过法律、行政和科技等手段,保护土地资源不受破坏和不被浪费。首先,对土地资源要坚持保护、节约的方针。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来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对于已开发的耕地资源,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耕种、用地与养地并重,提高土地禀赋。其次,采取耕地数量严格保护措施: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再次,采取耕地质量严格保护措施:包括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实现耕地环境保护。最后,实行耕地保护严格目标责任制。即责任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管理方法,确保耕地保护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的制度。

4. 管好用好“水利命脉”,提高水源利用率

水是生命之源,是农业粮食的命脉。我国水资源占全球总量的比重仅6%,水资源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的1/4,位居世界第121位。我国在整体上属干旱、缺水严重型国家。全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多北少,相差悬殊,北方农业粮食主产区水源严重不足。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线,在669个城市中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此外,令人堪忧的是,我国七大水系中,包括多条河流、多个湖泊,以及局部海域污染严重。在一些城市周圍的湖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还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地下水资源过度采伐,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甚至存在引发地面塌陷的风险。进一步深入探究,就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多个不对称:严重短缺与生产生活对水的需求量快速增长不对称;分布严重不均与农业粮食主产区的匹配不对称;严重污染与绿色可持续发展不对称。这充分反映出我国水利行业监管和水利工程监管两方面是必须补足的两大短板,极需要采取两项重要措施:一是大力加强水利行业监管;二是实施水利工程。

在加强行业监管方面,需要加强以下“六监管”:(1)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为方针,按照以水定需原则和最严格的要求,全面监管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环节工作。(2)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全面加强对江河湖泊的监管,统筹解决水资源的各种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3)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动态化监管为模式,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规范运行的监管,引导水利建设市场良性发展。(4)以高新技术为监测手段,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管。(5)以高新技术为监测手段,用先进电子仪器设备和的数据,及时发现并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6)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加强对水利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得到安全高效利用。要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指针,加强对水资源行政事务的监管。

在实施水利工程方面要在因地制宜,抓紧重点的原则下,大力补足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水利信息化工程等四大工程短板:一是防洪工程。针对实际需要采取“四加”措施。即加固“病险老”水库设施;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的力度;加强大江大河的控制,加快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二是供水工程。这是解决民众生活用水必须的工程。要以改革为动力,探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尤其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等;三是生态修复工程。要以长江、黄河上中游和东北地区的黑土带的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快推进坡耕地整治、侵蚀沟豁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整治与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四整治”;四是信息化工程。当今信息化时代,水利行业必须加快实施水利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工程。

六、扩大国内消费的战略基点,强化农业粮食发展新引擎

经济学界常强调,投资、外贸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实质上看,投资和外贸也是需求或消费,只不过是不同形态、不同地方、不同对象的需求或消费罢了。在社会大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消费是有机构成内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当前,在继续抓紧以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为主线改革的同时,还必须注重促进“需求侧”结构的转变和加强管理。一方面,必须大力倡导科学文明消费观,弘扬勤俭节粮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要合理引导和扩大消费,促使对农业粮食生产和市场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当前,尽管我国居民消费逐步趋于活跃,但消费市场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仅要在创新流通、促进消费上下功夫,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要把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着力补足短板,创造扩大内需的必要条件

事实表明,消费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或者说已成为第一动力。从“十三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宏大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和拉动内需的内生力,为扩大内需和挖掘消费潜力,提供了大背景。然而,我国消费领域明显存在着薄弱环节。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加之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给农民群众带来了许多实际困难,制约了农民消费进一步扩大。因此,必须加快补足短板:一是尽快提高居民、尤其是数以亿计的农民的消费能力;二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互联网+”平台,以及交通运输网、信息网和市场网络建设;三是畅通城乡消费循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放心连锁店、绿色通道。

1. 着力补足民众、特别是农民收入的短板,提升其消费能力

这实质上是指,不断鼓起民众、特别是农民的“钱袋子”,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改革开放以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虽然明显增长,但目前仍存在“三低”短板,即农民群众收入较低、购买力较低、消费水平较低,而且在东中西区域间和农民群体内部很不平衡。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为42358.8元和28063.4元;而农村居民分别只有16020.7元和13327.7元。总体看,必须从稳定提高收入入手、补足农民群众消费力的短板,以挖掘和释放广大农村农民的消费潜力。

