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探究

2021-11-27 22:07:11郭茜
魅力中国 2021年46期
关键词:思政英语教学素养

郭茜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眉山 620564)

引言: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稳步发展,高职教育也成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经济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更需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思政教育能够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方面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因此若想高质量的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便需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可形成更为端正的价值观念。教师需对思政教育提高重视程度,不但辅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同时还需形成更为端正的道德意识和观念。

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现状

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实施思政教育,便需对思政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基于市场对人才提出的具体要求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适当的环节融入思政元素,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提高,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的。但通过对目前英语教学的思政元素渗透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可知,部分高职英语学科的教师仍然对思政渗透工作重视不足,难以依据思政教育的要求来渗透思政元素,缺乏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合理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此外部分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和知识储备也不足,难以从更深层面来对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这便导致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度不高,无法真正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功能,对人才的素质培养也形成了较大的障碍。

二、高职英语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多元文化交流的需要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可学生的欣赏能力,面对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学生需具备更高的辨别能力,以全球化的视野来提高沟通能力。中国在全球范围率先提出了“一带一路”理念,这种多元化的政治格局便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全球化交际能力,高职学生需具备更高的跨文化素养,在端正的思想意识指导下积极应对各类国际贸易的挑战。此外,高职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建设主力,需在各领域树立深刻的核心价值观念,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1]。在不良的网络信息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高职英语教学更需在培养学生形成语言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面向各专业高效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思想道德意识,持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这也是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的新目标。

(二)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面向高职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其过程相对复杂。思政教育也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等形成更为直接的影响。英语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更需主动与思政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利用英语教学活动的平台来推动自身思想意识、品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的综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可作为高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将思政教育放置在更为重要的位置。高职在长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期间,需将培养国际视野的人才作为目标,有意识地在英语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此迎合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同时,学生的思政水平获得提高,也会对其英语专业技能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2]。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渗透需与社会发展同步,充分利用思政元素来挖掘英语知识的新思想,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来关注和理解学科知识,深化实现学科教学的革新。

(三)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总的来说,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水平,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教学,属于语言类、文化类教学,是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群体文化的关键性载体,并且在英语教学中会涉及到较多的国外文化与思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以开放、长远眼光看待英语知识,合理选择与吸收国外文化,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方面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能够坚定自身的信仰,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正确看待与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不同。所以,在高职英语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必要,既能够很好的契合英语教学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理想信念坚定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实施策略

(一)更新英语课堂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

将英语学科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渗透,便需教师先革新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侧重提高思政素养,强调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进行培养,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活动。首先,学科教师需深化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此后结合教材来设计思政内容,如与生态、爱国等内容进行联合教学。其次,教师还可在教学中与文化元素进行联系,不仅要讲解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针对英语涉及的国家历史、文化等内容进行借鉴,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辨别能力,避免受到不良思想的误导。最后,教师还需更为尊重学生的核心地位,鼓励学生主动表现自己,利用英语顺利的开展交流活动,逐渐让学生获得成就感。通过有效的创新教学理念,能为学生综合水平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二)丰富英语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手段

以往教师并未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思政教育元素,主要是依据教材的文化和思想内容来实施思政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难以迎合学生的兴趣倾向,更无法实现预期的德育培养目标。对此,教师需侧重使用丰富的德育教育手段,创新德育内容和实施形式,有效迎合学生的兴趣倾向,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教师可向学生播放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或影视作品,或者设置具有品德教育价值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但锻炼其英语专业技能,同时还可在中西方文化对比期间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最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英语来表达观看视频的感受,这样便可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活动。

(三)结合英语课外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英语教学任务的影响下,高职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也会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除了实施基本的德育工作外,学科教师还可将德育教育进行拓展,创建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同步提高政治素养。如高职可开展“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主动通过英文网站、口语对话等方式来开展日常交流,并将话题设置为与思想意识相关的主题,学生通过英语交流来表达自己对政治时事的观点,同步融入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对比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完成既定的德育培养目标[4]。多元化的德育实施渠道能够深化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能够自然受到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形成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相符的道德意识,在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外,还可同步提高思想觉悟,通过英语来展现和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经典思想,让全世界均能够领略到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魅力。

(四)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教学实效性

首先,需充分发挥高职文化资源的优势。学校可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校园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均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产生潜在的影响,也是学生获得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可将校训、校发展史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此外通过开展主题英语演讲、翻译、话剧等活动形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应用英语知识,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在的思政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需发挥地域性的社会资源优势。各地区均有自身的旅游、饮食等文化资源,同时在历史人物、文化遗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地域资源可辅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形成更为坚定的信念,不断加深对行业企业文化的理解深度,形成更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以此来促进职业技能的提高。因此,高职教师需侧重利用地方的社会资源,从中挖掘思政元素,依据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寻找地方适合的资源类型,将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实施,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依据实际条件带领学生开展项目调研、现场教学等实践,通过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解与应用技能,受到地方文化和精神的熏陶,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以此作为优化职业知识与能力的内部动力。

四、结语

高职英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在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创新。通过以上分析,从多方面总结了提高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措施,希望以上分析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型人才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思政英语教学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