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中景观装置艺术的运用研究

2021-11-27 09:36:52陈晨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大众景观

陈晨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前言:景观装置艺术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美学思潮,将其与城市公共空间有效结合,可以打破传统的艺术观念,实现城市景观设计艺术展现方式和艺术创作的升华。景观装置艺术的表达性,可以组合与延伸景观环境和城市共同空间,创造出更加奇妙的世界。

一、景观装置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在城市环境方面,建筑物和景观是体现其特色的重要手段,并且有利于为人们提供高质量服务。修饰景观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它可以升级城市的美,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生活体验。

(一)可以完善空间功能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来说,由于所处的时间段不同、行为不同,因此空间功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想有效完善空间功能,不仅要添加新的功能,而且要通过全方位的考虑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比如,在某城市的艺术园中,设计了一个名字为“根系长凳”的景观,它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它的本质是公共家具,处于草坪中间,由于其形状像树的根系,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1]。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坐在上面休息,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高度。同时长凳的颜色和特殊的形状与周围的草相协调,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可以提升空间活力

相关调查表明,城市公共空间没有被人们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人们对空间设计缺乏兴趣、功能缺乏多样性、处于比较偏僻的地区,而对于这些景观,要着重增强其活力,并以景观设计为出发点。要想使身边的景观成为有名的景观,必须充分体现其特色,通过该种方法提升一座城市的丰富性,而要想创造出有特色的景观,要保持设计构思的新颖性,利用景观装置艺术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二、城市公共空间中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模式

在城市公共空间全新化设计工作中,有效利用景观装置艺术,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表达方式的新颖性、多样性与开放性。景观装置艺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工作人员需要站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角度,结合景观装置艺术内涵,实现景观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有效应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材料会营造不同城市公共空间效果,要想充分展示景观装置艺术的独特魅力,并将其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中,需要仔细探究景观装置艺术的呈现方法,创造科学的城市公共空间应用模式。

(一)构建科学化营造方式

当景观装置艺术真正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时,就会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装置艺术景观不仅需要与整个城市公共空间融为一体,而且可以通过一定艺术化方式分割城市环境空间,保证自身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最终形成具有较强新颖性的空间形态,有效延展城市公共空间。通常情况下,构建艺术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方法有很多,其需要使用科学化的营造方法来提升整个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和谐性。

(二)异质化材料的语言的表达

装置景观艺术的材料语言是影响社会大众对城市公共空间感官性体验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的材料会出现不同的装置艺术表达。在景观装置艺术表达中,搭建材料的质感、赋予装置艺术全新的内涵是重要部分。不同材料的叙事功能不同,它能够给大众带来不同的心理体会[2]。现实中,对装置艺术材料的运用和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为基础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了解社会大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从而优化组合自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形成具有创新性和更具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不同质感的景观艺术装置设计在装置设计情感化内涵的体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材料呈现艺术景观装置内容,选择高质量的装置材料,增强整个装置设计的庄重感。

(三)情景化表现题材的应用

情感化的展示是装置艺术的重要特征,其需要通过自身的展示来引发社会大众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大众的视觉状态发生变化。情感是个体主观反应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个体经历一些事物后的生理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不明确心理状态。装置景观艺术需要引起社会大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化的体验需要景观装置艺术使用情景化的表现方法来传达城市公共空间意境。

三、景观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原则

(一)可持续性原则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公共空间是重要内容,基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要站在城市生态的角度考虑景观装置艺术的具体呈现方式[3]。可持续性是全面把握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促使整个城市的公共环境保持良好且可持续的状态,而利用景观装置艺术来优化城市景观布局,可以极大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自然性。我们可以认为可持续性是景观装置艺术设计的前提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公共空间创设良好的范本,满足其生态良性发展需求,促使城市发展保持可持续状态。

无论是何种情况,景观装置艺术都需要以可持续性为前提应用到城市公共空间中,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借鉴以下几点:首先,创新性利用和再设计破旧性的材料,并将其有效利用到景观装置艺术的呈现中[4]。其次,要合理利用绿色材料设计景观艺术装置,并倡导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可持续性意识。最后,在整个景观装置创新性设计中,要有效利用生态环境,通过使用各种方法提升景观设置呈现方式的可再生性和自然性。为了提升景观装置艺术的可持续性,要充分发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优势,避免选择有害的材料,不仅要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而且要着重培养大众的生态意识。

(二)互美原则

通常情况下,景观装置艺术可以为受众营造具有较强美感的情感体验,当完成整个景观艺术呈现工作后,为了使其更具审美韵味,需要设计人员有效融入内在心理情感,最终提升景观装置艺术设计呈现的审美性与人文性[5]。从互美原则角度来看,景观装置艺术设计改变了僵硬化的设计理念,赋予整个景观装置艺术设计更丰富的情感内涵,使大众在景观装置艺术的影响下发生思维变化,获得一定的艺术表达。

(三)互补原则

互补原则强调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景观装置艺术不是单独的个体,需要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其他元素有效融合。工作人员要利用景观装置艺术设计工作来弥补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不足,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体现形式的优化和创新。为此,在设计景观装置艺术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城市空间环境,了解空间环境中缺乏的内容,并将这些缺乏的内容有效融入到装置景观艺术设计中。例如,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线条构建不合理,会导致环境严重缺乏生机[6]。这时工作人员在装置景观艺术与设计中,要站在线条美感角度考虑,以此提升整个景观场所的多维性与立体性。

由于景观装置艺术设计要与城市公共空间保持一致性,为此设计人员要在城市公共空间考虑其他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景观装置艺术设计中,使景观艺术装置与周围环境更好的融和,最终充分发挥景观艺术装置的艺术能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景观艺术装置的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有效弥补各自的不足,从而增强二者的艺术感。

(四)互透性原则

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环境景观和环境设施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二者相互渗透,可以更好的呈现整个城市公共空间[7]。此处的渗透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渗透在装置设计中,无论是社区景观,还是环境装置,都要为大众创设一个半透明的空间,以此最大程度提升城市空间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在整个主题表达中,社区景观与环境装置相互渗透,需要站在精神性的角度渗透到具体的景观中,以此提升城市景观内涵的丰富性。

结语:综上所述,景观装置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创设更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要制定完善的应用模式,并在实际应用中坚持互透性、互美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从根本上提升景观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大众景观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一汽-大众ID.6CROZZ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上汽大众ID.3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火山塑造景观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
春天景观
中国摄影家(2014年6期)2014-04-29 14: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