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好党支部引领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

2021-11-27 15:37刘通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学生党员支部

刘通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等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我党执政的重要基石之一。因此,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是高校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但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管理党员和发挥作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以新时代下五好党支部的内涵和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现存问题为切入点,进而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提几点建议,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五好党支部的基本内涵

明晰“五好党支部”的建设规律,必须深刻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五项标准首先从五个方面高度凝练了支部建设的发展任务和方向。而建设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标准中用“好”字作为评价标准来进行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评价的边界。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又是给了所有党支部向前发展的无限可能,对于党支部的建设发展,“好”应该是永无止境且绝无上限的。

纵观五好党支部的发展过程,首先要注意“宏观把控”和“微观处理”这两个核心要素,事先平衡好两要素的比重,对具体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这恰好是党支部建设中“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属于“宏观把控”的层面。党支部领导班子健全、结构合理是根本;党内各项制度健全,制度落实到位是保障;党员管理中严格发展党员标准、培养考察保证质量是基础;组织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参与是灵魂;作用发挥中服务群众意识强、引领表率实效高是党支部的最终归属。积极正确的党性意识在这五项中起着重要的纽带维系作用。坚持五方面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互相补充,使得党支部的发展循序渐进,形成先进的五好党支部。

党支部中的“微观处理”即任务的落实与党支部建设的措施,其中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是抓好本支部内一切工作的组织基础和领导保证,是落实微观的基本核心与发力点,从思想上政治上掌控和建设支部,在组织制度上组织监管上管理和发展支部,在贯彻执行上末端落实上增强和发挥支部执行力,将三点精雕细刻贯穿工作始终,打造新时代高质量的五好党支部。

二、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领导力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领导力一词是在吸引力、凝聚力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引导与带领的作用,要求党支部书记在学生党员的发展中起到领路人的作用。思想引领是领导力的重要层面之一,它是建立在共同思想认识、共同目标追求上自觉自愿的内在向心趋向,它影响甚至决定政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中,这种思想引领却还有待加强。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观念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大学生容易受多元文化、社会家庭因素等影响,出现一部分学生党员倾向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表现非常隐蔽。而党支部书记多数情况下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党员而进行针对性疏导;其次,人员经常性变动,成员之间不熟悉,也导致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提高遇到瓶颈。

造成这些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学生层面,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年限,学生党员最早在大三下学期如期转正,毕业季来临时经常出现全体或大部分正式党员离校,正式党员流动性强,稳定性低,影响支部工作的连续性,极不利于支部文化和特色的传承发展。教师层面: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多由辅导员担任。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老师担负着学生的安全稳定、奖助学金评定、就业服务等庞杂的职责,高校学生党员也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学习、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因此无论师生对支部的精力都相对投入不足,对上级工作要求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较多。直接导致部分高校党支部软弱涣散,良好的支部班子搭建不起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足。

(二)组织力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组织党支部党内活动和生活方面,由于课程的原因,往往时间无保障、安排不规律;组织党内活动方式习惯于读文件,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等,方法过于单一;学习上只求写好心得体会,不求学懂弄通,使得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创新。组织活动时,多追求在形式上进行一次组织,缺乏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实效的动力和精神。

在组织党员发展方面,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立一般由共同专业的班级组成,致使一个支部中党员数量多,学生成为入党申请人后,支部不能定期进行规范地检查监督,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后,临近发展才突击补材料,不催不办,行动迟缓。此外,各班级学生之间本身交流就过少,也是支部氛围不活跃的原因。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员管理与组织生活方面也由此显得过于臃肿。

(三)执行力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三会一课”、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党内基本政治制度是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遵循。一般在上级党委下达要求后,学生党支部都能做到令行禁止,按要求递交相应材料,完成规定步骤。但最突出的问题是这样的党内生活略显轻浮,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地摆样子,不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执行力缺失主要是因为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颇低,党支部对党员思想、行为方面管理不严格。大学生活中班级的概念被弱化,宿舍是学生活动重要的单元,这促进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舆论传递迅速等特点,在对待某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共同的消极态度。这导致学生党员在不仅没有发挥作用甚至会被周围的言论行为所感染,“忘掉”党员的先进性,纪律散漫、行为慵懒,这种风气最终被带入到党内生活当中,致使良好地进行制度落实和发挥作用成为天方夜谭。

三、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全面向“好”建设的途径

(一)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支部领导核心

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出现问题,非常重要的一个根源在于管全局、管长远抓得不够。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突出问题,必须在制度建设上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这里所指的制度体系是一种针对学生党支部具体情况,适应支部发展的条例。条例的确立要全面摸清本单位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全面分析本支部学生党员群体的特点,确保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即使短时间内学生党支部的人员出现较大的变动,也不会因此使得支部建设出现混乱。还需注意的是支部制度建设的原则框架及政策边界一定要厘清,不得同党章等上位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互冲突,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战斗性的支部班子,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制度建设。

(二)创新组织方式,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支部奋进动力

组织生活的开展是促进党员间沟通交流、增强团结的重要途径,与党支部组织力的高低互为因果。创新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方式,让活动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使得学生党员真正感兴趣,有心得。一是创新校内外组织形式,多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党员走出校园,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参观走访红色教育基地,多接触崭新的环境,时刻保持参加活动的新鲜感。还可以结合高校实际,校内各支部联谊学习,开展辩论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针对当代学生党员思维活跃的特点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探索线上网络平台教育的模式,减少照本宣科似的无意义宣讲,让组织生活“活”起来,深入人心。

(三)认清教育主体,注重主观能动,配强支部领导团体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因此在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中也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发挥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功能,达到在思政教育活动中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相互统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为支部选配学生党员当做支部委员。支部委员的选配,首先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其次要较强的工作能力,第三还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支部书记具有前瞻性,在质量前提下合理把握党员发展节奏和比例,建立起合理的学生党支部骨干梯队,形成四年级正式党员为党支部领头人,三年级正式党员为支部骨干,带动一、二年级党团员积极开展支部活动的合理梯队,培养支部委员后备人选。

(四)突出跟踪问效,加强督促检查,推动支部作用发挥

扎实有效的督促检查是保障党建工作部署落实、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要做到年度工作要点重点查,专项工作部署及时查,制度落实情况反复查。学校学院中的各级党委应设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学生党支部的各项任务批复报备,督查小组进行重点突出的专项督查,随机督查直插现场,随机谈话督查学生党员的思想情况,定期检查各支部发展党员材料。另外,支部内部自身也需要完善组织生活纪实工作机制,每次会议记录内容详实、活动记录过程清晰。通过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推动制度真正地有效落实,提升支部执行力。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学生党员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