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在生活语境中的可持续发展思辨

2021-11-27 22:07李静
魅力中国 2021年46期
关键词:文创文化遗产物质

李静

(武汉楚凤慧锦绣轩商贸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非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当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来源于日常生活,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饱含民族情感,同时也是美的载体。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许多的传统技艺、工艺濒临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危机。非遗文创实现非遗传承与市场、与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满足当下人们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非遗的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走进日常人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体现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个性、审美习惯。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发展中要坚持原真性原则,同时要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1]。

一、非遗文创内涵界定

非遗文创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兴文化态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凝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想象力以及文化意识。新时期,非遗传承遇到了困难和阻碍。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对传统工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非遗传承中更面临着“束之高阁”的问题,很大一部分的非遗文化或者是技艺被束之高阁,有的“躺”在博物馆里,有的仅仅作为一种表演而存在着,与人们的生活相脱离,如蓝印花布,蓝印花布其传统工艺流程较多,纯手工制作则价格高昂,在过去十分普遍和十分常见的蓝印花布,则逐渐向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方向发展,降低了其实用性,与人们生活相脱离。非遗要想实现真正的传承以及发展,就需要融合市场,实现活化、生活化。非遗文创,非遗与文创相结合,流转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时代作品形态重现人们眼前,凝结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意识,同时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创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增加了历史厚重感。文创产业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现代生活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非遗文创产品在生活语境中的开发

新形势下,面对新市场新环境,非遗文创运作,需要借助多元化主体,建立多元化长效发展机制。

(一)博物馆保护,创新开发

新时期,非遗文创产品在生活情境中的开发和推广离不开博物馆的作用。非遗蕴涵的文化内涵丰厚,博物馆拥有科学的环境,专业的人才以及先进的保护技术,能够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系统的保护和创新,从而为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开发奠定基础。博物馆是非遗的宣传者,博物馆是一个公开展览文化的机构,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非遗文化。博物馆其拥有专业的人员和技术,新时期应该发挥其优势,积极同企业、高校进行合作,将博物馆馆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源头活水。如台北故宫,其与全球知名设计公司ALESSI 进行合作,以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清代乾隆皇帝画像作为灵感,设计了一款清宫娃娃造型的厨房家具用品,实用有趣,实现了非遗文创走进生活。

(二)政府引领,给予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我国非遗文创发展起步较晚,文化消费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政府是文创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当下我国非遗文创市场发展缓慢,品牌塑造不足,重大产业项目不足。为实现非遗文创产品在生活语境中的开发需要强化政府引领作用,充分地发挥政策引领,将文创政策落实到底,将其变为非遗文创发展红利,为企业开展非遗文创项目提供政策、资金优势,促进非遗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政府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强化众创空间建设,为非遗创新设计提供空间和平台,促进非遗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实现非遗的活化[2]。

(三)企业商业运作,实现市场化

新形势下,非遗文创需要面向市场,通过企业商业化运作,来焕发和激起非遗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非遗产生于农耕经济时代下,与当下人们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冲突之处,企业在商业化运作的基础上应该“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如蓝印花布发源于秦朝,盛行于宋朝。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独有的一种手工艺术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蓝印花布属于传统手工艺品,同时也应该是人们生活的常见用品,但是因其技术单一,价格高昂,逐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传统的蓝印花布的制作需要经过雕版、去浆、调色、校版、刮浆、染色、晾晒、去浆和清洗八个步骤才可以完成,制作环节繁琐、成本高。企业可以在传统工艺技术上优化改进,并强化文创产品的开发,用蓝印花布制作被面、蚊帐、枕套、包袱、门帘、头巾等,制作包包,如LV 的老花等,逐渐开发为经典。武汉楚凤慧锦绣轩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凤汉绣”)积极打造出文化创新效益型、社会责任担当型、生活饰品创新型的示范样本。自公司成立以来,以可持续思路开展一系列工作,致力于汉绣非遗的推广与传承,汉绣同楚辞同起源与楚地,皆具有浪漫、绮丽、奔放等特征。楚凤汉绣把优秀的楚文化工艺,融入到社会民生开拓发展,实现楚文化工艺与现代美学、生活追求相结合,“汉绣新裳”“汉绣新用”等,将汉绣工艺、汉绣文化与当下人民的审美和需求进行融合,打造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工艺美术精品,实现了非遗“走入百姓家”[3]。

