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略论

2021-11-27 22:07:11惠亮亮
魅力中国 2021年4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院校

惠亮亮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引言

十九大之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也迈入到了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接班人,承担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他们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但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剧烈变化,也导致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等,在这些压力的作用下,很多大学生开始出现心理失衡,甚至产生了一些恶性事件,不仅影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也为其他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急需高校加强学生管理,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对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不管是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还是对于高校的持续发展而言,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性意义。

一、高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性分析

高职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不同,他们有着自身的独特个性,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独有特征,要想对高职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管理,就需要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详细分析和探究,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引导措施。具体来看,高职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性有如下几个:

一是厌学。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的现象,他们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知,不仅学习态度散漫,而且很容易出现懈怠心理。在课堂中,经常会存在精神萎靡不振的现象,喜欢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甚至部分学生会频繁逃课。而在课下则不愿意到图书馆去学习,也不愿意自主看专业书籍,作业难以及时按照规定完成。部分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会出现作弊现象,希望蒙混过关。

二是受挫折能力低。由于很多高职大学生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且一些大学生家庭较为富裕,父母对孩子为所欲为,导致这些大学生没有经受过挫折和困难,习惯于别人围着自己转,在遇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会出现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很多高职大学生缺乏团结协作能力,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也不愿意深入接触,遇到挫折之后无法团结起来进行解决,而是陷入痛苦中。在进入到大学之后,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因为受到个人因素、认知因素等的影响,加之缺乏交往技巧、经验等,导致很多高职大学生难以有效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甚至一些学生对其他学生存在敌意心理,无法进行自我调节。

三是情绪化严重。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较强的情绪化心理,他们不仅思想不稳定,而且没有较高的耐挫折能力,无法抵抗压力,在遇到问题之后会大发雷霆或者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而无法安静下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甚至部分高职大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会出现消极应对的心理,或因此而颓废、一蹶不振。

二、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虽然心理健康管理是尤为重要的部分,但是当前依然有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心理健康管理的效果。

(一)对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很多院校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管理者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教育等管理方面,而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这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久而久之容易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例如,很多高职院校构建了规范的教育教学系统,也构建了思政教育平台,但是在开展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将重点放在学习管理、学籍管理以及宿舍管理等方面,而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在这一方面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但是与当前高职大学生频繁发生的心理问题相比而言,这方面的教育力度远远不够,未来还有待提升重视度。

(二)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生硬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项“艺术性”工作,由于不同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思想逻辑不同,所以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相同,加之很多大学生已经成年,他们不愿意将自身的心理问题随意透露给别人,所以教师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很多障碍,原有的死板化、正面化管理方式暴露出诸多缺陷。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针对不同大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管理措施,并且还要将心理健康管理嵌入到其他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中,循序渐进、春风化雨般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根据实践情况来看,现有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依靠心理健康课程,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模式,不注重对大学生的隐私保护,未来需要对此进行改革。

(三)心理健康管理缺乏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有关,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关,而且还与环境存在关系,大学生只有处于良好的环境中,心理才能够得到感化,才能够在环境的熏陶下化解心理问题,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中依然存在恶性事件,包括校园斗殴、校园欺凌、校园贷款等,这些事件如果无法得到解决,难以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那么就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面临问题。

三、心理健康视角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升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视度

为了更好地对高职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管理,帮助其健康成长,高职院校应当提升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视度。首先,校领导要对心理健康管理提升重视度,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要将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日程中,从各个环节的工作中入手对该项工作进行渗透。其次,要对院校中的教师开展宣传和讲解,帮助教师们深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这一工作的开展积极配合,并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进行解决。最后,高职院校应当构建心理健康管理机制,从制度上对心理健康管理工作进行硬性规定,使各位教师都能够严格依据制度规定开展这一工作,切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心理健康工作进行落实。例如,规定各个院系每周开展几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定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等。

(二)创新心理健康管理的模式

心理健康管理的模式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管理的效果,鉴于传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的缺陷,高职院校应当对此进行创新,尽量引入与大学生需求相契合的、操作性较高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程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引导课程,思政课程也属于心理引导课程,这两者都可以归类到意识形态教育的范畴中,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使大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中学习知识,树立端正的心理态度,降低心理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协调分配和安排心理健康课程与思政课程,例如,鼓励心理健康课程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进行联系,共同对课程内容进行安排,实现知识的互通,取得协同教育的效果。

第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当前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较高,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对互联网平台进行运用,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心理健康管理的柔性,在持续引导和“隐秘性”教育下,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推动其健康成长。例如,可以构建“秘密心理健康窗口”,高职院校安排专业的教师轮班24 小时对窗口值班,大学生可以匿名通过窗口向平台咨询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留言信息,值班人员根据大学生的问题做出解答,一步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还可以在平台中设置“空白区间”,预留一个学生发言区域,大学生可以在该区域中自由发表言论,但不能发表明显带有负面字眼的信息,大学生可以对其他人员的言论进行点评,系统自动筛选出点评较好的内容,并置顶,由其他大学生进行观看。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发泄心理,而且还能够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者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对校园舆情进行把握,从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较为重要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持续感染和诱导,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情绪,从而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心理品质得到优化,而这需要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例如,高职院校要多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主体活动,包括文艺汇演活动、娱乐活动、科技钻研活动、艺术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情绪宣泄渠道,营造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此外,高职院校还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心理品质,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中得到成长。

四、结语

高职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而言有自己的独特特征,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要注重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心理健康管理的措施,即提升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视度、创新心理健康管理的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院校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