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司隶校尉与豪族兴起之关系

2021-11-27 15:37吴胜亚谢啸天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皇权监察

吴胜亚 谢啸天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查诸史料而知,汉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监察具有相当的随意性。主要由三公之中的丞相或御史大夫酌情派遣监察御史,作为特使代表中央对地方进行巡视。汉武帝时期采取大量的政治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监察制度也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其中司隶校尉便是在这期间设立的监察官员,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三辅地区、三河地区的豪族和高官,设立于武帝末年。巫蛊之祸时旧有的政治势力遭到严酷打击,产生了大量的权力真空,这些重要的权力部门很快被豪族填充。在这豪族势力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司隶校尉始终与其发生纠葛。因此,笔者尝试从司隶校尉发展变迁的历程中,来探究二者的联系,以及从这一视角来观察豪族兴起的历程。

一、司隶校尉的设立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司隶校尉,周官(师古曰:“以掌徒隶而巡察,故云司隶”)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节从中度徒千二百人(师古曰:“中都官,京师诸官也”),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弘农。元帝初元四年去节,成帝延元四年省,绥和二年哀帝复置,但为司隶,冠进贤冠,属大司空,比司直。[1]

从上面的资料可知,司隶校尉是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 年)为治理巫蛊之案而设立的。一开始司隶校尉可持节,这意味着司隶校尉作为皇帝的使者可以诛杀无官职者,以及行军时可诛杀二千石一下官吏。此外,司隶校尉还统领一支一千二百人的军队,可谓权势熏天。汉宣帝时期盖宽饶任司隶校尉,其“挈白公正,不畏强权”,使长安甚至出现了“公卿贵戚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的局面。汉元帝时期诸葛丰任司隶校尉,其“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诸葛’”。[2]凡此彰显司隶校尉监察严厉,致使权贵豪强胆战心惊的例子不再枚举。

其后,汉武帝觉得司隶校尉权力过重,于是罢其兵,任其察三河、三辅,弘农等京幾七郡,为皇帝耳目。但之后,司隶校尉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弱,元帝时去其节,成帝时直接省罢。作为皇帝的耳目之臣,并且帮助皇帝很好地控制了公亲贵戚、豪强大族的司隶校尉权力一步步削弱。在司隶校尉权力被削弱的过程中,皇帝对豪族和司隶校尉两者的态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能简单的归因于皇帝的亲信程度决定了司隶校尉的权力大小,其间当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二、司隶校尉的变迁与豪族的兴起

汉武帝在罢司隶校尉之兵后,令其监察京幾七郡,督中央百官和大豪猾等,司隶校尉也和州刺史一样有了专门的监察区。刺史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 年),每年秋天代天子巡狩各郡国,以“六条问事”,而六条问事的首条便是关于豪强的。当司隶校尉有自己专门的监察区时,则其便已具备了中央和地方两重属性,而且这也使司隶校尉出现了向地方化演进的趋势,因此其职责也更与刺史相似,倾向于“督大奸猾”,即豪族。

前文中,汉宣帝时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出现了“京师为清”的局面,但是须知,司隶校尉此时早已失去了兵权,其权势必然较其设立之初大大降低,最后盖宽饶因“直道而行,多仇少与”被陷害入牢狱,并在狱中自刎而死。根据司隶校尉的职责属性以及盖宽饶的行事风格,那些陷害盖宽饶的人毫无疑问多数都是被其“刺举”过的,而这些人至少与权贵势要有着不浅的瓜葛。但是,翻检史料并未发现陷害盖宽饶的执金吾的有关资料,至于其家庭背景更难以寻之。但是,在盖宽饶担任谏大夫时曾弹劾张安世和张彭祖父子,而张安世出身豪族。广而论之,当盖宽饶陷入风波之中时,对其进行疯狂的政治报复者必然属于豪族阶层。诸葛丰的经历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推断,《汉书·诸葛丰传》载:“元帝擢(丰)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诸葛。’上嘉其节,加丰秩光禄大夫。”[3]虽然如此,但诸葛丰最后因得罪外戚许章而被元帝“收节”,《汉书》称“司隶去节自丰始”,这使得司隶校尉失去了皇帝使者的身份,地位权势进一步下降。虽然司隶校尉仍然是中央官员,但是实际上其政治地位已近于地方州郡刺史。而外戚许章的家庭背景《汉书》中没有介绍,但联想到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出身豪族,故我想许章大概率也是豪族子弟。此外,元帝时期还有,丞相丙吉之子丙显被司隶校尉举劾,仅处以轻罚。陈汤征讨匈奴纵兵非法抄掠,被司隶校尉举劾之后倒打一耙,使得司隶校尉受罚。其中丙吉是依靠通经入仕,其子则是凭借任子制度做的官,而陈汤是豪族张勃举荐的,显然陈汤也当有豪族背景。这类事情的发生,一方面表明司隶校尉地位的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则反映自巫蛊之祸后,国家的政治体系之中出现了大量与豪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汉成帝时期,司隶校尉王尊弹劾匡衡、张谭二人,成帝接到奏疏时不仅没有处罚二人,反将王尊贬谪。之后又有丞相翟方近一年之内罢免两位司隶校尉的事情,“旬岁间免两司隶”[4]。由此可见,元帝之后司隶校尉权势一落千丈,威严扫地。到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朝廷正式下诏“罢司隶校尉官”[5]。

