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潜伟 彭蔼
摘要:近年来,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全学分制的实施成为不少高校探索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完全学分制是一种以修读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课、自主选师、自主选时、自主选学”进行在校学分修读,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区分于以往的学年学分制,虽然学生的发展个体性增强,但伴随着学习过程约束力的削弱,学生上课时间不同、行政班级概念弱化,使教学组织容易松弛,学习纪律松散。因此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园学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键词:学分制 学风建设 创新举措
一、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一)行政班级概念弱化,管理影响力下降
完全学分制中,学生自主选课后形成的教学班取代了原行政班,随着课程的结束教学班也随之解散。如此教学组织方式,与以往行政班不同的是“集体”概念的意识淡化:一是学生选课分散多样,学生“一人一课表”,传统的“学校—学院—班级—学生个人”管理链条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班级凝聚力在逐渐减弱,学生对班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二是“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现象普遍,不利于集体主义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行政班级班风的缺失让学风建设工作缺少有力的抓手。三是由于教学不同班、上课不同时,导致学生间相互不认识,缺少集中交流的机会,课余时间针对课程进行讨论交流机会少且难以深入。
(二)学生完成任务为主,师生双向交流少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授课教师对学生指导缺乏有效跟进,导致学生教育教学成效不明显。一是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激励能力,自主选课往往缺乏科学合理性,趋易避难,选择易得学分的课程进行学习,把获取学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形成以“学分”为唯一功利化的导向,而不是主动“学习”的风气。二是部分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认为选课多多益善,而不顾及学习的质量,同时部分学生因为不了解教师和课程的情况,而选到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和课程,从而对该门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三是学生个体上课时间不尽相同,本科教学师资力量有限,学院管理、院系教师对学生难以集中开展有效指导。
二、学分制背景下学风建设创新举措
(一)发挥学分建设引领作用
学校汇聚着最先进、最有活力的青年。学风建设需要不断强化大学生朝气,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中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引领”作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更是直接联系学生、引导学生的最有效的力量,通过其自身的思想、学风、全局意识、行为规范等建设,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从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对其他大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通过学生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学风建设。
(二)实施社区养成育人
高校中的学生社区、宿舍氛围的形成对于集体学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集体学风具有强大的教化、引导、规范、约束、监督作用,对个体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抑制不良学风的滋生和蔓延,促进个体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发展。在完全学分制下,行政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出现一定程度弱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宿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和育人的重要阵地,其作用需要得到进一步发挥。高校应高度重视宿舍学习氛围的营造,使之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构建文明和谐进取、学习氛围浓厚的宿舍环境,促进更多学生成为优良学风的建设者与受益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沃土。
三、实施学风建设保障与条件
(一)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以及管理和服务人员多方协调联动和紧密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建设优良学风。学业导师、教学秘书和辅导员之间职责存在交叉重叠,后勤部门以及社区宿舍管理部门也是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因此,应该结合完全学分制的特点,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各职能部门制度建设,使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条理有效衔接,如完善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干部听评课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制度,制定学风建设检查、监督的各项制度,依托各级班、团、学生社团组织建立学生学风督查岗等,从制度上避免教学和生活管理方面出现灰色区域,消除不良学风滋生的间隙。
(二)关注人才培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成效,因此,应建立以教风促学风的教育机制,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上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習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外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交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严格规范的教学行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互动方式来吸引和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梁宏中. 完全学分制的运行机理,现实矛盾与优化进路[J]. 黑龙江高教研究, 39(1):7.
侯家刚, 山显光. 网络冲击下的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研究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 000(008):74-77.
余游, 吴皓佳, 叶春艳. 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举措初探 ——以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研究对象[A]. 文化产业, 1674-3520(2021)09-151-02.
陈潜伟 彭蔼 广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