2. 着力补足消费、特别是发展新型消费的短板

积极发展新型消费。在我国消费市场呈现长期稳定增长,以及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态势下,一方面要巩固好传统消费,另一方面要鼓励以网络购物和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的发展。主要包括: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模式,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由线下试水线上,进而实现转型升级;拓展时尚消费、定制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增加健康、养老等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激发全社会消费活力。另外,通过进一步挖掘消费新动能,以夯实内需基础。实际上,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已取得长足发展,且起了重要作用。

3. 依托新型消费勇于进行新拓展

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鼓励企业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市场。例如:推动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等企业“走出去”,加快建设国际寄递物流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建设,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一流平台企业和物流供应链企业。第二方面是,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推动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规划建设新型消费网络节点;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打造新型消费增长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城乡融合新型消费网络节点,积极发展“智慧街区”“智慧商圈”,鼓励有条件的街区加快数字化改造,提供全方位数字生活服务,完善社区便民消费设施,加快规划建设便民生活服务圈、城市社区中心和农村社区综合性服务网点。通过完善商品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等举措,为全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创造方便条件,进而为民众、尤其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二)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从“十三五”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全国消费市场增长速度快、数量大、带动能力强,已跃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名义增长8.0%。2020年,尽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下前半年消费下降,但是从第二季度后期开始便“扭降为升”,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零售市场。创新性企业主体呈现“快、强、新、优、大”等五大特点。

一是“成长快”。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凸显。在整个“十三五”时期,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年均净增市场主体1247.7万户。2018年前7个月,这两种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8.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0和2.0个百分点。释放的新动能引领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特别是促进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振兴,其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7%、16.4%和14.8%,增速相应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4.0、3.7和2.1个百分点。

二是“活力强”。随着国家鼓励支持“创新、创业”政策举措的相继落地,“双创”活动的热情和热度越来越高,二者互促共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市场主体多达998.3万户,同比增长12.5%。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设企业56.9万户,同比增长19.9%。

三是“业态新”。随着“互联网+”平台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商贸新业态普遍涌现、广泛使用。由于“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化、创新发展,因而促使行业生态重构,互联网企业迈向国际化,投融资持续活跃。像智能零售、产能共享等新业态,都呈快速发展态势。据《2020年度中国产业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27.5万亿元,比2019年的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这充分说明,商贸新业态成为我国零售业、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四是“环境优”。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营商环境的国际排名从84名上升到31名。2020年上半年以来,中央制定和出台了多个文件,进一步破除了制约“创新、创业”的制度障碍,创造出宽松的环境,释放出新动能发展的活力,也推动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在国家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政策举措的支持下,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

五是“体量大”。在新动能“快强新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下,我国消费品市场迅速扩大。迄今,我国的市场主体堪称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已建立起超大规模的市场体系和网络,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3亿户,达到标志性新高点。此外,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居世界之冠,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占有的数量最多。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已成长为体量超大规模的内需消费市场。在它的背后,蕴藏着中国经济巨大的潜力与活力、动能与韧性、持续性和成长性。

(三)有力促进消费、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消费升级

1. 创新流通,扩大内需

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我国居民消费逐步趋于活跃,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我国消费市场。一方面,要在创新流通、促进消费上再下功夫,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进一步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公共服务行业发展。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消费市场持续改善。中央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此,不仅要在创新流通、促进消费上下功夫,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且也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扩内需、促消费方面下功夫:一要提升城市消费。从加快发展连锁便利店等市场新业态、新模式,到改造提升“全国示范步行街”,乃至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等;二要扩大农村消费。通过扩大促进电商进村,扩大电商覆盖面,促进电商进村,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商贸发展,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三要发展服务消费。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有序推动餐饮、家政服务业恢复发展和品质提升,完善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包括发展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

2. 深化市场融合,挖掘乡村消费潜力

从“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产品消费和零售业结构持续升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产业链上游下游融合、产业间跨界融合不断深化;不斷擦亮品牌、拓展销路,有效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有力促进新贸易,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挖掘乡村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引领中国消费进入品质化、多样化、拉动农业粮食产业持续发展的新时代。2020年,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达到了39.20万亿元,这表明,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增强农业粮食产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