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力甫卡尔·赛买提
(阿克苏地区伊斯兰教经文学校,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自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课以来,重点大多集中在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但是,现代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评判标准,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精华的提取。所以,归根到底来说,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教育的根本内容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风俗、精神等的总体称呼,它是通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丰富发展的汇集成反映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民族特性的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是经过长期历史检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的传统、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可是经受住历史检验的,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国人的政治、思维、行动、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性作用;是我们将中华文明区别与其他社会主义文明相结合的标识,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独具特色、民族精神的体现和代表;传统的文化能够让我们的国人寻找到历史的归属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我国的传统文化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若将其推广为一种新兴产业性文化,其物质效益和文化效益都应该是丰厚的;传统的文化,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加深对中国的关注和理解。
1.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
首先,课堂教学教育要更加深入有利于将当代我国中华优秀伟大传统民族文化的文学知识教育进行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和综合科学化的知识传授与应用教育,这也是当代我国青少年中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深入开展当代中华优秀伟大传统民族文化知识教育的最直接、更便捷、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有效方法。中小学阶段的政治思想中学政治与理论文化课程想要真正做到希望自己目前能够成功地学习融入弘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优秀文化,就要把自己目前所学习在思想中的政治与理论文化这个课程的所有具体内容都能够融入深化到弘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优秀文化中来进去,才能很好地做到充分发挥自己目前所学习的思想与政治文化课程教育培训课程对于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弘扬与其在传播中的作用。把现在的意识形态教育思想与民主政治教育课程理念融入运用到当今中国的现代传统教育文化中。如对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关于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的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引入一些传统的先贤的故事,在传统文化中,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于自己的道德修养相联系,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具备的道德素质,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再比如对于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课程时,可以在讲授的过程中积极引入一些为中国革命、为实现民族的独立的革命先辈们,让学生们从这些人物身上去感受爱国情感和精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也要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更加多样。除了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授课程之外,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课,比如让学生相互介绍一些自己知道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等。
2.增强对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美德文化的保护弘扬和推广宣传工作力度
对于我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和文化的教育一刻都绝对不能轻易地放松,在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校内校外的各类活动来丰富我们中华优秀民族和传统文化的信息和传播途径,扩展其影响力,形成"课上学、课下做、人人修"的良性环境和氛围,让我们中华优秀民族和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品质和素养提升的重要来源。
在这种宣传教育手段上,我们不仅可以同时运用校园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广播站等向广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宣传,比如弘扬孝道、礼仪、诚信等传统观念;通过我们举办了校园摄影艺术作品展、书法作品讲座、诗词文联专题讲座、艺术作品表现比赛活动等多种宣传方式,营造了我们校园内关于传承和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浓厚文化气氛;还有也可以同时选择由我校班主任亲自指导负责组织召开"班级是我家"、"感恩有你"、"做诚信公民"等被列为一个教学主题的一次班会,通过这些为一个教学主题同时举办一次班会的多种活动宣传形式,让我校全体学生自我积极地组织参加,自我主动接受并得到更多的文化教育;正是借助于教育新媒体的这种工具,它必然能够形成突破历史时空的技术局限,传递、交流、共享的强大教育职业知识特点,以广大在校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意识形态,促进我校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课程素材教学与促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学优势相互地结合、高度整齐地相互融合,增强了它的时代感、社会感和吸引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
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涵盖广博,加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十分重要。作为教师就需要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自身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素质,去认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只有教师真正地去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表率作用,才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在课堂上明事理、辨清是非、懂荣辱的目标。
1.加强对中华优良的传统和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心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是中华民族强烈凝聚力的动能之所在,是一个维系整个中国人民利益的精神纽带,已经广泛地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精神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也成为我们建设立身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宝贵精神支撑。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把握我们这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史,增强广大学生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豪心。
2.加强对优秀传统和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我国高校学生对于多元化文化存在的现象认识缺少其应有的辨认和分析能力,部分高校学生为了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而自言过激地贬低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滋生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不良现象。这与当前我国中学阶段在进行价值观塑造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欠缺,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会更好地帮助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加强对优秀民族传统和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的民族爱国情操
爱国本身其实就是一种高尚的民族人格文化情感,这种高尚人格文化情感不仅体现在对属于祖国的大水山河行云流水、祖国的悠久繁荣历史及其优秀优良传统、祖国的繁荣发展伟大前途与人类社会和谐命运的真诚敬畏,它就是在要求我们把自己的爱国、报国、救人、兴国、强国的核心价值和主观看法当作崇高的一个人格与一种美德标准来认真学习践行。在当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关于爱国、报国的伟大民族经典哲学理论实践思想和爱国英雄故事,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报国志士豪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忧国忧民民族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担当等。这些十分具有深刻经典故事意味的爱国思想和历史故事已经发展成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传统文化珍贵瑰宝,成为了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凝聚力和调动社会公众向心力正能量的重要来源,在新世纪发展的一个历史增长阶段,思想和故事政治教育课程学科教育更需要充分地学习吸收和教育借鉴古代中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利用这些丰厚的绿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大力推广发扬和组织开展高等学校的绿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和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绿色社会主义爱国思想情操。
总而言之,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是目前我国初高等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在这个多元教育文化复杂多样的中国现代教育社会中,不仅必须不断要学习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文化,还必须从传承中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特别是在我们的高校思想教育政治专业课程德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保护弘扬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给予我们高度的爱和重视,加大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老师们还要不断地对我进行创新探索与认真学习,在有效地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教学理论技巧与教师专业技术素养同时,增强自己对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