(四)行业互动,交流协作

非遗文创发展过程中要发挥行业协同优势,行业加强合作、互动交流,以实现非遗文创创新发展。如非遗文创行业可以以区域为单位成立非遗保护联合会,发挥非遗保护联合会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其辖区内非遗项目传承人提供创意设计、互动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服务。为实现非遗文创在生活情境中的创新发展,实现非遗与当下生活的融合,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之间可以密切交流,交流思探讨行业热点,全体成员携手并进,创新非遗文创设计,在保留非遗原真性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现代生活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非遗文化的推广。行业互动,充分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示范作用,积极地开展非遗文创传习活动,为非遗文创注入活力。

(五)高校优势,创新设计

创意,让非遗有趣更实用。非遗文创其在生活语境中的开发要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创新设计,在保留非遗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文创来提升其趣味性和实用性。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优势以及渠道优势,大学发展中可以结合各自的专业特色以及大学所在地域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文创团队,由学校专业的老师带队,积极的吸纳相关专业学生以及爱好非遗的学生加入队伍中,结合优秀的设计、研发力量,为非遗文化开发多元化文创产品,丰富文创产品[4]。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取了梳篦、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造型符号,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校企合作是当前的特点,学校拥有广泛的渠道,新时期高校可以强化同企业合作,融合企业资源和高校资源,以实现非遗文化在生活语境中的创新发展。

三、非遗文创产品在生活情境中的推广

非遗文创产品推广中要“放下身段”,融于百姓生活。新时期,非遗文创产品推广可以在坚持趣味、互动、个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推广模式,通过推广来深入人民日常生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一)非遗文创产品线上推广策略

融媒体时代,非遗文创产品推广要拓展线上推广,积极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热门APP 进行非遗文化故事的讲解,文创产品的宣传。企业在宣传时在借助网络APP 进行文创产品宣传的同时,要积极同政府、博物馆等开展合作,强化非遗文创品牌塑造。当前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在空余时间多会通过手机关注网络化的问题,并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和传播,从而对产品形成口碑传播,实现品牌的塑造。新时期,非遗文创产品要充分的借助网络化口碑话题来进行品牌的传播,同微博、微信等意见领袖进行合作,由口碑意见领袖对话题进行转发和评论,以此来提升人们对于话题的关注度,进而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文创产品在生活情境中的开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联合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开展直播带货、明星带货等,实现非遗文创产品的网络销售,以此来提升非遗文创的经济创收[5]。

(二)非遗文创产品线下推广策略

非遗文创产品生活化要积极的开展线下推广,非遗文创产品线下推广中要强化跨界合作,企业、博物馆、艺术馆以及酒店等开展跨界合作,开展多形式的线下推广会。如多元化主体开设非遗文化生活馆、创意馆、艺术馆和展览馆等线下展示展销平台,为寻找百姓以及对非遗文创感兴趣人员提供了解、体验非遗文创产品的线下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吸纳专业人员参与,组织非遗保护论坛、学术研讨会、非遗文创创新大会等,发挥政府引导引领作用,确保非遗文创的专业性。此外,企业要通过各种线下活动来提升非遗文创品牌的知名度,可以邀请明星、网红进行在地非遗文创产品宣传,并且不定期举办非遗产品主题演出活动,提高在地非遗商品的知名度。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瑰宝,新时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就是要实现非遗的活化、生活化,提升非遗的生命力,“活化”为文创产品,并走入寻找百姓家,实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当前非遗多是存在于艺术馆和博物馆中,多是“高高在上”的,这也使得非遗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非遗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应该在不变中求变,以适应现代生活;同时变中求不变,保留其精神文化内涵[6]。总之,非遗为文创提供了创新的思路源泉,文创则为非遗活化提供了路径。非遗文创在生活语境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走进人们的生活,要接地气,同时要保持其原真性。非遗作为民族的、世界的瑰宝,非遗文创在生活语境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元化主体参与,充分的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非遗文创的创新发展和创新设计。此外,实现非遗文创在生活情境中的创新发展需要强化推广,开展线上+线下推广模式,以实现非遗的活化。

猜你喜欢
文创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陶溪川文创街区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