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依努尔·木明
(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出版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对处于转制和市场洪流中的出版社这棵大树来说,一本本的图书就像是一颗颗“果子”,畅销书和经典长销书则犹如一颗颗甜果子,可以为出版社带来品牌的“果子效应”。而图书策划编辑正是这些畅销书和经典长销书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和运作者之一,因此,策划编辑队伍建设与管理,成为出版社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图书编辑必须具备政治素质。图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具有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深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向是否正确,决定着图书的价值取向。作为图书内容的选择者和把关人,编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是图书出版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图书编辑要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中央的要求贯彻到出版工作的各个方面。因为图书不仅要对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进行传播,还要对社会生活进行反应,对先进技术进行推广,所以这就使得图书编辑必须具备非常高的政治以及理论水平,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图书编辑也应该有着很好的人生观以及社会观。图书编辑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职业,所以对其有着严格的要求很有必要。
如若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那么就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对于编辑而言,文字处理能力是其最基本的素质,当然,具体来讲,这主要指文字以及词语的使用,语句通畅的相关判断,标点的相关应用等等。要知道,这是图书编辑必须熟练掌握的东西,这也是非常基本的要求标准。实质上,对各个门类以及各种学科,图书编辑都有涉猎,虽然不能说每一门都精通,但是普通的编辑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以及内容通读上理应都没有障碍,并且应该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发现其中的相关错误抑或不足,而后提出必要的相关修改意见,随时保持与作者交流以及沟通畅通。作为图书编辑,必须要时刻谨记不断学习,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抑或是工作中,都要学会广泛涉猎,尤其是与自身职业相关的书籍,更要多读多看多学习,必须要清楚的地道,作为图书编辑,“充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图书编辑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切实把握好书稿内容、编辑加工、装帧印刷等环节的质量关。有一些起初并不出彩,但具有潜在文化价值的书稿,经过编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劳动后,变成了畅销书,从中可以看到,图书编辑的文化素质往往对书稿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图书编辑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使文化得到高质量的传承。
学术图书编辑在打造学术出版品牌、提升学术出版质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各家出版社非常注重对学术图书编辑的选拔、培养,但是总体而言,学术出版的数量和质量并不匹配,学术图书编辑队伍建设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包括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图书出版编辑的定位不符合、招聘环节无法遴选合适的编辑人员以及工作环节的培训和再培训无法紧跟工作需要等。
学术图书属于图书出版中相对高端的系列,其所需要的编辑、组稿、宣传、推广等工作都要求编辑有很强的学术能力,一方面甄选好的学术产品,另一方面提升学术产品的质量、价值和知名度等,因此对学术图书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本科及相关研究生专业毕业生一般是学术图书编辑的首要人力来源,理应成为学术图书编辑的一个培养阵地,但目前的情况是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中出版编辑专业开设不多并且所开设专业与图书出版实际业务不相对接,无法满足学术出版单位对学术图书编辑的大量需求。
学术出版对编辑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又涉及不同学科,但就业前景良好或者本身具有较强的科研性质的学科,其毕业生基本会选择其他就业渠道,比如,考古专业的学术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学科本身人数又偏少,且本科毕业选择深造的比较多,因此该专业很少能够甄选到合适的编辑人才;再比如中文专业,其本身毕业生较多,学科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又与编辑工作有很高的契合度,类似专业存在编辑过剩局面。这给招聘环节带来较大困扰,很难与实际专业需求实现很好的匹配。
在当下学术图书出版品种日益增多、读者对学术图书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合格的学术图书编辑队伍就成为学术出版社打造学术出版品牌、赢得市场认可的一个重要抓手。建设合格的编辑队伍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目前,在招聘环节,各出版社主要从应聘者的专业、学历、文字能力等方面对学术图书编辑进行初步的筛选。在用人环节,呈现分化状态,一个基本的情况是谁用人谁培训,这影响了编辑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造成编辑队伍能力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岗前培训关系到编辑能否顺利适应学术出版流程、节奏,是否能够开拓市场等,因此应注重岗前培训,使编辑很好地理解学术出版概念、学术出版市场现状、编辑出版规范、市场推广等。
学术图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工作中往往接触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如果不与时俱进,不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很可能无法与学者对话,而且可能闹出学术笑话。因此应鼓励学术图书编辑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学术图书编辑应掌握自身学科领域的学科动态、学术前沿,因此,培养良好的学术鉴赏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良好的学术沟通能力就至关重要。有很多渠道可以促进学术编辑各种能力的提升。首先,定期参加本学科的学术会议,多与相关学者交流,主动融入学术圈,成为学者的朋友甚至是学友,为学者提供良好的建议。其次,撰写书评和学术文章。为自己编辑的图书撰写书评,不但可以提升图书的影响力,而且能够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另外,主动参与图书出版的前期工作,参与选题立项、书名确立再到内容的完善等,从而提升学术图书的质量。学术图书编辑应不断再学习,掌握学术出版的新理念。当下,出版形态、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编辑应该紧跟形势,不断学习。比如主动建立融合出版的理念,理解融合出版的精髓,走出数据库出版、高端定制等融合出版的新路径。又如,国际出版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学术图书编辑应该放眼国际,推动更多优秀的学术图书走出去。再如,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尤其是学术图书出版社的一个重要抓手,如何促进学术图书的数字化,如何对学术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加工成数字内容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是学术图书编辑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术出版属于出版领域的高端环节,其受众主要在学术圈内,具有内循环的特点,而如何使这种具有内循环的学术产品为更多的人接受、认知就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学术图书编辑应主动培养自己的宣传推广能力,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等宣传推广学术产品。除此之外,对于学术图书出版来讲,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与大众类图书动辄上万册、十几万册的销售量相比,学术图书的销售无法达到,由此就形成学术图书编辑工作量大、效益相对不高的局面。因此,与学术研究一样,学术图书编辑应该有良好的学术情怀,热爱学术出版,能够坐冷板凳,敢于坐冷板凳,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术图书编辑。
多年来,出版社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了图书出版后的营销上,图书策划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地响应销售和应对市场竞争,而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因为目前很多出版社已经意识到,图书策划才是出版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也就是说,“果子”是否甜——图书是否被读者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版社的战略定位以及策划编辑的规划与实施能力。因此,重视策划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策划编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