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飞
(中国矿业大学 材料与物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学习,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问题日益凸显,也愈显复杂,已引起社会和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精准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深刻剖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应有之义。
心理压力是外界环境变化和肌体应激反应所造成的人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大学生从高中阶段步入大学阶段,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在适应新环境、学习新课程、面对新挑战、开展新的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压力。综合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00”后,大部分来自“四二一”家庭,且在同一地方就学,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而到了大学后发生较大变化:学校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障碍,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焦虑等;中学时代的题海战术、填鸭式教育到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导致学习方法出现紊乱;中学时的尖子生到大学阶段的人才荟萃,自信心下降,甚至自我否定,导致情绪低落角色不适应;理想大学与学校、专业选择不理想引发心理冲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导致心理困惑与矛盾。
学习是大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大学生的主职主业。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大学学习课程多、内容广、进度快、难度大,且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要求高,这些变化对大学新生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部分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出现挂科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学生存在降级甚至退学的情况,这类学生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较大的心理困惑。此外,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等级考试或职业资格考试也让部分大学生压力大增。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需要。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两种: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交往能力不同,都会影响人际关系水平。部分学生不善言谈,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经常伴随着各种生活困扰。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包容、沟通能力弱,这些都会导致出现人际关系问题。尤其宿舍人际关系紧张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甚至心理危机的重大隐患。此外,大学生除可能和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外,与家长、老师或其他人交往中也可能遇到挫折,内心脆弱不知如何沟通,畏惧正常交往,缺乏自信,一旦遇到困难束手无策,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受挫,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心理危机。
经济困难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依靠助学贷款、亲戚资助进入大学。这类学生面临家庭贫困、经济负担重、学费和生活费高等情况,误入网络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被寄托的期望大,希望“跳出农门”,振兴家族,担心辜负父母的期望,容易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加之高校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存在攀比现象,更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因囊中羞涩而自卑,感到不容易被同学接纳。
随着我国向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迈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和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但也形成了人才竞争激烈的局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全面,易产生自卑心理;耐挫能力弱,多次面试被拒,易产生自我否定;对自己定位不准,好高骛远,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想去的聘不上,聘上的不想去”带来的就业困境;部分毕业生自恃能力强,有业不就,期待出现更好的职位选择和理想薪酬。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市场需求的不一致、大学生的个人选择与家庭期望选择的冲突等,也给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带来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已经成熟,由于对性知识缺乏,加之传统观念、社会道德的约束,性欲望和性冲动得不到释放,对自己的性心理感到困惑和不适,甚至产生不安、羞愧和压抑的心理。大学生在性心理方面还存在恋爱方面的困扰:因单相思不敢表白而自困、因表白被拒而情感受挫、因恋爱影响学习而烦恼、因情侣分手而精神不振、因同性恋爱而困扰、因周围同学成双成对而自惭形秽、因恋爱越轨而懊悔,因恋爱观不成熟而内心焦虑不安等心理困扰。
由于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大学生的性格、情绪管理能力也大不相同。性格障碍和情绪障碍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性格障碍是变态心理学范围中一种介于精神疾病和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是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表现形式有偏执型、冲动型、强迫型、焦虑型等性格障碍。情绪障碍常表现为焦虑、恐怖、抑郁、喜怒无常等。
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或人为事件的影响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因线上学习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1]。而生活中突发的人为事件,如家长去世、父母关系破裂、自己或家人突患重病、遭遇身体侵害等偶然性、突发性遭遇,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无助感、无力感、挫折感,引发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产生与否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个体的主观因素,自我认识与思维模式差错、个性缺陷、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是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在因素[2]。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和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与外部因素密切相关,但关键因素还是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甚至引发心理危机,和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有直接关系。一是个体差异性:面对同一问题,有的大学生不会造成困扰可以顺利解决,有的大学生则可能产生心理压力而一蹶不振。二是人格缺陷: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存在差异,过分内向、过分依赖、过分消极等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此外,自我意识的矛盾性、过分关注自我、不良心态等致使大学生内心冲突加剧,痛苦体验强烈。三是认知方式偏差:每个人对事件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如果对事件的认知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便有利于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如果认知存在偏差,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进而引发心理压力。四是人生观、价值观出现矛盾: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惑、迷茫、观念碰撞,导致心理失衡进而悲观绝望或发生过激行为。
