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仁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引言: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与传统汽车不同,其动力来源采用的不是常规的燃料,通常汽车自带车载动力装置,能够综合汽车动力、驱动的一种新型的技术,新能源汽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原理进行制造,是具有典型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类型。新能源汽车在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大规模的扩展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另外,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策略的创新是尤为必要的。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在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是意义重大的。
现如今,石油资源愈加的紧缺,反之,人们在能源方面的需求却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在这样的时代发展前提之下显得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源的紧张,促使人们的环保意识得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与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方向保持一致,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二,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当下推出了众多的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扶持项目,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有助于环保这个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力度,不仅能够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也有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与汽车行业相关的行业的发展都是有着比较大的影响的。
第三,众所周知,汽车产业链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个成熟的市场,售后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获利渠道,汽车行业的售后服务主要包括汽车保养、汽车维修和保险。我国汽车产业主要的盈利方式还是销售,售后盈利的重视程度不够,想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需要强化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的开发。我国汽车售后市场实际上是有着非常大的潜力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必然会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不仅仅要求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汽车服务的质量,要对该岗位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提升专业化,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的必然要求。
新能源汽车维修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更加的突出汽车维修人员的专业性。结合目前的市场调研情况来看,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以汽车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但是这些理论知识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知识比较少,这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要求不相符。另外,汽车维修技能的学习主要还是倾向于传统维修技术,缺乏对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力、电池维修、汽车保养等方面的了解,实践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较量的师资力量作为保证,只有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能够被行业认可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比较多,但是实操能力不强,学生的实操技能不能得到提升。另外,专业教师的引进缺乏规划性,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实践,难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汽车维修本身就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如果能够有效的开展社会实践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社会实践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学生能够参与实操的机会不多,学生仅仅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汽车维修专业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还需要注重维修实践技能的培养,传统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不现符。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人才培养需要注重专业知识架构的调整与完善,注重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让学生不仅要对传统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了如指掌,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动力装置、维修、保养等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与提升的同时,还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提升基本的职业素养,强化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因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专业知识过硬,还要具备比较突出的交际沟通能力,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岗位需求。
现阶段,素质教育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推进,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提升,所以,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培养策略,与行业接轨,注重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强化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负责人与企业进行接洽,与企业共同研讨完成教学内容的确定,并邀请企业的专门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对学生进行培训,借助于实践案例的深入讲解,强化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参观与学习,了解企业的先进技术,学习企业的先进经验,并通过岗位培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也可以借助于校企合作积极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学生参与实操的机会,在学习中提升,也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不断进行教师教学机制的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一,要完善教师的引进机制,提升引进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引进的过程中,要多方面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要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一定的了解。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新能源方面的理论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第二,完善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客观的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如果不够完善会影响师生的教学与学习交流,会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与了解,学生也不能客观的进行教师教学的评价。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第三,为了提升教师的实操能力,丰富教学经验,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以此提升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结语:汽车行业逐渐向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也会不断提升。强化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培养策略,完善培养机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小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培养专业复合型的维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