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乡村文物旅游的发展与思考
——兼析水东老街旅游开发

2021-11-27 09:36:52张碧健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水东老街文物保护

张碧健

(宣城市宣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安徽 宣城 242000)

引言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结晶,承载着丰富文化的信息,是不可再生的珍稀的文化资源。习总书记对此一直十分重视,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散落在乡村里的文物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样蕴含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需结合新时代将其发扬光大。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推进文物合理、适宜的利用,使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群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认识到提高文物保护保护的重要性,做好文物旅游的合理利用将大有可为。

依托文物开发旅游,富含文化含量的旅游有别于一般的游览观光,提升旅游产品的品味[1]。深挖文物内在价值,看懂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社会价值,创新组合方式,展示出彩的故事。让“冷冰冰”的文物变得鲜活,耳目一新,又是博采众长,辉煌灿烂。统筹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创造性地转化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为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托乡村文物开发文物旅游

开发乡村里的文物旅游,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基于文物来开发旅游由来已久,已经探索出比较成功的一种旅游业态,能给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案例不胜枚举,安徽黄山地区有国企经营的“西递模式”,民企独资的“宏村模式”,国企和村企合作的“唐模模式”等,融合了文物保护和旅游。这些文物普遍保存较好,地域特色显著,集中成片优于单体文物;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等要素;引入特色农产品更好。经过科学合理的开发,文物周边生态人居环境得以提升,促进文物事业的进步,有效提升地域知名度和文化品位[2],社会、文化和经济业态得到成长。宣州作为发展乡村文物旅游的践行者,借鉴成熟的运营模式,反思存在的差异,努力走出政府主导国企经营居民参与的“水东模式”。随着文物旅游业态的形成,形成有影响力的地域特色旅游产品和文化品牌。

宣州在开发水东老街的文物旅游过程中,注重文物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结合。水东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镇,除了保留了完整的古镇形貌,商旅功能建筑、茶马古道、地质奇观,还有鲜明“枣”文化及其衍生物产。老街上古宅成片聚集,修缮后老街的格局风貌得到保护,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旅游开发中,适时推进现代服务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博物馆进驻,丰富旅游体验。在文物的旅游转化中,人居环境改善,旅游业态富民,促进水东老街和旅游业态的良性成长。

二、开发文物旅游存在的困境

在文物保护前提下发展文物旅游,需不间断地衡量评估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宣州地区文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兴未艾,学习其他地方文物旅游的模式,应用到本地域发展中来。对比那些发展较好的案例,仍存在着差距:

(一)乡村文物分散,文物资源开发程度不高。宣州区存在文物地处偏僻,甚至人迹罕至之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难度偏大,更何谈开发利用。辖区内的水东老街建筑聚落保存较好,最具有开发潜质。如何统筹分散的文物资源,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保护工作尚有缺失,部分文物遭到破坏性开发。古建筑是文物旅游开发的主体,也是保护重灾区,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加速它们的消亡。其次是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本体的保存,一旦离开人的生活,缺少必要的通风等,木质构件极易滋生霉菌、蛀蚀等。再次是周边文化景观环境改变,诸如无保护规划的商业开发或工程建设。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有因地制宜的保护管理办法,开发过程中建立跟踪评价体系。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看,需兼顾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和环境协调性,才能取得文化氛围与旅游经济相得益彰。

(三)文物资源开发的深度仍可挖,还需借鉴学习。开发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度,和修缮水准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和资金投入。文物资源的利用形式较单一,基本是参观游览和图片展示为主,新意不足。为全面深刻地展现出文物的历史韵味,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效果,适当加入非物质文化和民俗等展示,营造出丰富的地域生活特色和历史情境。

三、做好文物旅游开发的思考与探析

开发文物资源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需要探索路径,创新模式。文物用于旅游开发是谨慎的,需要突破固有的文物保护工作的理念,提升管理能力。存在着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与亟待修缮的缺口不成正比,需要多元化资金来源。文物本体的权属复杂,多个部门管理有交叉,当投资和收益难以兼顾时,降低了非财政进入开发的积极性。

《文物保护法》的核心思想是保护文物,而文物本体除了有文化历史属性外,有的文物是居民个人财产,用于开发的经济收益未能与其物权属性受到平等的尊重[3]。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保护开发利用,容易出现矛盾和停滞。保护级别低的文物缺少来自财政投入时,积极为引入民营、居民等资金,是文物保护和利用领域破局之举。主管部门管理时探索化解其中的纠纷,厘清权责、归属和收益分成关系。

在水东老街的修缮保护中,财政专项经费用于老街路面和重要历史建筑维修后,国企参与跟进维修古建筑,同时改善电、自来水、污水管等基础设施,进而提高居民保护意识。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诸如售卖本地特色产品、建博物馆等,激活老街的文化经济活力。摸索出适合本地的“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模式,摸索出文物旅游专业化和规范化之路,越走越清晰。值得欣喜的是,老街上居民自觉保护古建筑,胜过任何形式的文物保护意识的灌输。未来需让保护的理念根植与参与的各方,避免旅游同质化问题,让文物可亲可近的,通过旅游实现创新性转化开发利用。

四、结语

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下,水东老街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需挖掘文物蕴含的价值,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新思路,提升地域知名度和文化品位,融合文旅发展。水东老街旅游有后发优势,初步建立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文物旅游区。旅游开发中需及时评估文物保存状况,处理管理、保护、投入和收益的关系,积极总结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猜你喜欢
水东老街文物保护
瑟河春晚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21:26:58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老街谣
黄河之声(2021年16期)2021-12-14 03:02:04
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创新初探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4:20
他为侄子、侄女撑起一片天
老友(2020年1期)2020-02-10 04:01:01
东门老街
中国报道(2020年12期)2020-01-08 02:18:03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中国博物馆(2019年1期)2019-12-09 08:42:02
王国生
学生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