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奇 晏剑明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2.云南银塔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乡土建筑有其自发性特征,较少受主流建筑文化的影响,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主要来自于民间百姓和手工艺人的自发需求和创造,有明显的区域空间和历史时间特点。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我国没有同步于欧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前,农业经济对我国乡土建筑影响一直是主要的方面,工业时代的技术成果对其影响甚微,使其呈现出明显的东方华夏意匠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新技术、新材料、新生活催生了乡土建筑多元变化的新特征。
乡土建筑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气候因素、地质条件、物质技术下产生的,在形式、结构、材料、营造方式、功能等方面都有极强的区域性特征。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产生了明显的南北差异,就算在一定区域内的建筑由于物质资源储备的不同,经过长期材料和技艺的积累,以致同一区域也可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例如,云南石林县糯黑村,虽然地处滇中,由于其处在喀斯特地貌山区,石灰岩就地可取,村民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石材建造房屋、道路、广场等,形成了特有的石头屋。这种大区域共性和小区位个性形成了乡土民居建筑特有丰富性。
乡土建筑从搭窝或掘地而居,到利用土木石块进行建造,之后砖瓦普及,再普遍使用钢材、玻璃和钢筋混凝土,其技术和形式也随之不断变化。采集狩猎时代加工水平低下,靠收集和使用易加工的天然材料搭窝建棚。农业时代由于冶炼技术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建材加工技术的进步,乡土建筑大多采用规整的材料,规模、体量、形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产生了服务手工商业的前店后厂式民居、服务小农经济的人畜混居式民居,及综合两者的工商农业复合式民居。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力的释放和农业人口眼见的拓宽,推动了有别于传统乡土建筑的民居和公共空间逐步在农村营建。外观形式模仿发达地区的现代建筑,建造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替代原来的木梁柱结构,金属玻璃门窗取代雕刻精美的木门窗,屋顶自由和随意性强。有的将传统功能布局与“小洋楼”外观相融合,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方式进行一些功能的改造。甚至,出现盲目追洋风,生搬硬套“罗马柱”等丧失传统建筑基因的现象。
保持传统乡土建筑基因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建筑形式既是精神审美层面的需要也是物质环境因素方面的需要,在当下需要通过建筑设计理论创新来指导乡土建筑设计与实践。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产生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跨越特有的自然环境、物质技术条件,哲学文化观,生理和心理需求等诸多要素。1840 年以前,中国和西方都有一套成熟的建筑体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欧洲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使得东方建筑文化受到冲击。鸦片战争以来至20 世纪下半叶,建筑设计理论的话语权都掌握在西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和综合国力得到空前高速发展,很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得到巨大提升,世界影响力也不断提高,这将推动建筑设计理论话语权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转移。
建筑设计理论从维特鲁威提出的实用、安全、美观到约翰罗斯金的多元永恒性解读,从现代功能主义到后现代的装饰、象征性和隐喻性,表现出多重性和矛盾性。我们在创新建筑理论时不要受西方建筑经典信条的束缚,应该立足当下,尊重中国乡土民居建筑的内核价值,用发展的眼光自信地解决当下乡土民居建筑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乡土建筑设计观念和理论,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指导并建设具有传统基因又有现代精神的乡村民居,满足人们安居乐业的需求,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设计并建造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1]。
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乡土建筑设计理论时:一是要要立足于中国农村几千年来形成的由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家庭关系,相对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和聚落关系,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的价值[2]。同时,也应该看到“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带来村民社会关系变化对聚落形式,空间布局等的影响;二是要通过建筑空间功能的创新设计来引导村民生活方式更健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三是要选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建造效率和经济性;四是要贯彻生态发展观,推进乡土建筑和村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用系统思维来处理保护与发展的问题[3]。
