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精准扶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2021-11-27 09:36方诗慧关芮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生产力共同富裕马克思

方诗慧 关芮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27)

一、研究的背景

贫穷是指个人或家庭的物质、货币极度匮乏的状态。贫困的状态大致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其中绝对贫困对社会的卫生、秩序和文明的挑战是最大的。2021 年2 月25 日,我国顺利召开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会上,习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取得此次伟大胜利的制胜法宝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精准扶贫方略的伟大实施。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问题的基本阐释

最早,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问题作了揭露,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现象进行了批判,但缺乏更深层次的理性分析。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现象入手,从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的层面分析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对贫困的认识突破了感性进而达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性认识,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理论角度。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立场,将实现我们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摆脱贫困的价值导向。马克思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为劳苦人民大众寻脱贫解放之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资本主义做出坚决的批判和揭露,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贫困产生的根源,指出消除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消灭剥削的制度,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类解放这个最终目标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始终以人类解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其价值的最终归宿和最高命题,马克思对贫困问题进行解读,进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之间的固有冲突,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从客观上拉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使得大部分人达不到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人只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得到解放,在此条件下,人类最终无法达到人类解放终极目标。由此观之,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在没有剥削以及共同富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基础上,突破人类自身以及自然和社会条件限制的生产力基础上得到实现。

三、精准扶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由于中国古代长期被腐朽的封建制度统治,社会发展受阻,近代我国被三座大山压迫久矣,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贫困。中国在此薄弱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进入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对贫困现象仍然是集中连片式的存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扶贫单位依然是依照县级贫困区域划分的;因此我国过去采用“撒胡椒面儿”的方式是有效的。2001年,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由大范围的县级区域转向较为分散的15 万个村级贫困地区,在2013 年之后,尚未脱贫的地区大多数是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偏远地区,传统扶贫模式难以在这些特殊地区发挥作用,扶贫方式需要针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进行调整和优化。2013 年6 月,习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之后经过进一步实践与总结,形成了精准扶贫理论。

(一)精准扶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共同富裕,而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要消灭贫困,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我国在扶贫工作上进行了持续不懈的努力,例如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三大改造,推行改革开放等等。而习总书记作为精准扶贫的最主要开拓者对共同富裕有更为直观的解释,他再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解决贫困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2016 年,他在江西考察时明确指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国家贫困家庭,丢下一个中国贫困人民群众。”这些观点定下了扶贫工作的基调,对全面脱离绝对贫困的扶贫工作提出了基本的要求。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轴来看,精准扶贫理论与马克思关于反贫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共同富裕,因此二者在总体性思想上有着内在统一的联系。不仅如此,前者还继承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工作的基本内涵,一脉相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习总书记始终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使贫困对象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自主脱贫,另一方面,集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贡献需要的各种资源。坚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推动扶贫工作,坚持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中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同时以贫困对象的具体诉求为工作重点,将扶贫对象摆脱贫困与提升收入水平作为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的同时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解决贫困问题。上述观点和措施都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基本立场与基本原则保持了一致。

(二)精准扶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在理论层面,习总书记审视了客观存在的实际国情,充分考虑新时期我国贫困问题所具有的特殊性,提出并回答了在“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建立什么样的保障机制等问题,阐述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重要思想,在把握新形势下扶贫工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现中国特色扶贫工作道路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习总书记对发展生产力的方式进行创新,把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鼓励地方结合其自身优势和已有资源定向定点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化的发展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将生态保护与脱贫相结合。除了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外,总书记还创造性的重视发挥教育的对扶贫的重要作用。不仅重点关注当代贫困对象的教育问题,通过对贫困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增强扶贫对象的个人素质,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还注重代际间的教育,尽可能提供教育资源给贫困儿童。

在实践层面,精准扶贫方略重视治贫工作的精准性,充分挖掘本地优势,再结合外部的供给力量,形成合力助力脱贫。制定了高效可行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扶贫政策的监察力度,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优化扶贫资源的配置情况,摆脱虚假扶贫的困境,有效防范了贫困易返的问题。第二,强化扶贫配套的考核、监察制度建设,完善多主体互相配合的系统建设。把扶贫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最终落实到个人,创造了考核评估制的考核程序和方法,以严格的监察管理制保证扶贫政策落到老百姓身上。使用多层制度系统确保贫困问题的高质量解决。既重视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对资源分配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其他主体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强调不同地方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公司、群众组织积极参与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可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精准扶贫理论是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传承和创新,它既继承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中关于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等基本思想,又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发展其基本内涵,上升为新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的理论,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世界的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共同富裕马克思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像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