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胜 常勇杰 史秀玲 魏怡婷 韩立娜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世界人口人均寿命出现涨幅,老年人人口占比不断上涨,预计2030 年,中国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50 年,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1],面对严峻的养老压力以及传统养老方式功能的弱化[2],探索如何在新时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模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激增,使得我国养老事业面临严峻的压力,政府和市场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模式,但是无论哪一种养老模式,最难解决的是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3]。“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为缓解养老需求人力不足的难题献出绵薄之力。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是储存今天的爱心奉献,收获将来的养老幸福。将善行具体量化,以积分的形式积累养老志愿活动,将来可以兑换成自己享用的养老服务或等价的商品,突破单向的无偿奉献,一定程度上激励和引导人们聚小善以行大善。我们借鉴“时间银行”储蓄模式,实现了养老模式的创新,以爱心传递、互助养老、时间兑换为宗旨,使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到满足、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时间银行”激发了参与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突破了单向的无偿奉献,实现了对服务者合理、稳定、多元的回报,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这一模式,可以在缓解互助养老资源不足、丰富老年人社会参与路径、弘扬互助道德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通过以老帮老、以老养老、互惠互利,有利于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时间银行”开启互助养老的温馨模式,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长远之计。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由传统的“反哺式”家庭养老模式到多元化养老模式的转变。互助养老作为多元模式的一种,已被认为是老龄化社会养老的理想模式之一,“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新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值得推而广之。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实施“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社会组织机构通常通过低价出售志愿者的养老服务来保证该模式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性经营[4]。通过积分或者礼物兑换激励志愿者积极参与服务活动。志愿者通过传递爱心,在个人账户上积累“时间货币”,账户中储存的“时间货币”可以在志愿者服务达到一定量后,自己使用,也可以转赠给他人使用,让爱心得到回馈或者让爱心能够传递下去。
参与人群主要是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来源主要包括当地志愿者网站、志愿者社会组织,地方高校的志愿者组织以及地方各社区的低龄活力老人组成爱心养老志愿者团队。针对区域内养老院的需求、社区内有助老需求的这一老年人群体进行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各种日常生活服务,比如做饭、喂饭、洗衣、打扫卫生、陪同购物、陪同看病、助浴、擦身等,也包括一些专业性的服务,例如按摩、康复休护、精神慰藉等,另外还有一些社区集体娱乐文化活动等等。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志愿者需要进行较为专业的培训,具备基础的业务能力,确保能够胜任一些简单的服务工作。
随着平台的发展逐步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不断扩大志愿者招聘范围和人数,加强更深层次的专业培训,同时积极拓展业务,拓宽服务项目的范畴,提高助老服务的质量,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服务积分的判定必须本着“客观全面,质量为先”的原则进行。判定服务积分要综合考虑服务时长、服务态度、服务的质量与专业化程度和受助者满意程度等多种因素。判定方法采用提前预定、现场询问和后期反馈等相结合的方法,然后按重要性比例进行加权平均,给予志愿者会员一份科学合理的服务积分清单。
服务积分反映了工作室志愿者的综合志愿服务效果,志愿者积累的服务积分可以用于将来自己享受养老服务或者转赠他人[5]。以南京市栖霞区某街道为例[6],他们的积分兑换标准为:每2 个积分相当于1 小时的初级养老服务(保洁、洗衣、做饭等);3 个积分相当于1 小时较为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精神慰藉、助浴擦身等);5 个积分相当于1 小时高端精细专业化养老服务(按摩、康复修护、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积分按0-100,101-300,301-600,601-1000,及1000 以上分为5 个段位,可分别享受不同质量的养老服务。每到节假日不同段位的志愿者也会得到不同的小礼品,在传递温暖和爱心的同时,激励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
首先,积分的积累与兑换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持,这可能是前期该模式在运营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其次,服务积分的判定是一项庞大繁杂的工程,需要统计分类学等一些专业技能,而且主观性较强。最后,服务积分管理工作是本项目的一项核心工作,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流动老年人口的数量超过1300 万人,“老漂族”“异地养老”是未来老年人养老的一种大趋势。这就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带来新的挑战。一些低龄活力老人说:“在自己流动或迁移到其他地区后,所积累的“时间货币”又该怎样计算和支取[7]?”因此,现有的“时间货币”的转赠、继承、通存通兑机制,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处于运营初期,缺少制度和规范化的培训和管理[8]。时间银行”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志愿服务人员缺少专业的技能培训和相关知识,无法实现深层次的交流与照顾。同时志愿服务评估程序并不完善。不能对于志愿者服务水平和服务强度做出精准判断。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将更大范围内的施助者和受助者联系起来,一方面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突出了“时间银行”的特色与优势[9];另一方面却阻碍了该模式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推广和发展。参加“时间银行”的志愿者们表示:“最担心的问题便是现在储存的时间,未来可能无法兑换成商品或服务。”追根溯源,就是“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运行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这直接导致人们对其运行方式产生质疑,公信度和认同感降低。
“时间银行“的资金来源以及资金链的运作,是项目的中心。首先”时间银行“养老运作模式社会认可度较低,前期吸收投资有很大的门槛,同时项目场地的租赁,人员培训费,广告宣传费需要很大的资金支持,前期会存在运行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洽谈合作方减少支出成本。
目前“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在发展初期,仅限于部分城市的发展,没有做到城市发展的普及,时间养老,在实施“时间银行”也是有条件的,大部分是在小区老年人人口较多的小区,养老院,由于老年人年龄较高,接受新事物感知度较低比较难以普及[10],经过调查社会中大部分人对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了解并不深入,同时网络媒体宣传度较低,社会公众知晓度低。
首先,招揽“德才兼备”的工作人员。招聘的服务积分管理人员应具备统计学、数学和社会保障学等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爱心、耐心、孝心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加强与其他养老服务机构交流与学习,前往南京、上海、宁波、杭州等地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制度和经验。最后,在服务积分评定过程中,确立一些硬性的客观评价指标,减少主观性。
在我国的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已经在尝试“时间银行”的全面推广和通存通兑[11]。建议可以跟当地的银行合作,加强与民政部门、人社局等部门的信息交流,鼓励地方志愿者组织加入,创建并整合形成全国性的“时间银行”养老志愿者的网络信息系统,对“时间货币”的转让、继承、预支、还贷等行为做出合理规定,实现全国性的志愿者服务的通存通兑。
不断完善志愿者培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聘请专业的培训师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的深度培训,进行定期的培训并参加定期的考核,完善培训评估和考核制度,确保志愿者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学有所获,不断改善培训质量。
必须不断完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等激励机制,志愿者或者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根据其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优先、优惠享受养老服务[12]。由局地至全国,在国家层面推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立法进程,增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在全国性的通存通兑方面的制度优势[13]。以强大的公信力和显著的制度优势,消除人们对“时间银行”的疑虑和担忧,促进“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可持续的、行稳致远的发展。
为应对运行资金短缺的问题,主要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来阐述。“开源”即拓宽筹资渠道。可以申请高校创业补贴金和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在社会上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赞助商,向银行或金融机构申请低息贷款,合伙入股等多种方式。“节流”即减少开支,也就是通过向上下游和相关企业洽谈合作,减少支出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将其“公益性”和新颖独特的运营模式和理念进行宣传推广,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进行宣传和推广,让“时间银行”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