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敏
(福建省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也在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当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中,提升课堂学习的高效性。“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专业课的基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相关专业的学习,而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降低本课程的学习难度,提升教学效果。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改变了单纯的知识讲授教学法,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实践探索去理解和学习知识。教师在开展教学前,提前对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教学重点和目标,设计合理的任务,让学生以任务为目标,驱动学生最终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借助教师的引导,学会了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整个教学围绕着教师设计的任务开展,而任务的完成者是学生,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好凸显。传统教学是将知识和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新的教学法借助任务实践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在具体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教师将课程中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学生在任务实践探索中,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课程从抽象向形象转变,学习难度降低,教学的效果更为凸显[1]。
在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不能很好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技能和相应的目标联系起来,教学内容较为零散,目标不够明确,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在引入驱动教学法后,高职院校的教师可细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使学习内容更加详细,目标更加明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和教学目标贴合。同时,借助明确化的任务目标,教师可通过分析学生实践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辅导,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容易达成。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枯燥,高职院校教师授课时,还是延续曾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吸收,既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技能没有得到提升,又使学生陷入消极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而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紧迫感,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教学中,学生也会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任务的驱动,使得学生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不会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地寻找各种途径,去解决“机械设计基础”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不会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而是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寻求解决方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性更高,参与任务驱动教学的意愿更为强烈[2]。
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教师借助任务驱动教学,将课程内容和任务融合起来。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温习、巩固相关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面对各种困难,他们为了解决这些困难,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思维更加全面、开阔,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运用更为灵活。
在任务驱动教学应用的过程中,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的核心,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成效。而评价机制的有效性能促使任务驱动教学在应用中不断进行改进和提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先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按照课程的学习要求,将任务内容和教材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相应的知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而在任务教学中,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也很重要。如果教师将任务难度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这就使学生不去探索事物、不渴求知识;而过高的话,又会使学生的信心受到打击。同时,在任务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技能的提升,以任务为驱动,使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学习好理论任务知识,又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学习,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成长。同时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课程趣味性增加,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始终处于变化中,但总体趋势为向高标准高要求方向发展。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不断优化和提升。而借助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师能对学生任务实践进行评价,借助相应的鼓励措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驱动教学中。评价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任务教学后,也包括了整个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教师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借助评价,驱动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还要积极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借助评价机制,对任务教学进行优化和提升。
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逐渐成熟,但由于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能力欠缺,使得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较为认真。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任务教学的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借助任务主动探索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将机械设计和学生常见的机械联系起来,以实物和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的探索欲受到激发,去探索学习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枯燥的理论概念、数据、公式等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3]。
教师要提前确定课程重点和难点。对设计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整理,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任务时,教师既要使任务内容覆盖到本节课内容,又要借助任务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更有针对性[4]。学生需理解机械设计的概念、数据等,但公式和数据的由来不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学生只需知道即可。教师还要借助不同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任务知识点相互串联起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教师要将任务理论知识和任务实践有机结合,使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大幅得到提升。在学习自由度理论知识时,教师想让学生以自由度相关任务理论为目标,驱动学生去学习相关的概念知识。之后分派任务给学生,让学生绘制平面机的结构图,计算相关自由度的数据。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任务后,又借助现有的知识进行实践任务的探索学习。学生会发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是有迹可循的,借助教师理论和实践任务的完成,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在中国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人才培养角色。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整理出不足,借助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去改善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效。