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英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福建 建阳354200)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会带来严重影响。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较多,高血压、微动脉瘤等均属于常见原因,在此类因素影响下,患者脑实质中血肿出现破裂后,导致出血情况发生[1]。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危重等特点,需尽早进行治疗,挽救患者生命[2]。同时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促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本次对采用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科室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有患者均给予尼莫地平微量泵输注治疗,根据随机抽签法均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2)高血压病程≥1年。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者、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等。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尼莫地平微量泵输注治疗。手术治疗中,对血肿中心位置依据CT检查结果进行确定,于中心点部位皮肤做手术切口,长度2.5cm,将切口用乳突钳撑开后钻孔,并切开患者硬脑膜,然后采用18号导针穿刺并引流,引流结束后拔出导针,缝合头皮后固定引流管。术后2d开始,给予患者0.5-15mg/h尼莫地平注射液(青岛金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083)微量泵输注治疗,连续治疗40d。
护理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等。(2)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且持续输液治疗中,患者在心理上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如焦躁、易怒等,不利于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3]。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疾病宣传工作,实施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②饮食干预。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在饮食方面要严格按照饮食禁忌,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要求家属多为患者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辛辣、刺激及产气量高的食物要禁止食用,防止患者器官功能负担加重。同时,对食物中钠盐的摄入量要严格控制,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g[4]。③用药干预。在尼莫地平微量泵输注给药前,需告知患者微量泵给药的优势,获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对微量泵的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能够正常使用,保证微量泵放置在适合位置并进行固定。对连接管进行检查,消除气泡、弯曲、受压等不良情况[5]。用药时,采用50mL遮光注射器吸取药液后,连接避光延长管排气后将注射液固定并连接在微量泵上,对泵注速度严格遵医嘱进行调节。④不良反应干预。患者用药期间,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不良反应等密切进行观察。在泵注1h内,主要针对患者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与记录。根据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对泵注速度遵照医嘱进行调节,深静脉导管需留置在粗、直血管上,一旦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情况,要马上停止用药,需要更换输液装置的立即更换。
对比两组疗效,显效:干预后患者脑损伤程度为0级,血肿完全或基本清除,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脑损伤程度1级,血肿大幅清除,症状明显缓解;无效:脑损伤程度无变化,血肿清除较少,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1-无效率。对两组干预后水肿面积、血肿量通过CT检查进行评定;采用NIHSS评分标准对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分对比,评分区间0-4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包括血压低、头晕、头痛等。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
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干预后,观察组水肿面积、血肿量及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临床中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时,尼莫地平属于常用治疗效果,微量泵输注给药治疗中,能够有效发挥抗缺血、抗血管收缩的作用,对药物进入人体中的剂量准确控制,体内血压浓度维持在最佳状态,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脑缺血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较理想[6]。但需要注意的是,尼莫地平在微量泵输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对患者整体疗效会带来影响,所以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7]。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临床常用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8]。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在具体应用中,通过心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治疗配合度有提升作用;通过饮食干预措施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科学、健康的饮食指导,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尽早恢复;通过用药指导,确保了患者治疗期间能严格遵医嘱用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实现;通过不良反应护理,一方面对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积极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在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后能够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对预后产生较大影响。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疗效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尼莫地平微量泵输注治疗中应用,对患者整体疗效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干预后,观察组水肿面积、血肿量及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对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在尼莫地平微量泵输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患者症状尽早缓解,对临床疗效提升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