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青 谭渊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00)
对于演员而言,声乐演唱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考验的是演员个人的综合能力,演员需要从自身发声能力的控制入手,需要注重个人的形态仪表,甚至是个人演唱过程中的表情变化。而具体到实际的声乐演唱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声乐作品本身,从作品表现的思想层面入手,把握个人感情基调跟作品之间的契合度,以此来提高演唱过程中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声音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声音的控制是每一位演唱者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何将声音跟艺术表现结合起来,则是对于演唱者最大的考验。作为一名演唱者,不能够单单学习演唱技巧,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对整个作品有艺术把控力,能够将艺术表现力通过丰富的演唱技巧体现出来,这是提高声乐演唱能力的关键。
对于任何一位演唱者而言,声乐演唱最应该注重的都是情感的表现,情感表现代表的是声乐演唱的艺术特性,是定义真正的演唱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演唱者往往都拥有先天的好嗓音,但是是否具备好的歌唱水平则往往需要通过演唱技巧结合情感传递来进行体现。演唱者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力,是决定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引发听众共鸣的核心,即便是拥有再好的音色,再绚丽的演唱技巧,但是演唱过程中没有情感,那么对于声乐演唱而言就是缺乏了艺术张力,没有办法将听众心中的情感激发出来。演唱好比绘画,好嗓音其实就是拥有高超的素描水平,但是单单素描作品往往寡淡无味,只有搭配上色彩,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情感的冲击,才能够带给听众直击心灵的感受。声乐艺术不单单是通过会唱歌来体现的,歌曲的复杂程度需要搭配上演唱者的个人情感才能够完美地体现出来。每一首歌曲在创作是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意境和情感,这种意境和情感需要的是演唱者去表现出来。任何一首歌曲本身都是创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是在适合旋律下才能展现歌曲的魅力的。而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对歌曲的词和曲都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原因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演唱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情感,将音乐和旋律完美地呈现出来,以艺术表现的形式去提高演唱者跟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拉近两者的距离,从而让歌曲更有感染力,更与艺术张力。
对于演唱者而言,首先要清楚的是声乐演唱过程中发声位置的控制,我们说话是通过声带震动发出声音,但是声乐演唱并不单单借助声带震动,或者说并不完全依靠声带震动,我们要想获得好的音色,获得演唱过程中需要的声音,往往需要不断地调整发声的位置。而通常来说,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唱的学习时需要掌握至少三种发声位置。首先就是利用嗓音进行发音,这是通俗唱法或者是普通人唱歌时最常使用的发音方法。其次就是腹腔震动共鸣发音,这种通过挤压丹田进行发音的方式在低音甚至是重低音领域应用的比较多,当然一些美声唱法也会用到这种腹腔震动的发音方式。最后就是用颅腔发音,颅腔发音在美声唱法中的高音部分运用的比较多。而当我们面对一首复杂的声乐作品时,很多时候都会用到不同的发音方式,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声乐演唱,更完美地演绎一首音乐作品,对于不同的发生部位的选择要依据当时的歌曲演唱要求以及艺术表现需求来进行选择。
1.发音部位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作品表现基调方面存在不同
任何一次声乐演唱都应该是基于作品本身而进行的,在演唱之前也需要充分的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要把握作品本身想要传达的真情实感。当作品是喜悦的时候,演唱时就要更加的激情,声音要更加的高亢,当音乐是悲伤的时候,演唱要更加的低沉,声音也是如此。不同的作品本身蕴含的情感基调是不同的,而针对情感基调的演唱音色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需要依据需要不断地调整发音位置,同时选择不同的音色进行呈现。这种结合作品本身开展的发音控制,其实是结合了演唱者个人情感的,是将发声技巧跟艺术表现相融合的。
2.根据发声部位方面存在的差异,能够实现艺术表现强化和升级
当然,现代声乐演唱对于演唱者的要求更好,在考虑到发音技巧结合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感染听众,演唱者甚至还需要注重个人的表情以及形体动作,在发声的过程中,表情舒展是有助于演唱者打开口腔,更好的发音,而肢体动作则可以帮助演唱者放松心情,舒缓紧张感,同时调动发声位置。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自我进行规划,在严格控制发声部位的同时,力求表演动作形象贴合,表情自然平缓,通过合理的规划来促进艺术表现力的升级加强。
