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路 平
新闻评论是主流媒体的旗帜和号角,是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和重要形态。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大趋势而新组建的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一年多来坚持把新闻评论挺进主战场作为重点之一,抓住报台合并的有利契机,推倒重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探索推进新闻评论加快加速挺进互联网、移动端,取得了初步成效。
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意味着原先沉淀在传统纸媒的党报评论也要活起来、动起来,换挡提速进入互联网主阵地,向移动端倾斜,向新兴传播阵地进军。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于去年初完成地市级报台实质性合并,迈出了媒体融合发展改革的第一步。成立伊始,中心党委、编委会就深刻认识到新闻评论的“旗帜”和“灵魂”作用必须加快向互联网延伸,很快出台了《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加强和改进新闻评论工作的实施细则》,明确由中心统一调配,抽调各新闻口骨干人员组成新闻评论写作专班,构建全媒体评论格局。
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人来做新媒体评论,这对于成立初期的市新闻传媒中心来说是个客观存在的难题。尽管报台合并,各条线的人才资源汇集到一个单位,但新闻队伍仍然面临着结构性缺人的矛盾,用在“刀刃”上的“好钢”不多。此外,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来负责新闻评论工作也显基础不实、能力不足。为此中心充分调研,听取各口意见建议,深入采编队伍摸清摸实评论人才储备情况,最终创新提出以跨平台的专班形式承载和推动新闻评论工作。专班成立初期,从原湖州日报、湖州广播电视总台及下属的广播中心、湖州发布等各平台抽调骨干记者、编辑组成专班队伍,明确由负责重大活动、会议和市领导活动报道任务的时政要闻部牵头统筹新闻评论工作。
基础架构组建后就是实施。评论专班建立周例会制度,在日常保持密切联系沟通的基础上,每周三下午专班成员从各自岗位上抽身出来,专心致志研讨新闻评论的选题、写作以及交流其他看法。
做优新媒体评论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载体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开拓,湖州发布这一平台已成为湖州市级新媒体的领头羊,占据着头部流量。那么将新媒体评论搬上湖州发布顺理成章。其实在此之前,湖州发布已经尝试着推出新媒体评论栏目《太湖来风》,但因其处于平台自发探索和摸索阶段,影响力尚在起步。专班决定继续使用这一栏目,全面加强内容策划和写作研讨,将其打造成品牌栏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党委、政府发布的各项举措,作为主流媒体必须要有所作为,必须牢牢掌握话语权。2020年1月28日,鼠年大年初四,新媒体评论《太湖来风》栏目推出了抗疫首篇评论《千千万万个你,是湖州战胜任何困难的底气!》这篇评论聚焦每一个参与抗击疫情的人,深刻表明每个人都是我们阻断疫情传播、战胜困难的一份子,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无往不胜。没想到,这篇专班商讨、临时安排的评论,一经湖州发布刊出就收获了3.8万的点击量,并且跟帖好评如潮。
疫情防控关键期推出的系列评论,不仅有效积累了新媒体评论参与重大主题宣传的有益经验,也初步打响了《太湖来风》的品牌。此后,《太湖来风》逐渐厘清了一条报道脉络,就是紧跟时代步伐,同这座城市和人们一起呼吸、一起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大声说出主流心声,引发共鸣,凝聚起主流舆论的强大力量。
一是言论的重要性在主战场愈发凸显。如何有效发挥主流媒体在主战场的舆论引导作用,新媒体评论成为一种较好的组织形式和传播方式。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在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中,充分展现了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旗帜作用,说明完全可以从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加速加快延伸,这里是迭代关系而非取代。一年多来,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着力打造的《太湖来风》栏目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媒体评论栏目,每逢市内有重大会议、活动和重要部署时,均做到了重要节点不缺位不失声,为唱响主旋律营造了浓厚氛围。中心的评论专班获评湖州市委宣传部唯一的年度优秀新闻栏目(团队)。
二是新媒体评论必须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做优做强新媒体评论,并非简单地将传统纸媒或者其他载体的评论搬上互联网、移进客户端、放在手机上,而是要根据网络传播规律、受众阅读收看习惯,讲好“网言网语”,插播视频和图片,增强言论的可读性、观赏性。梳理一年来《太湖来风》刊发的数十篇言论文章可以看出,仅标题的制作就充满网络感、生活味。
评论专班曾做过一个比较,在湖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双第一、满堂红”时,湖州日报和《太湖来风》分别组织了党报评论“两个‘第一’辉映湖州文明”和新媒体评论“湖州,为什么能?”,均由湖州发布推送,而首日推送的“两个‘第一’辉映湖州文明”的评论采用的是党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使用蓝色封底加白色文字,仅收获了3000多的点击量,次日推送的“湖州,为什么能?”采用图文结合,以议论为主,穿插叙述,取得了“数万+”的点击量。这其中,新媒体评论的生动语言,夹叙夹议的阐述方式,以及图文结合的形式明显更受受众青睐。
三是挺进主战场需要主力军。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太湖来风》各方叫好的背后是从业数十年新闻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是党报记者的认知积淀,是围绕中心、心怀大局的前瞻思维。
形成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由总编辑主抓新闻评论工作,重大议题报党委会研究,并引进专家学者担任指导,组建跨平台、全中心评论专班,推动专业人才向网评聚集,并推出一系列创优激励机制,确保新闻评论更多优质内容进驻并占据互联网舆论场。同时,在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固化的运行制度,实现各平台信息的及时沟通,专班成员充分互动,从选题、议题到撰写、修改,都经过充分讨论和修改完善,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分散在网下的力量尽快进军网上、深入网上,推动做大做强网络平台、占领新兴传播阵地目标的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