建筑设计理论的多重性和矛盾性及其评判标准的相对性给建筑艺术创作留有广阔的发挥空间,不同的设计理论和价值取向随之会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法,以此又会导致最终设计成果的多样性。针对乡土建筑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探讨,是为了以包容开放的设计观最终找到符合新时代村落民居建筑设计的内核,追本溯源找到鲜活的乡土建筑基因,以此,推动村落民居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以下分别从由内到外、由外到内、新陈代谢、有机统一四个方面对乡土建筑设计方法进行思考与探究。
由内到外的设计方法主要是功能决定形式、形式追随功能的建筑设计观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是按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的方法逻辑,注重功能科学合理性。设计时首先分析用户及人、空间、事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分析主、次空间和交通动线,进行空间组合及平面布局;接下来分析朝向,考虑投资及采光通风等要素,确定立面造型。这样设计的建筑只需调整朝向便可以搬到其他场地建造。
该计方法可以满足新功能变化。现在,机械代替畜力,种养殖的集中化,牲畜圈舍的取消,燃料的电气化、冲水式室内卫生间的推广普及正在加剧改变乡土民居功能。为了体现建筑的适用性,从功能分析逐步推导到外观形式的设计方法将会带来使用的便利。
从建筑的外观形式入手,确定外形后再进行内部功能分区,该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也是常用方法之一。设计时首先是收集整理调研所得的图文资料,确定典型形式;其次是根据确定好的比例尺度安排和放置内部各功能空间;接下来是根据资金、工期等来选择物质技术手段。该方法可以主动选择建筑形体,保持传统民居建筑外观形式的统一感,比较容易控制形式美。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观念的更新,村民对功能的需求不断变化,致使在预想设定好的空间容器中布局新的功能就会显得比较牵强。采光、通风、给排水设计等都不太容易与空间功能有机结合,这也是“功能服从形式”的弊端。
新陈代谢的设计观主要是按建筑的产生、发展、更新与衰亡及再次吐故纳新的生物代谢为设计观念。乡土建筑是在特定时代和自然环境中受物质技术手段限制建造而成的,由于生活方式、生产技术、施工组织的变化都会推动建造行为和最终建筑形式的不同。农村从之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向着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互补依存型的经济方式转化,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电器和信息技术、环保清洁技术的普及不断影响着乡土建筑功能和形式的变化。
这种以尊重事物和人的发展变化为出发点的设计观,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客观要求。设计建造时难以预估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不能提前有效对未来建筑功能和形式把控,致使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对建筑功能、外形进行改造,用新的材料技术取代原有部分,生长出更加丰富的形态,当然这些形态可能产生与原有建筑不协调的感觉。
本文提出有机统一的设计观是一种全局统筹并尊重个性需求的设计方法论和设计价值观。从中外建筑设计理论的多重性和矛盾性来看,要在有着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华夏大地上设计既有历史文脉,又符合现代生产生活需求,同时还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就应该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观念,从时间、空间、功能、形式、技术、生态、环保等各个维度上以有机统一的设计观来开创性地设计乡土建筑。
该设计观指导下的设计方法应尊重区域自然环境,物质技术条件,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现状和历史传统,同时应以发展的观念来看待乡土民居建筑的与时俱进,不能用僵化的观念和设计方法来处理发展和变化中的事和物。发挥设计在预见性中的作用,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提前进行规划,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解决交通不变、卫生环境不理想、功能不合理,生搬硬套其他地区方案等突出问题,在满足物质和精神共性需求中解决个性化追求问题[4]。
结语: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是在建筑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涉及到自然环境条件、物质技术手段、生理和心理需求等诸多要素,加之各要素都在不断的影响和变化中,如果用一套“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发展中的乡土民居建筑设计,难免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要解决当下乡土建筑不再“乡土”的问题,只有立足我国农村实际,用发展的眼光在众多具有多重矛盾性特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中选取有利于解决当前村民物质和文化需求的部分,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形成系统的设计观,并得到村民和学界的认可,指导村落民居的建设,才能解决乡土建筑民居肆意发展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