对于演唱者而言,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发声技巧其实还跟呼吸控制有关,演唱者需要在日常的演唱训练中提高自己对于呼吸的控制能力,掌握呼吸的方法。现如今的声乐演唱高音低音混合,声域宽,对于演唱者的气息要求很高。同时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不同声乐作品要想体现好的情感表达也需要搭配适合的呼吸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更好的表演演绎效果。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声乐作品本身的内容以及韵律问题,只有科学有效的呼吸规划才能够更稳妥更有效地提高声乐作品的演唱表现力。
1.呼吸规划从声乐作品的整体出发
其实在演唱任何一首声乐作品的时候,演唱者都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整体艺术表现的规划,无论是音色层面、韵律层面甚至是情感层面,提前做好整体的呼吸规划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在演唱过程中搭配上长呼吸、短呼吸、急促呼吸、闭气呼吸等方式,可以起到更好的艺术表现多样性,长呼吸适合抒情演唱、短呼吸适合激情演唱、急促呼吸适合悲伤低沉演唱,而闭气呼吸则能够凸显演唱的高昂情绪,这些呼吸规划越合理,越能够凸显演唱的感染类,提高艺术表现效果。
2.呼吸规划应该跟艺术表现相融合
声乐作品其实从演唱整体而言是需要进行阶段划分的,阶段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情感表达,体现演唱左坡的艺术性,而在这其中也需要涉及呼吸规划。有的声乐作品本身艺术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可能是先扬后抑,可能是先抑后扬,在这个过程中情感的变化其实也就需要记住呼吸规划来进行辅助实现,比如演唱者前面呼吸平缓,整体的演唱也就平稳,艺术表现更多地为愉快或者是平和,而当演唱者呼吸急促时,情绪则是激动或者悲伤,那么声乐作品必然也就朝着这方面进行艺术的表现,将呼吸规划跟艺术表现相融合,对于演唱者而言是个人演唱水平的重要提高方法。
3.呼吸规划需要把握和形体之间的关系
对于演唱者而言,个人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同时也跟呼吸有着很大的关联,形体规划统一合理,往往呼吸的过程也就十分的平稳,而形体动作越是激烈张扬,演唱者个人的呼吸也就越急促,在这个时候,整个演唱的表现力必然更强,艺术表现的效果更好,将呼吸规划和形体进行融合起来,找到演唱的平衡点,以科学的方式方法去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
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对于发音不仅要注重发音部位,掌握呼吸的方法,同时音准也是最为重要的,音乐往往跟两个方面有关,一个就是音调的节奏把控,很多人演唱过程中出现跑调,其实就是音调没有把握好。第二个就是咬字,咬字清晰是声乐演唱中容易被忽视,但是其实很重要的能力。首先音调准确,需要结合声乐作品,音调准确的关键是不跑音、不丢音,演唱过程中结合实际,对于滑音等处理顺畅不拖延,自然不矫坐。其次就是咬字要清晰,多采用普通话,特殊少数民族歌曲则咬字清晰,能够听懂听清。毕竟声乐演唱是由曲子和歌词组成的,咬字清晰才能够更好地传达声乐作品的情感。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高音部分可以适当地处理尾音,不发音进行模糊替代都可以,悲伤情绪的歌曲在演唱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尾音模糊替代进行有效处理,灵活运用,从而将发音的音准跟对于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进行融合,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演唱进行服务,而一切的细节把控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将声乐作品本身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声乐作品更富有表现力,更有感染力。
对于演唱者而言,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声乐表演本身看重的是将声乐技巧跟艺术表现进行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演唱者本身的声乐技巧要跟艺术的融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的去表现舞台演唱想要传到的艺术表现效果,因此表演者需要通过把握自身呼吸节奏,改变发生频率,不断地转变舞台传达的声乐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演唱者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不断变化的舞台表演效果的把控需要演唱者通过日常不断地练习来进行加强,演唱者自身的发声频率,音准的绝妙控制都需要跟舞台的整体表演结合起来,需要通过相互的融合去达到好的表演效果,而发声频率的不断变化本身对于演唱者的发声部位控制、呼吸规划和发声音准是整体的考验。
总而言之,在高校开展声乐演唱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教师需要从不同的途径,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进行声乐演唱的教学开展,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发声部位变化的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演唱过程中呼吸规划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发音音准和演唱过程中咬字清晰等问题,只有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发声技巧之后,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研究将发声技巧跟艺术表现力相融合的方式方法,了解作品,了解创作背景,从而奠定演唱基调和情感方向,找到凸显声乐作品内核,提高演唱艺术表现力的可行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