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大数据渗透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档案在时代的漩涡中只有不断更新变化,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满足大众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大家。高校档案只有被使用和再使用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师生展示,逐渐转化为师生员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使档案文化精神真正充分融入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高校在时代需求的号召下,既要注重学科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档案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既在传承中发展,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在继承中创新,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科学发展。在大数据时代学校的发展和档案文化资源的建设互相渗透,共生共进,只有这样学校才有不竭动力,才能屹立不倒,才能在众多高校的竞争中茁壮成长。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办学、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精神文化氛围,它是学校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包括校风、校史、校训和办学理念等内容。它是展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窗口,积极发挥着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启迪师生心灵的作用。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通过知识的学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基本素质修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先导,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塑造档案品牌项目,打造档案文化精品,走特色之路。既肯定了高校档案的核心力量,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高校档案是对学校真实场景的记录,经过一代代筛选,留存经典历史。高校的发展需要借鉴高校档案的历史经验,达到育人的作用,而高校档案记录下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信息成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参考,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档案资源产生的根本之源。校园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品味,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文件,类型多样,这些文件经过整理、归类,发挥着积极参考作用,便形成了档案。因此高校档案的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
(三)校园文化具有传播作用,扩大档案资源宣传力度和广度。高校档案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不仅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而且作为重要的档案资源为高校提供服务过程中也承担着媒介作用。高校充分发挥档案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影响力。
(一)大数据冲击下,数据资源增多,档案信息量也面临着骤增。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档案与互联网资源迅速增大,需要保存的数量急剧增加,这给档案的收集带来了挑战,同时目前大部分档案处于存储状态,对档案资源缺乏深度挖掘及归纳总结。
(二)档案文化资源建设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者很少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宣传推广有价值的档案,使档案深入人心,进而提升广大师生的情感价值;二是档案管理者以及学校导向都是更加重视教学科研,而往往忽略档案的潜在价值。
(三)复合型档案人才的稀缺,档案存储、宣传、推广的方式相对落后。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懂得档案学知识、历史知识、文学语言知识,还需要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纂和宣传。大数据时代,复合型人才是档案发展的主力军。
(四)高校档案信息重于编研,忽略提高后期利用率。高校档案有时候只注重前期的编研成果,对于后期的利用和传播缺乏重视。档案馆虽然没有图书馆的利用率高,但是我们要改变档案只为机关部门服务的传统观念,树立服务师生、服务大众的新理念。
校园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延续过程,需要不断发扬光大。档案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积累了大量的书籍、影像、校史、实物等大量珍贵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庞大的资源库。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挖掘档案资源的潜在价值,将其全面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是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该校始建于1975 年,学校教书育人,创新发展,生成了大量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档案资源。这些档案资源显示了学校创建40 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它们是历届优秀校友和教师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和精神财富,在促进学校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施条件,打造信阳师范学院特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使学校在持续中发展,在延续中创新,始终走在高校教育队伍的前列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塑造档案品牌项目,充分发挥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全面挖掘档案的历史价值,充分运用到教学科研管理相关活动中,具有良好的现实价值。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元素,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及高品质校园育人环境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大数据时代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突破陈规和惯性思维,才能促使档案资源更有生命力和活力,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学校建立了“校史馆”,虽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比如:开放时间限制、馆藏面积有限、馆藏史料有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功能效用。学校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发展校史馆,突破场地、时空、地域、人员等限制,打造档案特色之路,让校史馆可以为更多的人服务,提升学校影响力。
校史馆呈现了学校办学特色、教学科研、优秀校友轨迹,记录学校发展点点滴滴,校史馆的创办有利于广大师生增加文化历史认同感。校史馆是学校的标志物,记录学校40 多年点滴发展历史,彰显学校不同时代精神面貌,而高校档案则是校史馆的“世界之窗”,精选内容丰富、有内涵、有深度的校史,陈列在校史馆中,对外处于开放状态,供广大师生学习修身,让校史馆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展示学校办学的雄厚实力,对内增加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增强归属感,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师生校园情怀,展示办学特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信阳师范学院档案人员精选了凝聚学校40 多年历史的最具代表的文字、图形、声像等,设立“两馆服务”“新闻时事”“校史拾萃”“茶元素苑”“参观预约”等相关服务,让广大师生员工可以随时掌握校史校情,并通过一些栏目进行在线互动,让广大师生可以随时网络查阅,把校史馆由静变动,全面提升和实现档案社会价值。提高师生的情感归属,让更多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大家凝聚力。
(二)依据当地特色文化,增开茶学实训基地。在《茶经》著作中,陆羽称信阳茶为茶之上品。而学校坐落在中国茶都、红色之城信阳市贤山北麓、浉水之滨,经过茶文化长期熏陶,学校弥漫着茶文化的气息,校园文化始终贯穿着茶之情。信阳师范学院结合信阳地区特色茶文化,建立茶学实训基地,把茶元素和校园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为新入校师生提供参观,增强师生的情感认同。立德树人,人人成才,开放创新,活力担当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而优秀校友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在传承精神,创新发展,提高学校知名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高度重视校友资源的收集,设立校友会,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校友,撰写校友风采,同时做成视频材料,树立榜样力量,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宣传可以让师生感受到进入新时代,师院人有新气象更有新作为。相互促进,统筹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是信阳师范学院人的坚定志向和共同目标。
大数据时代档案资源已成为建设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让档案资源活起来,更好的深入人心是助推高校档案资源开拓,新时代赋予档案人的使命。运用大数据技术,塑造档案品牌项目,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资源优势,主动建言献策,树立新时代下的档案文化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