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影响

2021-11-27 18:37:08林君烨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金融

文/林君烨(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在互联网方向上进行业务拓展和创新,利用大数据、移动支付等信息手段实现资金流通和线上支付等商业行为的新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借助移动网络技术,实现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业务、金融中介、电子商务等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是涉及货币的信用化流通支付的相关层面,依托互联网实现资金融通的方式方法。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一)丰富的数据信息

基于网络用户的庞大数量,互联网金融能在短时间内累积大规模的客户群体,从而获得丰富的数据信息。凭借互联网信息分享的便利性特征,互联网金融能够依据客户登记的信息对顾客的各方面消费支出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更加精准的定位客户需求,以便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地理财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推动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展。

(二)强大的支付中介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中介也不断完善,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强大的支付中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第三方支付中介不仅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商业银行中介的作用。

(三)操作简便 成本低

传统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手续和步骤,而互联网金融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交易流程,不论是投资理财还是借贷业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进行快捷简单的自主操作。减少了以往排队、填写单据的流程,增加了客户管理银行资产的自主性,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和客户的时间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用户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我国网络用户越来越多,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群体是中小型投资者,包括个人和小微企业,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操作便捷性和普适性,其用户规模迅速扩大。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增速在放缓,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政府监管政策趋严,在政府监管下第三方无法进行大笔金额交易,规范着整体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即便如此,在互联网时代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在将来也会逐步扩大使用群体,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

(二)金融品种不断完善

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客户的相关信息,并及时进行产品创新和开发,通过全方位的运作和积累,迅速占据市场的重要地位。同时,凭借自身优势不断拓展业务,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推出更多种类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

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网点职能被削弱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分支结构和营业网点是其最重要的直接面向客户的经营方式,但很多商业银行对网上业务重视度不高,为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互联网金融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供多种新型快捷的理财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消费需求,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在一些偏远地区,一些小规模的金融机构为了寻求长期发展,通常会放弃与银行的合作,转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探寻自身的独立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以网络为载体,人们不用去银行就可以通过网络完成业务交易。因此,许多商业银行不光线上金融业务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线下网点的营业运作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二)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模式受到挑战

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发出了新型信贷业务,并凭借其快速、方便、贷款金额灵活等优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使用,并不断拓展市场,解决了人们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在信贷市场中占居一席之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业务不断扩展到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等领域,未来还将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投资功能。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和商户打造了更加高效、快捷、稳定的网络融资环境,适应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具有不可小觑的发展潜力,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构成威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而互联网金融凭借其自身优势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人们的新兴需求,在互联网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传统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具有滞后性,无法灵活的应对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三)使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减少 潜在客户减少

在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用户群体大规模增加,意味着以网络为支撑的互联网金融将拥有大规模的客户群体。与银行传统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以其高效、便捷等优点,迅速占领了市场,赢得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支持,使商业银行面临艰难的处境,让人们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逐渐失去兴趣,各方面功能遭到弱化,客户流失导致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抢占。互联网金融凭借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可以直接通过网上信息系统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能够迅速抢占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客户群体。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注册用户高达几亿人,直接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客户来源。

五、应对措施

(一)转变运营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应该把握自身优势,依靠原有的商业基础,留住客户资源,发展新的互联网商业化平台。银行要及时更新获取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彻底的数据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有助于商业银行占据市场和增加消费群体。同时,银行可以拓展业务,与有关平台进行合作,例如: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还能借助电商平台对自身进行宣传和推广,增加客户黏性。其次,银行应该加大对手机银行的重视程度,提升移动支付市场的占有率。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移动支付的使用会越来越频繁,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拓展手机银行功能,为消费者提供种类丰富的服务和业务。商业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业务,仅仅停留在网上支付层面,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对网上支付多元要求和消费者的支付需求。但是,相比于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在客户支付服务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普及度较低的农村等经济较落后地区,人们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认可度高于互联网金融。因此,商业银行应当进行合理的支付模式调整,合理布局支付网点,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符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优化银行业务流程,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支付结算模式。

(二)简化流程 提升服务品质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往往存在复杂的业务办理流程。在商业银行内,客户往往需要多个步骤并且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进行业务办理,导致银行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此外,在一些银行还存在银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态度差、办理业务流程混乱的现象,导致人们不愿意到商业银行网点办理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客户流失。与之相对,互联网金融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业务办理渠道。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不断简化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创新型业务产品设计,提高服务水平,并加强对银行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为客户提供满意舒适的服务环境。

(三)加大人才培训和干部储备

商业银行由于其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在人才储备方面往往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理论和计算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重视,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为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四)进行管理经营模式转型和改革 提升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由存款取款向资本市场发展,银行存款减少导致客户投资的风险大大增加。为了降低客户的投资风险,避免出现以上情况,应当平稳的推动利率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创新力度,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在市场不同类别的货币基金竞争中站稳脚跟,明确存款利率,在吸收存款的过程中保证货币收益的流动性,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金融凭借互联网优势,能够及时调整经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业务。要想抵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就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在打造支付结算系统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数据信息;创新经营模式,提高创新研发能力,建立反馈机制,发展数据一体化的线上线下支付模式,提升消费者支付结算体验感;打造数据银行,提高支付的便捷度,更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五)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合作机遇

在互联网金融不断拓宽业务范围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借鉴其成功经验,在原有的银行业务基础上,借助原本的优势,积极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现金管理等各种安全便利的支付服务,重点发展用户规模效应大的业务,例如:担保业务、信用证业务,充分利用“超级网银”系统打造一站式网络创新支付结算平台,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客户黏性、扩大客户群体、提升客户支付体验感。同时,商业银行要积极与大众社交软件建立合作关系,拓宽业务渠道,并积极引导线上线下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金融作为网络交易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安全问题,因此,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广受欢迎,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为此,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学习和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点和经验,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探索与其他平台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业务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获得长远的业务发展和坚定的客户支持。

相关链接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2016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年10月1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出台并公布。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客户金融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1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