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处理,是大学生必然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在与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建立人际关系时,由于缺乏交往经验,个体交往能力存在差异,容易产生冲突进而引发心理压力。典型问题有三类:一是人际关系不良。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生活习俗、生活习惯、个人性格、兴趣爱好差异,人际交往相较于中学时期更为复杂。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产生摩擦或冲突,时常因为生活的琐事而心烦意乱,如有的大学生时常因宿舍关系不和导致室友关系破裂进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失恋或情感问题。大学生恋爱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大学生都期待在大学中遇到心仪的人生伴侣,但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由于缺乏社交经验,分手与被分手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失恋后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长期萎靡不振,导致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进行,引发心理危机。三是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老师、同学、朋友、社会组织等,能够给予大学生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益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一方面对心理压力具有缓解作用,一方面可以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能够给予大学生心理支持、情感陪伴、不良情绪宣泄。但有的大学生内心封闭,不愿倾诉和求助,长期积累,负能量满载超出承受范围,必然引发心理危机。
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等。首先是学校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校园环境、宿舍环境、学科专业、教学状况、专业学习、实习就业等都会对大学生造成重要影响;学校环境的适应性,宿舍环境的和谐与否,学科专业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教学质量、教学方式、就业能力羸弱等都容易造成大学生产生心理冲突而引发心理压力。其次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情况等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睦的家庭关系,平等的对话方式,正确的教育观念等是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失和家庭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再次是社会环境: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重要的时代责任,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但同时面临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精神迷茫等心理压力。最后是网络环境:网络已成为人人必不可缺的沟通方式,大学生对网络尤其需要,但有的大学生视网络为法外之地,出现“翻墙”、发表不当言论等行为而引发心理失调。
价值观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心理基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与爆发,多与价值观冲突有关[3]。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主流媒体信息垄断,增强了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各种信息,但繁杂的信息存在失真和价值导向偏差的隐患。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会严重干扰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和判断,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带来极大挑战。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影响着心理压力的产生与否和强度大小,正确的价值观能够防止心理压力的产生或缓解心理问题的发展,错误的价值观易使大学生认知狭隘、意志不坚定。
大学生心理压力常态化预防应该以预防为主,致力于对心理压力的早期形成进行有效干预,是一种超前的干预机制,实现从被动干预向主动干预转变,力求由心理危机的病态干预向常态化干预转变。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心理压力免疫能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受多元文化影响导致自我迷茫、内心空虚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压力的认知,建立个体对心理压力的应对机制,避免或减少心理压力的产生,提高心理免疫能力。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压力缓解能力。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依托、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心理类讲座为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心理压力缓解技巧,提高心理压力缓解的能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防止心理问题积压而发生危机事件。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危机教育,引导大学生重视和正视自己的心理压力。
3.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强化心理压力排解能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身心愉悦。首先是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前提;其次是健康饮食,良好科学的健康饮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最后是适量运动,健康运动是增强免疫机能、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有效渠道。
以大学生为中心,建立动态性预警机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早干预大学生心理异常,防止或杜绝心理危机的出现。
1.做好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测评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给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做好大学生潜在危机的询查、评估和提前干预工作。心理健康档案应动态更新,将平时情况与阶段性普查相结合。例如新生报到时开展心理测评,了解学生是否有既往自杀史、家族自杀史、身心虐待史、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家庭构成、经济情况等;平时高校应关注大学生校园活动参与情况、课堂出勤情况等,给予综合素质弱、学习困难学生及时帮助;临近毕业时,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
2.构建六级预警网络。高校应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学院、家庭、班级、宿舍六级心理预警网络,院校协同、家校互通、医教结合,实现单一干预向协同干预转变。学校负责整体统筹,学工、教学、保卫、医院、警方等多部门多层次协同配合;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学院负责收集、评估、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家庭提供大学生心理支持与情感联结;班级和宿舍由班干部、学生党员、心理委员、宿舍长摸排和上报同学的心理和情绪的异常状况。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自伤、他伤或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具有一定的潜在性、突发性、危险性等特点,因此高校心理工作者常常面临心理危机学生识别难、送诊难的困境。其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大学生不愿暴露心理问题,不肯求助;二是有的家庭不能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愿接受自己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事实;三是高校心理工作者心理专业水平不高,难以甄别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
1.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水平。首先,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使“心理危机识别”能力成为思政工作者的必备能力,及早发现学生的潜在危险,做到早关注、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其次是加强班级骨干、心理委员的技能培训,使其成为信息情报员、活动组织员、心理宣传员、朋辈辅导员。
2.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学校应启动四级危机干预机制。一是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同学构成的一级干预机制,作用在于尽可能帮助当事人摆脱危机的发生,是危机干预系统的“发现者”,并整理当事人的心理档案,及时反馈上报,同时做好陪护;二是家庭构成的二级干预机制,作用在于陪同、给予情感联结和监护当事人;三是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构成的三级干预机制,作用在于初步干预、咨询服务与危机诊断;四是专业医院构成的四级干预机制,作用在于专业诊治。此外,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后的跟进和总结,强化干预效果,防范随时存在反复的可能性,也有助于帮助心理健康出问题而休学治疗的学生早日复学。
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压力甚至是心理危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应构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预防和干预机制,提高心理健康工作者识别问题和危机干预能力,帮助大学生度过危机,保障每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时也保障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