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利
(大厂回族自治县祁各庄镇祁各庄中心学校,河北 廊坊 065300)
引言:教育相关部门人员、学校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教学设备使用频率不高和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是现阶段影响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学设计质量与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采取改进对策。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把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点,才能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信息化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应用却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其中主要问题为以下几点:
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从教育相关部门、中学教学管理人员到一线生物教师都存在认识不全面的问题,虽然了解生物信息化教学对深化改革和提升课堂质效水平的作用,但在教学中却未能得到合理的运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不愿意走出以往的常规化备课、授课的教学组织模式,认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以此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课堂的信息化设计上。不仅如此,一些地区教师认为,信息化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需要自身投入过大备课精力,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还需要挖掘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信息化教育的整体适应性不强[1]。
在初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的使用率不高,也是影响整体应用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国家和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设备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但受生物课课时的设置限制,且许多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过低。不仅如此,一些学校为了防止学生在生物信息课堂上通过互联网开小差,因此,并没有连接网络,致使许多教学设计和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在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是影响课程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考核不断完善。这一举措虽然推进了初中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但侧重于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的考察,难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信息化与生物教学的整合力度不足,难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
为了提高初中生物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水平,必须深入了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的信息化水平。考虑到教师在生物课堂中的重要组织者和主导者身份,必须要从教师入手深化其对信息化教学的了解。特别是要了解信息化技术在生物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中的具体运用,充分掌握信息化生物课堂的优势,正确地了解和认识信息化技术,并通过加强生物教学资源与信息化资源的挖掘、整合、优化,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开展灵活的教学模式,同时充分能利网络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初中生物课程学习思路,以此实现有效的教学。现阶段,部分教师在生物课堂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时,往往仅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因此,还要进一步意识到信息化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知识呈现的生动立体性以及课堂开展的灵活性,避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
生物课堂的信息化设计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基础上,才能确保信息化资源在校园课堂中的全覆盖,以便教师组织设计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完善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初中阶段的生物教材和课程教计划,另一方面,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学情,确保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在实际教学组织中应配备多功能智能教师、投影仪、智慧黑板、录播设备,还可以配备生物课件、生物素材硬盘、图像分析软件等,使教师能够在教学种灵活选择应用。
例如在“植物细胞”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数码显微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操作观察方法,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还可以借助图形分析软件,将细胞的结构和分离过程以更形象逼真的方式表现出现,以此加强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综合认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记忆理解,实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2]。
除了认知水平和硬件软件设施的准备,为了更好地保证生物信息化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具备灵活运用信息化设备的能力。现阶段,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综合素养有了进一步要求,特别是信息化素养,因此,作为新时代教师不能止步不前,应坚持与时俱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职业发展观念,坚持终身学习的教师观和教育观,才能更好地吸收和内化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为了提高生物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作为教师应养成从做中学的职业习惯,当前的初中生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成长,接触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时间早,因此,有着较强的互联网思维和丰富的信息知识获取渠道,为了更好地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教师应在夯实自身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与教学教研本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组织水平,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主导者作用。
另一方面,不仅是教师要自身提高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作为学校也要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信息化培训和教育的机会,可以定期组织专门的信息化教学培训或说课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化教学的经验成果交流,以便更好地推广创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组织应用模式。另外,还要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聘请相关的专业教研人员,加强与本校教师的交流,以此来拓展生物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运用思路和教学设计组织方法,以确保有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应用信息化设备的教学演示作用,以此来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启发性,加强学生的对概念和现象的理解记忆,通过合理规划教学设计组织,全面提升教学的教学效果。
以“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组织为例,考虑到以往的讲述式教学难以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不利于学生深化对水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的认识,教师除了在课上引导学生进行红墨水在植物体内部的流动实验,还可以通过制作动画或VR 模型,向学生慢动作放大演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并对重难点进行标注和细致讲解,使学生形成结构性和系统性认识,将抽象的教学讲解转化为生动、具体、细致的教学演示,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另外,在教学演示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案例,或者开展专题教学,培养初中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3]。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对生物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明确教学目标、具体要求以及学习重难点,加深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课上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制作微课或进行微格教学,通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去复习接下来讲解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人体的呼吸”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为例,考虑到该部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观察人体呼吸系统构成,了解构成内容以及把握呼吸系统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海拔地区人们的呼吸习惯以及器官特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带着目的预习课本,以此进一步优化课堂学习体验,提高有效注意水平,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学习的状态中,更扎实地把握学科知识,提升初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思维水平。
除了在预习阶段运用微课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还可以借助微课的方式,进一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不仅是最重要的模块,还是许多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地方,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考虑到这一部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为了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水平,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设计入手,以此来帮助学生扫清认知理解的障碍。教师可以制作多个微课视频案例,例如常见的性别遗传现象和征候,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进行遗传图示的制作。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进行编排了一系列能够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探究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受教学条件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教师都是以单方面讲解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点,许多需要借助学生实践完成的操作实验都未能顺利开展进行,造成了实验探究课程流于形式,未能发挥有效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通信息化教学设备进行模拟的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使学生观看相关的实验过程,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师模拟生物实验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科的深入认识,提高实际操作的熟练水平,使学生在具体操作时能够心中有数,避免出现意外问题。
例如在“观察细胞”这一节课的实验活动部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可以将这一实验的每一环节形成录播教程,以此来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各个步骤,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技巧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生物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学科核心思维,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4]。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客观认识世界,感受爱护自然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善于信息化教学技术,还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水平。考虑到当前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探索改进措施,同时注意把握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