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秀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现代科技对教育、文化等产业的发展有关键影响,教育管理信息化理念的提出,也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持。现如今高校以及相关部门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关注度日益提升,针对未来在教育管理方面的发展期待,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细致化探究。
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调整与以往大有不同。而目前在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建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级的教育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建设按照计划目标进行,校舍管理、学籍管理、资助管理等有不同的需要,构建了多元化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不同管理部门的部署及指导,全国性的教育管理模式调整如期进行,在数据信息采集及应用阶段的问题也亟待处理。而目前全国性的教育信息系统还未能建立,信息系统统筹管理不能按照计划进行,未能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常常会出现数据信息重复采集,或信息采集的完整度、真实性不足等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按计划开展,但是不同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情况不同,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差异。发达城市的网络以及数据中心等设施的建设相对较好,而且会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统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经费相对较为充足,基本已经明确自建系统、统筹对接方面的问题,相关团队已完成规模化建设。发展条件中等的城市,按照高校及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网络平台和数据管理中心,在教育管理信息化阶段,有一定的基础条件[1]。这其中有一部分城市,想要建立省级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管理机制不清晰,或者经费不足、信息化支持团队不强等都会给教育管理信息化带来影响。然而全国欠发达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多,网络及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总体投入不足,且基层员工个人的能力不足,依靠国家政策扶持,或按照国家统一的系统建设开展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工作较为普遍。
不同学校在建设管理阶段的要求不同,因此信息化管理执行力也有较大的差异。例如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阶段,能够获得的资金条件相对较多,因此在基础设施及信息化总体建设方面有优势条件,具有信息化支持团队。但在实践阶段面临的问题,则是各个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信息共享,还需要将学校管理信息化机制构建。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拥有一定的发展条件,但是在系统间资源整合利用阶段,也会出现共享效率不佳的情形,经费总体欠缺,没有良好的信息化工作团队的支持。中小学在学校信息化管理阶段,基础设施与管理工作,不同学校的差异较大,重点学校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够自建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中小学则是基础设施有限,依靠上级机构统一部署的教育管理系统推进相关工作,由于信息化团队的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或自身的服务管理能力有限,都会成为限制中小学发展的常见问题。现如今学校教育机构的管理信息化,只能阶段性的开展,依赖各级统一部署的教育管理系统,没有专职的信息化团队,在经费投入方面也有诸多的不足。
教育部门或大众对教育管理存在错误的认知,是引起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有关键影响,但深入到实践,会发现形式化是常见问题,人们并未能对这项工作有正确的认知,或者可以说在宣传教育阶段,这一教育管理理念未能在大众之中有效传播。教育管理者或基层工作者,多数会认为依托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未能意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教学决策、教育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的影响,全面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并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教育信息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2]。学校及管理部门没有突破教育教学困难的决心,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会导致在日后实践工作之中,缺乏发展动力或发展速度较慢。这种情况之下,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阶段,出现任何问题都不能第一时间处理,往往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要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有一定的要求。教育管理者或工作者,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获得革命性的发展机会。当然这种教学观念,还不能被世人所接受,管理者会简单地要求教师开展教学引导,忽略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综合管理能力方面的要求。在信息化技术应用阶段,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条件,面临教育教学困难问题,仍然不能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价值充分展现。
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建设阶段也卓见成效,但是传统教育阶段,所使用的落后管理体制仍然发挥作用。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状况来看,是教师忽略个体差异,对后进生的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缺乏肯定性的教育引导。教师按照统一的教育管理标准来约束学生,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方面也会面临诸多的压力,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成绩评定,显然不能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性、公平性。
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教学评价机制,影响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忽略学生个体间的基础,忽视对学生阶段性发展情况的鼓励或支持性的评价。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基础学习水平有所不同,但是学生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不断努力,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发展进步,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信心,会使学生对于学习变得倦怠,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期间的需求有较大的差异性。教育行政部门更注重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构建,日常在实践工作阶段,会指示学校开展相关的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果,更关注数据信息的采集或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的效果。不同级别的学校则侧重学校的日常运作管理,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期间,会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发展需要,关注业务过程管理是一种常态化的管理模式。而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系统建设,不能满足学校日常的管理需求,在规模性、结构性复杂的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化建设或教育教学手段应用,具体的工作要求不够明确,因此会影响学校管理的整体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前的管理系统中,按照业务线索分散独立地进行建设,与学校建立整合共享的信息管理系统,想要实现综合管理的目标,也会面临一些不协调的因素。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包含校务管理云平台、教育管理基础信息平台,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等。在实践阶段,要建立以学校业务管理要求为基础的校务管理云平台,主体的用户或管理对象是中小学、中职学校。管理平台之中,不同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办学资源管理、教育管理、专项管理的要求有所不同。学校利用开放源代码,将有效的信息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共享与应用[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采用教育部所提供的校务管理云平台,或者自主研发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保障校务管理云服务平台的合理性,为辖区之内的学校以及教育管理机构,提供云服务条件。
落实教育信息化管理目标,是面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管理要求,所建立的一种历史性的改革发展模式。如果能够将运行管理的方式及时调整,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有效发展。这项工作的工程量较大,在流程处理阶段过程也相对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责任框架,明确各个部门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优化应用管理框架结构,能够提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联系性,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达成。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推行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要主动承担责任,确定自己所管辖区域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的工作要求,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当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能主动承担责任,学校也能将信息化应用有效落实,在教育教学管理阶段面临的实践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处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利用信息化教育推行教育教学管理目标,我国在教育管理模式应用阶段,会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教育资源相对于之前不困难,学生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是个人的实践能力还要不断加强。在这一管理模式之下,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阶段的具体应用,始终要围绕信息化战略发展要求进行,保障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性较强,当教育事业有发展条件,必然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做好教育管理评价指标的构建,将实践工作期间教育管理体系的问题有效处理,对教育信息化有更加清晰地认知,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在信息化发展阶段,学校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有清晰地认知,在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计划阶段,有良好的参考条件。在评价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真实反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情况,顺应我国教育规划发展阶段的各项工作要求。
信息技术保障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阶段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管理部门需要将信息化基础管理平台构建,给不同等级的学校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源条件,查询相应的实践经验或数据信息之后,高校创新实践研究能获得基础条件[4]。为避免个别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落后,必要保障不同发展区域、经济条件之下,学校都能获得良好的资金或支持条件。定期开展管理人员培训指导工作,转变教师及教务工作者的思想,在管理阶段有效提升工作能力,探索科学研究的创新条件,必然能够给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基础。
学校在教育管理阶段,可围绕自身的发展需要,落实教育信息化管理策略,进而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有效调整,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教育管理信息化技术,将教育管理信息进行整合,做好信息共享及应用阶段的规范性引导,这样学校教育的公平性才能有效提升,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