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2021-11-27 09:36:52陈汝桃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名著阶段文学

陈汝桃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大成中学,广东 信宜 525300)

引言

新课改以来,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文学素养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一个人的文学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初中生正是从儿童走向青少年的时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三观是在这个阶段慢慢萌芽,因为外界诱惑与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学生很容易被一些观念带歪,此时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来说就变得至关重要,而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当前,初中生对于名著阅读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于名著阅读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种各方都不注重名著的阅读现状,所以教师通过对于阅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现状

(一)学生不重视名著阅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不够成熟,但是又渴望变成一个大人,所以大部分学生喜欢将自己装成一个大人。因为刚从小学进入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初中的生活总是让学生向往的[1]。与此同时,因为青春期荷尔蒙的影响,以及一些青春偶像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异性产生或有或无的好感,一些言情小说这个时候也很容易遭到女孩子的喜欢,大家的阅读方向就是错误的,大部分初中女生的阅读选材往往是“青春疼痛文学”,这种阅读当然可能会提高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对于学生三观的塑造存在一定的弊端。而对于大部分初中男生来说,阅读却是一件很难提起兴趣的事情,尽管有喜欢阅读一些类似于《水浒传》的名著的男孩子,但是总是少数。

(二)教师不注重名著阅读教学

对于大部分语文教师来说,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件事是漫长而充满风险的,所以大部分教师为了能让学生的进步快速体现在考试成绩上,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的,毕竟在以成绩为主的校园里,文学素养的养成好像没那么多人来关注。一般课堂上对于名著的阅读只是在截取文章的片段到课本上,教师也一般是讲解完这一段就要求学生自己回去阅读,至于学生是否真的阅读了,教师也并不在乎,因为要使名著阅读带来收益,等待时间实在是太过于漫长[2]。

(三)家长不注重名著阅读

进入初中阶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数学与物理的学习开始变得困难,家长也认为这些课程比语文课程更加重要,更不要说是阅读这种对于提升成绩效果微乎其微的课。所以家长宁愿让孩子花时间去补习其他的理科课程,也不愿意让他们花时间放在阅读上。更有家长认为作为初中学生阅读的名著纯属于娱乐消遣,并未能认识到名著的阅读对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文章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意义

文学的表达能深刻地表现出人类最丰富的感情,能诠释出某一阶段的时代特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在于文章的文笔,而在于其所传递的思想。其实优秀的名著,能够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自然、历史、科学以及人生哲理。

初中生阅读名著的意义在于能在较小的年纪了解到各种知识,虽然在幼稚年纪不能理解其中更为深刻的内涵,但是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同时,对于写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学习到引经据典的写作方法与遣词造句[3]。

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一)课堂一站式阅读名著

课堂上的阅读是学生阅读的起点,一篇文章能成为教材上的课文总是有它的特殊性的,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课堂上文章的讲解,对于名著的定义也不仅仅是大众所认为的四大名著,现代名著与古代名著的理解必然有所不同。而进行良好的课前导读对于学生理解一篇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每节课课前让学生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读完文章后对同学设计问题,然后进行提问,这有助于教师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背影》这节课,教师完全可以在刚上课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阅读,然后设计相关的问题与答案,这个时候教师也可以自己进行问题的设置,最后阅读时间到了,抽一两位同学的问题进行对班级上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教师总结一下学生的问题[4]。因为本文主要通过对父亲买橘子时候的背影的描写来体现父亲的老去、父亲对作者的感情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很多学生在进行这一节课的学习的时候,因为年纪小并不能理解到父亲作为家中顶梁柱的艰辛,也不能明白作者这一系列的动作与细节描写所带来的震撼。所以教师在后面讲解文章的时候,可以通过举例自身的父亲或者其他亲人的例子,或者让学生自己来举例自己亲人对自己的爱护,以此让学生更能理解问诊作者对父亲的感情。

最后,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讲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表达亲人情感的文章,比如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类的小说名著,通过对于一些平常事件描写,表达出了对亲人深厚的感情。

(二)多元化名著阅读教学

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新手段来引导学生对于名著的理解与描写。有些描绘得很好的语言,学生没办法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表演某一名著片段,更好地去理解文中的所描写的内容。因为很多古代名著作品都拍成电视剧了,教师可以在学生表演后,自己对文章剖析结束后,播放电视上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3]。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学习中,该课本的名著导读任务是《水浒传》,教师可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就告诉学生们名著导读的任务,然后将阅读任务布置下去,并告知学生会要求他们表演其中的内容,语文课上时常提起学生已经阅读到哪里了。分几个阶段要求阅读到某一阶段的学生上台表演某一情节,并在学生表演后播放相关电视剧片段,这不仅能缓解学生学习焦虑情绪,让学生对语文课充满期待,并且也进行了维持一整个学期的名著阅读。

(三)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大部分教师阅读教学并不在乎学生的理解,而更趋向于将自己的理解讲解了出来这一方式。有一句话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阅读也是一样的,不同的人读到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想法。比如,教师可以每周布置一个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对于阅读的文章可以限制学生阅读某篇特定文章,也可以不限制特定文章,然后每周一要求几个同学进行分享自己对某名著的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也能让没有读过某篇文的同学对同学分享的文章感兴趣,然后自己找机会再进行阅读。

教师还可以设立专门的阅读小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通过小组提问的形式,让同组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提问,或者两组互问。同组互问的形式会加深学生对他们阅读的同一名著的理解,而两组互问的形式会要求两组学生阅读两篇不同的文章,这不仅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4]。

四、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幼稚走向青春、学生三观的养成、文学素养的养成的重要阶段。尽管名著阅读给语文成绩的提升的作用并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初中名著阅读不仅对于当前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学生以后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针对名著阅读的现状,不断探索出更好的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名著阶段文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18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海峡姐妹(2015年6期)2015-02-27 15:11:19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