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路径

2021-11-27 21:20文_王
传媒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识建构民众

文_王 润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与传媒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生态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势必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固与持续,需要实现根本性的生态治理方式的转变,依靠必要的生态制度和法治作为保障是前提,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衡量与评估是一个立体综合化的系统,“离开了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等层面上的生态化重建或转型作为支撑,表面上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将很可能是局部性或表面性的。”[2]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制度既包括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等正式制度,也包括环境意识、环境观念、环境习惯、环境伦理等非正式制度,应积极开展道德教化的引导性生态制度建设,“通过社会风尚、伦理道德等软约束,激发人们内心信念来实施一定的行为,从而达到一定的目标的制度安排。”[3]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制度约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是制度规范、社会心理、利益分配等多层面互动与交织的结果,要真正得以落实是涉及社会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面地保障和实施。

如何把生态文明制度真正转变为生态意识,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民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有着漫长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而关键在于达成民众共识,使民众发自内心地肯定、认同、接纳、遵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特定客体,并与其思想、目标、价值等达成一致。[4]也即公众通过相互沟通形成较为一致的生态价值观,促使生态健康发展的共同思想与价值认同。[5]笔者提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路径,是基于当今媒介化社会背景下,运用传媒沟通和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根植于民众的集体意识和生态观念,以生态象征符号唤起生态体验和社会记忆,并以生态利益为经济杠杆、生态制度为制度保障,将生态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模式。

二、新闻传媒构筑生态共识的文化建构

现代传媒具有环境监测、联系协调、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承担起社会沟通、关系稳固和传统延续等信息传播的基础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到现代传媒将文化象征融入并影响着每个人思维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社会发达的大众传媒在加速知识传播的同时,也使得愈来愈多的社群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大规模的社会沟通,进而卷入到知识的社会心理生产过程之中。”[6]现代传媒开展生态信息传播,打破既有信息的壁垒,建构起社会认知和文化框架,在长期反复地报道中逐渐形成社会共识。

生态环保新闻已成为当前传媒报道中重要的内容题材之一,无论是生态保护举措和环境治理政策,还是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困境,现代传媒充分发挥信息沟通的功能,及时反映生态环保动态。传媒的生态报道和政策宣传在生态共识的凝聚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民众提供环境资讯和生态理念,在生态信息的报道中不断树立绿色生态价值观念,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浙江成为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典型,无论是安吉余村关停矿山、实施“五水共治”,还是美丽乡村建设,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合理运用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体,积极总结和反映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先进举措,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模式和浙江经验。

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三江源保护逐渐成为各地探索生态治理的区域经验,应继续合理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和框架建构功能,将生动的事实、可靠的数据和鲜活的人物体现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水资源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中,总结当地因地制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先进经验,积极建构起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叙事框架,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事迹和重要区域,讲好生态环保故事。通过传媒报道反映生态文明建设中舍弃眼前利益、追求长远利益的新经济理念,以生态报道构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营造生态保护双赢共享的舆论氛围。传媒生态环保报道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粘合剂和引擎器,在长期反复地报道中将生态环保理念渗入其中,逐渐形成民众自觉履行生态环保观念的社会共识。通过生态文明故事传播,唤起民众生态体验和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不断激发民众生态共鸣,逐渐成为内化于民众的价值观念,并将新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跨越国界,共同构筑生态保护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观念和生态共识的产生,不仅来自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的规范和约束,更体现在长期存在于个体日常环保体验和社会文化之中。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利益和幸福感。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利益取向的多元化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当今中国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矛盾化的发展趋向,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7]生态利益需求是民众形成生态共识的根本动因,也是关系到民众最基础、最现实的生存考虑。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不以牺牲经济发展为后果,这是民众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的现实追求,也是生态共识凝聚的社会利益诉求。因而如何有效凝聚生态共识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满足民众的生态利益诉求,运用生态环境为民众带来福祉。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正是将生态利益关涉到民众生存发展实践中,以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民所系、所享、所用。

现代传媒具有建构集体记忆、构塑社会认同和营造共同体想象的功能。大众传媒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讲好生态环保故事,通过影像资料和象征符号激发民众的环境意识,以当代环境治理经验宣扬社会价值观和环保理念,不断满足民众对生态利益和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在长期的报道中达到认同建构和共识凝聚的作用。积极通过基层生态调研,找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症结,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利用重要纪念日通过传媒反映美丽中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现状与破解方式,唤起全民生态环保的集体记忆,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生态实践中获得真知,不断挖掘和摸索绿色优势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不断积累生态保护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新经验,以传媒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记忆建构,使更多的民众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祉。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传播与共识凝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包括组织领导、制度架构、考核奖惩、监管追责、宣传教育等,这些制度规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和制度保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须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抓手,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立足长远,宏观谋划,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才能保障生态治理的有效落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则更加体现为涉及多方位的社会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多轮驱动和全方位联动,才能真正处理好硬性制度建设与软性文化建设的关系,做到制度完善与文化形塑的结合,最终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应有效借助现代传媒的报道和宣传方式推进生态治理的社会化和常态化,通过档案资料和影像资料激发民众的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环保典型案例,契合民众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以传媒象征符号建构唤起民众生态环保的集体记忆,在传媒报道和价值凝聚方面不断推进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制度化共识,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共识的社会凝聚。

总之,新闻传媒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路径,运用传媒报道进行生态观念渗透和集体记忆建构,探索生态文化观念转变的有效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通过增进民众的集体意识和生态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绿色生态发展的基本要求,以期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和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案。

猜你喜欢
共识建构民众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商量出共识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