由上述所枚举之例可知,每一个对司隶校尉进行打压的人都与豪族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或者其本身就是出身豪族。宣帝时期,有豪族背景的官吏打压司隶校尉的官员较少,而到了元帝、成帝时期,有豪族背景的官员明显多了起来。这是因为豪族通过察举、通经入仕的门路布列于庙堂之中,并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干预和影响。其中,汉元帝废除迁豪政策就是豪族意志的体现,而汉成帝废除司隶校尉这一官职,必然是豪族为消灭损害其利益者的终极措施。当时外戚王氏当国辅政,权倾朝野,终成帝一朝,王氏子弟均布列险要。这也表明,豪族已经成为皇权的阻碍,并有压过皇权之势,国家政策的制定已有完全取决于豪族的趋势。为扭转这一局势,以诸侯身份继位的汉哀帝便开始采取行动予以反击。其初登大宝“欲强主威,以则武宣”,并任用宣称“奉三尺律令以从事”且“专抑儒吏”的朱博[6]。朱博遂以“故事”将豪族王莽省罢归国,并重新设立司隶校尉,但是司隶校尉已不直隶皇帝,而是成了大司空的属员。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哀帝希望复振皇权,但因力量不足而不得不与豪族达成的妥协。之后,哀帝又通过“限田限奴婢”、改元“太初元将”再受命等等措施,以期可以化解当时的社会危机,挽救日益衰落的皇权。但是,在这个时期,豪族子弟早已遍布官僚系统的各个位置,在豪族们此起彼伏的反对声中,所有的改革政策最终皆成为一纸空文。哀帝死后,王莽在豪族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中央,经过数年的准备其便建立了以豪族为基础的新朝。另外需要提一下,因为司隶校尉曾经打击过王(莽)氏家族,所以王莽对司隶校尉并未有好感,此职亦已成虚设。

王莽称帝之后,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而进行大规模的改制,但他的政策严重损害了豪族的利益。失去豪族支持的王莽政权,在此起彼伏的反莽战争中身死国灭,而南阳豪族刘秀则成为整个反莽战争的最大赢家。刘秀称帝后,为复振皇权做出了种种改革,其中一条就是复称司隶校尉,并加重其权,并与尚书令、御史中丞并称“三独坐”。刘秀之所以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未受阻碍,主要原因就是,豪族在反莽战争中死伤惨重,早已无力对抗新的朝廷。这也从侧面反映皇权复振势压豪族的情况,章帝曾斥责豪族窦宪说:“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7]就是最好的明证。

章帝之后,东汉诸帝多以冲龄继位,政局开始进入外戚、宦官轮流专政的时期,皇权又开始衰落,而且专治豪族的司隶校尉也开始有豪族担任,如李膺、樊陵等。并且,在外戚宦官一次次的斗争中,皇权走向衰落而豪族势力不断壮大,他们或成为宦官、外戚全力拉拢的对象,或操纵乡里舆论,或控制选举,从庙堂到江湖,举国上下均有豪族的影子。东汉中期后,司隶校尉逐渐变成了“誉重者居之”的虚官,并且其也逐渐成为由皇帝亲信担任的“近臣”之官。当皇权衰弱之时,依附于其的司隶校尉也就成了外戚和宦官打压政治对手的工具。黄巾起义之后,外戚与宦官同归于尽,地方上大大小小的豪族成为各地的实际政治力量,而皇权则跌到谷底。按之情理,国家政权应彻底由豪族垄断,但因曹、孙、刘三个政治集团皆出身于寒族阶层而被阻。出身寒族的曹操曾担任司隶校尉,其诛杀了杨修、许攸、孔融等豪族;刘备称帝后使张飞领司隶校尉,其用意则是让最信任的人来打压益州当地的豪族,而诸葛亮也在张飞的监察范围之内。只因张飞早亡,而这一使命便由诸葛亮领司隶校尉来完成。豪族在三国后期逐步掌握了各个政权的实际权力,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并于诛杀了心向曹魏的司隶校尉毕轨,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又进一步剿灭曹魏势力,东吴政权的各个重要职位皆由顾、陆、朱、张四大豪族的人担任,蜀汉则在与益州、东州的豪族斗争中不断走向衰落,并最终被豪族势力最强大的魏国所灭。当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豪族最终成为历史舞台的主人,并对之后数百年的皇权产生重要影响。

结语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窥见司隶校尉的强势与否,体现了皇权的强大或衰弱,这也间接地反映出豪族势力进入庙堂之后的扩张过程。司隶校尉一开始的使命是捕巫蛊、督大奸滑,但其不久主要使命就成了专治豪族。并且其权力倾向“地方官化”,因为国家要诛杀在地方日益强大的豪族,而豪族通过通经入仕、任子、察举等方式大规模的进入庙堂,这也使豪族有了左右政局的能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到了西汉中后期皇帝不能像之前那样独断朝纲。另外,司隶校尉权势的强弱及其兴废轨迹,也可以看出皇权与豪族的斗争历程。皇权强大的时候,其委命下吏以制诸豪,而皇权渐衰之时,豪族便左右皇权意志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当豪族成为整个政权的基础时,司隶校尉这一职位对豪族的威胁已成具文。豪族蜕化为士族,并于皇权共享天下之时,司隶校尉便彻底步入历史的尘埃。

猜你喜欢
皇权监察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监察法》施行: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
反腐新力量!监察委与纪委有何不同?
新设的监察委与纪委有什么不一样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