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胜
(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
引言:现如今互联网的兴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让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安全威胁,就校园贷来说,它的形式非常满足学生们对于消费的需求,因此很容易满足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因而很容易使得学生们上当受骗,最后还需要父母来承担他们的欠款,大学生们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可以通过网络的借贷满足自己短时间内的消费需求,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定的便利,但如有操作不当就很容易使得个人和整个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本文就对在当今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研究校园贷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校园贷的防范机制,这对于高效防范校园贷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互联网的背景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也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在金融行业也将带来巨大的便利,通过大数据可以实现有效的数据管理,但不乏会有不法分子因此找到商机,早在2002年招商银行就发行了针对大学生们的信用卡,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学生消费的需求和设计的,但是伴随着流行非常广泛[1],其他的银行也纷纷效仿,因此这样的信用卡很快就占领了市场,但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审核不严谨、学生们还款能力有限等原因使得信用卡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导致了后来高违约率、高坏账率等问题的出现,因此相关部门开始加以重视,国家方面也开始颁布相应的法律,对18 周岁以下不得借用信用卡,并且在18 周岁以上的人群如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需要征询父母的意见,因为此政策的出台对信用卡的市场进行了巨大的打击,也导致了很多的银行暂停了这样的服务。
在2014 年的时候,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校园贷也因而产生了,因为一些电子商品的分期付款正是符合大学生手里资金不充裕的特点,因而这样的形式又在高校中迅速蔓延起来,主要的平台可以分为分期购买商品平台、贷款平台、电商背景的平台,除以上平台之外还存在着少部分暗箱操作方式的平台。
自2016 年校园贷被曝光后,教育部方面就颁布了对校园内学生们借贷的管理,这也要求各高校建立对学生们不良网络贷款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与此同时建立网络贷款处置机制,这样就可以更严禁地整治高校中校园贷的问题,自2019 年9 月6 日起就明确规定不允许任何机构对高校里的学生们进行借贷、放贷服务。
自校园贷发展以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给学生们造成的安全问题以及思想问题等都给学生们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对社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约束。
在校园贷的事件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因为校园贷事件导致学生跳楼和自杀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学生们没有社会经验[2],为了满足自己的短期欲望去借贷,到了还款日期自己并没有能力去偿还,很容易因为借用的几千元债务最终导致欠下几万元之多,因为学生们无力偿还,而且还是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最终就想着以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我们可见这样的事件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存在着约束,而且这样的事件对社会的安全也是存在着威胁的。
现如今大学生们因此从小被娇生惯养,在意识的发展方面一直都是薄弱的,所以在社会事件中很容易被欺骗,特别是大学生们本身对于物质方面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并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想着和同龄的学生们相比较,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大多数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的,在校园贷申请的过程中都会有个人信息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需要填写,当学生们不能主动在还款日期进行还款的时候,贷款机构就会主动联系家人,而且大多数的学生们都是出于自尊和担心父母二瞒着父母擅自借贷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因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只有父母来偿还这样的债务,更有甚者因为家里偿还不起这样的债务,导致家庭破散。
校园贷的出现就是因为满足了学生们对物质需求的欲望以及手里资金不充裕的现象需求,因而校园贷才会在校园内十分受欢迎,但伴随着这样复利形式的出现导致在还款的金额和借款的金额相差数倍导致学生们根本无法偿还债务,因此在学校方面还应该加强对学生们这方面的教育[3],因为大学生们本身就是缺乏社会经验才会很容易被欺骗的,所以老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教育的时候完全可以引用一些案例使得学生们可以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其次高校方面还应该加强对学生们思想教育的工作,采取多样的措施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引导工作,从而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财的观念,帮助学生们树立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意识,首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为学生们参加这样的内容,帮助学生们纠正消费观念,同时也应该联合相关的部门对这样的事情设置讲座,这样便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其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的形式时刻提醒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在家长方面也应该正确的教育孩子,现在在大多数的家庭中都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导致学生们无法形成自立自强的精神,所以在家庭中培养学生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
自2016 年提出的校园贷防范机制提出以来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对学生们校园贷的掌握情况,严格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4],明确个人在校园内开放贷款的责任,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在校园开放这样广告的人群进行清除,一旦发现这样的人群应当严肃处理,对于老师们来说还可以经常和学生们进行谈话,了解班级整体学生们的近期情况,这样便可以排查在班级里是否存在校园贷的情况,同时还可以依靠辅导员以及班级干部等切实了解班级学生们阿日常生活情况。
近几年来在对大学生们开放的奖金中有很多,其中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免学费、国家奖学金、市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都能够有助于学生们的资金支持,因此这样的现象便可以保证家庭困难的学生资金上的需求,校园贷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因资金不足的同学受不得物质的诱惑而形成的,所以现在因为学校方面各种资金的支持便能够做好精准帮扶,因为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他们都需要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而这些都是需要资金的支持的,所以他们才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去借校园贷,所以学校在关注学生们思想的同时关注学生们资金方面的情况,适当地还能够主动寻求资助的形式避免学生们去借校园贷。
总而言之,校园贷对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和意识的发展都是存在着威胁的,当前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下已经严令禁止任何机构开放贷款给大学生,所以对于学校方面来说还应该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具体生活情况,开设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运用广播等形式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也应该严令禁止在校园内开放校园贷的人员,适当地给予学生们资金上的补助,帮助学生们解决因资金不足导致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