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歆元 钱 琨 王泓骁
(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吉林 132012)
吉林省在蚕业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条件以及历史基础,蚕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曾做出了积极贡献[1-2]。近年来,依托对蚕业科学研究的相关科研成果,吉林省蚕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仍受到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乡村农民老龄化程度严重等问题的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将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传统蚕业,及时有效地将蚕业技术推广到有需求的蚕农、蚕业企业,可促使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助推蚕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蚕业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平台及系统较少,最具代表性的是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的官方网站,上面有蚕业科技成果展示、品种介绍以及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宣传,为吉林省蚕业信息化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吉林省蚕业发展缺少系统性的综合平台及移动端综合系统,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明显落后于蚕桑(柞)产业发达省份。因此,推动蚕业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吉林省蚕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积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吉林省蚕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且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在蚕业转型升级新的发展阶段,只有补齐短板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质量快速发展。因此,在蚕业领域进行各环节、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化改造,对于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内在活力、优化产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面对后疫情时代资源重组、产业重构的新趋势、新特点,新兴经济体及发达经济体争相把数字农业作为战略突破口,积极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贯穿到农业发展的各环节,极力在新一轮农业竞争和创新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吉林省蚕业研究院集蚕业科研、技术推广、副产物利用及蚕蛹虫草、北冬虫夏草研发于一体,在推动蚕业信息化建设中能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助力吉林蚕业更高更快地发展。
传统蚕业依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蚕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需要人力资源贯穿始终,无法减轻蚕农、蚕业工作者的劳动负担。此处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机械化手段进入传统蚕业并非削弱人力的存在,而是减轻人力负担,让蚕业从业者更有尊严的工作,从而促进传统蚕业转型。一是需要设计一定的机械化设备投入日常的蚕业生产当中。二是要积极探索建立现代蚕业示范基地,依托现有的柞蚕产业体系,在有条件的实验基地建设示范试点,加大蚕业从业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发展现代蚕业的内生动力,持续推动现代蚕业健康发展。
在日常繁育柞蚕的过程中,已经应用了一些先进的检测设备,但信息化体系仍不健全,需要人工采集、记录、分析各项数据指标。一是需要投入支撑蚕业繁育相关的软件监测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硬件传感器。二是建立数据库系统,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自动存入数据库系统。三是建立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基于数据库系统的多元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算法设计,最终实现数据自动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数据自动分析。
目前,蚕种质量检验的信息化研究仍然是我省蚕业信息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对人力资源依赖度较大,质检后依旧无法保证未知来源的蚕种冒用检测结果。一是在质检阶段需要引进图像处理技术设备,实现柞蚕雌雄个体的自动分拣;二是需要研发检测分析系统,将数据录入后通过算法直接生成结果。三是研究建立柞蚕品种信息追溯平台,彻底杜绝盗用冒用情况发生。依托模式识别等相关数字技术,将蚕种数据归档,为每一个蚕种植入“身份识别码”,实现其繁育、生产、销售、物流等全流程,种质信息、环境参数、流通情况等全数据的全过程追踪可溯源,进而实现蚕种全部生命周期的监测管理[3]。
我省在蚕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人员较少,科研力量薄弱,需要适当引进优秀人才。一是要加强对现有科研力量培养,与国内乃至国际先进的蚕业信息化生产基地建立联系,并进行实地考察,深度学习交流。二是逐步建立起以蚕企、蚕农为主要力量的蚕业信息员队伍,通过未来建立的信息化新渠道宣传科研成果、技术手段以及病害防治等相关内容。三是对于具备相应能力的企业及社会组织,应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入到蚕业信息化建设当中。
吉林省目前对蚕业信息化建设缺少政策指导及资金扶持。一是要加强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对蚕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二是我省于今年起草了一部数字农业规划——吉林省数字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参照我省的数字农业规划,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开展蚕业信息化建设,填补本省在该领域空白,完善蚕业产业链条,持续推动吉林蚕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进动力,通过加强对蚕业信息化的应用,可为传统蚕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动能。对于吉林省蚕业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应以数据为重要依据,以网络为主要载体,应用大数据分析、自动化等先进技术,配合蚕业机械化作为创新动力源,实现蚕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