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梦群陈均梓
(1.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山东 淄博 255000;2.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随着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入推行和大力弘扬,促进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的民族精神也渗入进我们的生活。金陵镇又称金岭回族镇,是Z 市唯一的民族镇,其中回族人口约占全镇人口的36%。在镇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回汉两民族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回汉民族之间的交往情况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回民是否和汉民有着较多的接触,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接触……在针对Z 市金陵镇的部分回民的访谈中,在关于和汉族交往这一问题上他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也能够反映出目前回汉两民族交往过程中有着很多的特点。
在采访的回民中,他们的职业不一样或者说社会身份不同,他们与汉民交往或者交流的频率也不一样,所以说,回民所从事的职业影响着他们与汉族人民的交往。首先,做生意的人一般会和汉民交往的密切一些,毕竟生意不能单单只做给回族人民。其次,便是在工厂里上班或者打零工的人,与汉族朋友接触的比较多。再者,回族学生与汉族朋友接触的也比较密切。最后,回民的特殊职业也会影响着他们与汉民的交往。比如,在在清真寺工作的人,他就表示平日里都在清真寺因为工作地方的特殊,所以和汉民接触的比较少。而另一位毕业大学生是清真寺的宣传讲解员,所以会接触到很多的汉族朋友。
总体来说,年龄比较大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到汉族朋友。一方面是因为年纪大的人往往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离开了可以接触到汉族朋友的圈子。而另一方面,老人一般不愿意再花费过多的精力出去进行人际交往。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均处于工作时期,平时的工作交流和社交网络都离不开汉民的身影。而且年轻人的思想较为开放,这就使得他们也乐于与汉族人交往。
回汉两民族的最大差异体现在宗教信仰上,并由此表现出生活习惯或者风俗的其他方面,比如饮食、婚嫁、节日等等。但由于长时间的回汉混居,回族部分人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汉化。而在饮食方面,回族人一般都是坚决不食用禁忌的食物,相比较而言,汉族人民对回族食物的可接受性就比较强了。除此之外,回民一般不会倾向于与汉族通婚,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他们会担心以后婚姻生活不幸福。对汉族民众而言,他们在择偶对象的民族归属方面更加宽容,但也是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会尽量避免与回族通婚。
由于受市场压力、竞争压力和利益反差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关系在总体和谐的背景下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阻碍着回汉两民族的交往与交流。
回族人民都信奉伊斯兰教,从而造成回族在饮食习惯、服饰装饰、婚姻和丧葬、节日等习俗上,都有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尤其是与汉族的饮食文化差异。有些回民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做宗教活动上,有的甚至天天做礼拜,这样他们便会几乎没有时间和外界交流,与汉民交往。而另一部分被汉化严重,或者思想开放的回民,会摆脱一部分宗教规则的限制,对汉族的排斥程度会小很多,他们也会乐于与汉民交流。
目前,在Z 市金陵镇,回民和汉民大多是同住一个小区。但是却没有很好的发挥社区的功能,在促进回汉两民族的交流方面也没能发挥社区的积极作用。有不止一位回民在聊到社会交往这个话题时表示:“平时比较忙,没有参加什么娱乐活动,而且社区没有举行过什么文化活动,集体活动特别少。”所以说,社区功能的少发挥是造成回汉两民族交流过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回族和汉族经济方面的差异性会使得民族之间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会持续拉大。这种情况,会使回汉民族之间造成摩擦,进一步对回汉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感造成不利的影响。贫困问题既涉及回族人群,也涉及汉族人群。尽管地方政府通过低保、补贴发放等形式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水平,但由于受多种要素的影响,基础扶贫工作依旧面临多种问题。部分回汉贫困人群未能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丰富成果,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相对剥夺感”。
在与被访谈者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几乎人人都提到了一个词——互相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待回汉两民族交往的问题的时候,要用独立的眼光。在日常交往中,矛盾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做就是解决矛盾。提升我们处理民族矛盾甚至民族冲突的能力,也是我们表达尊重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营造良好的社区居住环境,吸引居民走出家门,从而为回汉民族交往创造机遇。其次,社区应该多开展文化活动。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回族与汉族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最后,社区干部应该积极落实政府的政策,帮助解决回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加强回民对社区的信任。
回汉民族之间的收入过大,便会导致这样的问题,政府应该认清这一情况,对收入处于弱势的一方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扶持。在就业方面。也应该呼吁消除民族歧视,减少回汉两民族之间的民族不满,增加交往意愿。再者,无论哪一个民族的商家都应该诚信经营,公平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